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患者女,70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喘憋10d”于2008年lO月16日入院。该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无胸痛及咯血,无大汗、恶心及呕吐,无晕厥及黑蠓。曾就诊于本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2008年9月11日)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5岁,因"反复胸闷、气短3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月"由门诊收住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未经诊治.2个月前加重伴下肢浮肿,当地医院以"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脏病"给予"地高辛、速尿"等治疗,水肿有所好转,但劳累后仍有胸闷、气短发作.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四肢水肿7天,胸闷、气短4天,加重1天"入院.该患者7天前无诱因出现双手背及足背可凹性水肿,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活动耐力无改变.5天前受凉后发热,4天前无诱因突发胸闷、气短,活动耐力下降,平地行走100米,即感气促,水肿加重,无胸痛,无大汗,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病历资料 患者,女,69岁.以胸闷、气短半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为主诉,于2010年2月21日收入心血管内科.半个月前无诱因自觉胸闷、气短,每于上坡、上楼时发生,平路行走及干家务无影响,伴双眼睑水肿.1周来原有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无胸痛、晕厥、咳嗽.近4~5天左眼睑下垂,睁眼不能,症状呈波动性.平日大便干燥,睡眠差.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进行性胸闷、气短1年,加重伴全身浮肿1个月,于2002年7月18日入院.病人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等症状,在本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经强心、利尿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1个月前胸闷、气短加重,伴咳嗽,全身渐进性浮肿,于7月18日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主因胸痛、胸闷、气短1个月于2009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无诱因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伴有胸闷、气短.既往史:13年前曾出现类似症状,当时拍胸片后诊断为肺脓肿,给予抗炎治疗,症状好转后未复查.  相似文献   

7.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胸闷、气短4a伴乏力6个月加重3周。4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先后相继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炎,经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6个月前除有胸闷、气短外,患者出现乏力、消瘦。在另一家医院也按心肌炎治疗后,疗效欠佳。近3周来患者自觉乏力、消瘦进行性加重。患  相似文献   

8.
病例特点患者,女,56岁,劳累性胸闷气短渐加重2个月。患者1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呈进行性加重。近来由原来上4楼无症状到后来发展为上1楼即感胸闷气短,近2周出现夜间端坐呼吸,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心肌炎,甲亢病史。体格检查:T36.2℃,R20次/分,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5 d入院.该患者6岁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一直未行手术治疗.1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5 d前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卫生所静点抗生素,症状无好转,病情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被家属送入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8次·min-1,呼吸24次·min-1,血压190/15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端坐位,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颈静脉无怒张.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25-526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咳嗽、咳痰50+年,气短4+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50+年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每年冬季因天气寒冷或感冒后病情加重,平常轻度活动无明显气喘加重,近4+年活动时气短明显,症状逐渐加重,近期平地步行时即感胸闷、气短明显,休息可减轻。2个月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咳嗽,咳多量灰白色粘痰,不易咳出,无痰中带血,无发热,气喘明显,夜间尚可平卧入睡,无心悸、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既往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者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反复咳嗽、活动后气短2年,再发4个月,加重5天"为主诉,于2020年6月4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活动后气短,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喘息,无头痛、头晕,就诊于外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纤维化,后经完善检查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体检查不详),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1年前开始口服吡非尼酮(400 mg,tid),自行间断性吸氧,无明显胸闷气短及咳嗽.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5 4岁。因间断性心悸 7个月加重半个月伴胸闷于 2 0 0 0年 6月 2 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 ,偶有气短 ,以活动及劳累后明显 ;无心前区疼痛 ,在外院给予营养心肌治疗 ,效果不明显。入院前半个月心悸、气短加重 ,伴胸闷 ,无一过性昏厥及黑朦。入院查体 :T36 .2℃ ,P 84 /min ,R 2 0 /min ,BP 12 0 .0 / 72 .9mmHg ,心界叩诊无扩大 ,HR 84 /min ,律齐 ,心音有力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肺及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 ,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 :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9岁,因突发胸闷、心悸、气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1 d,加重1 h.胸闷以左侧胸部为著,无明显疼痛,气短及胸闷坐位时减轻,深呼吸、平卧时或轻微活动时加重,经自服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症状无好转,因近1 h前饮水后呛咳,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而入院.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50余年,加重伴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5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喜蹲踞位,30年前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农民,63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6d”于2013年2月16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0年3月活动后及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呈发作性,伴双侧肩部负重感,有突发跌倒史,每年2~3次,发作时感双下肢无力明显,双手可持物,无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伴随症状.患者自觉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6d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短再次加重.近3年有慢性咳嗽病史,每年咳嗽约2~3月,无明显季节性,每次持续约半月.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45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2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可平卧入睡,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无明显好转,活动耐量较前下降。2d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咳嗽,以夜间为重,坐起后好转,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我院门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室内中下段及心尖部心内膜不均匀明显增厚,粘连,左室中下段及心尖部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45岁,因咳嗽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7年6月7日来院就诊。自入院前1年余开始咳嗽,干咳为主,咯少量白色泡沫黏痰,6个月后上述症状缓慢加重并出现胸闷、气短,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均按"间质性肺炎"治疗,症状均无改善,日常生活尚可自理。之后曾服中药治疗2个月,胸闷、憋气进行性加重,并间断发热,查肺部病变较前明显加重,遂来我  相似文献   

18.
成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33岁,因感冒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劳累后加重1个月前来就诊.听诊可闻及患者心前区3、4肋间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建议做心脏彩超.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1岁,干部,主因活动时胸闷、憋气、一过性黑矇3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 患者于3年前出现活动时胸闷、气短,同时伴头晕、一过性黑矇等不适,停止活动即刻缓解,当时未予注意.于2006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痛",按心肌缺血治疗,口服硝酸酯类等1年及对症处理(具体不详),患者症状仍时有发生,多与活动有关,平素能胜任日常活动.入院前2个月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并较前加重,爬l层楼便觉胸闷、气短、头晕,并出现一过性黑矇,甚至晕厥,停止活动则即刻缓解.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1岁,干部,主因活动时胸闷、憋气、一过性黑矇3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 患者于3年前出现活动时胸闷、气短,同时伴头晕、一过性黑矇等不适,停止活动即刻缓解,当时未予注意.于2006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痛",按心肌缺血治疗,口服硝酸酯类等1年及对症处理(具体不详),患者症状仍时有发生,多与活动有关,平素能胜任日常活动.入院前2个月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并较前加重,爬l层楼便觉胸闷、气短、头晕,并出现一过性黑矇,甚至晕厥,停止活动则即刻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