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艳珍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16-117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教育和临床营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某卫生学校42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K)、态度(A)及行为(P)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5.5%;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对营养知识感兴趣及愿意改变饮食习惯的学生分别为69.7%和73.7%;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为促使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及提高身体素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营养教育,正确引导其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的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KAP)现状,为进一步对其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晋中市卫校的三个年级的49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知识得分为11.0±3.6。城乡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得分高,高年级学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93.6%的卫校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学生饮食行为较差,仅有35.4%的卫校学生饮食规律;各年级在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卫校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护理专业3个年级701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为(20.92±5.98)分;态度得分为(5.26±0.85)分;行为得分为(5.26±1.57)分。营养知识得分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具有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信-行(KAP)现状,探讨营养教育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营养教育前首先对两组进行KAP调查,然后对教育组进行营养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之后再次对两组进行KAP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两组的KAP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营养教育后,教育组学生KAP得分均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KAP得分无明显改变;营养教育后,教育组K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态度,改变其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学龄儿童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和途径进行评价。方法在2所小学整群抽取学生1226名,按班级随机分为单纯学生教育组、学生与家长教育组和对照组,进行3个月不同形式的营养教育;采用问卷和膳食调查的方法,分析营养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结果两教育组学生接受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学生和家长教育组学生饮食行为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学校营养教育结合家长的参与是改善学生营养行为的有效途径,但需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施以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章艳珍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5):110-11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卫生学校42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体质指数(BMI)评价学生现时营养状况。结果护理专业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4%,超重、肥胖率为2.6%。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与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应从加强营养教育和提高学校餐饮质量等方面着手,正确引导学生的饮食行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探讨开设与膳食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饮食与健康KAP问卷对将开设营养与膳食课的护生在开课前与结业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业时护生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得分均高于开课前。结论营养与膳食课对提高护生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开设此类课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社区老人开展糖尿病营养KAP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在社区老人中开展糖尿病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老年活动站随机抽取312名老人(年龄>60岁)进行糖尿病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健康教育和调查,其中干预组154人,对照组158人.结果 经半年的社区营养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希望更多了解营养知识"的人数明显增加,膳食行为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营养教育前首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然后对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三月之后再次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两组的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得分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得分无明显改变;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是改善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10个小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实施营养教育后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明显提高,得分由(15.76±4.15)分提高到(25.17±4.26)分,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教育前有所改善,得分由(4.87±1.57)分提高到(6.77±1.57)分。结论:营养教育可以提高护理新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基本情况及对营养教育的需求,为是否实施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2008级药学、检验、放射技术专业(大专)3个年级共85名学员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及教育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学员对营养知识题的正确回答率在29.41%~96.47%之间,差别较大;对营养态度题的期望回答率为84.71%~97.65%,态度积极;对营养行为题的期望回答率在36.47%~91.77%之间,差别较大;营养知识的得分在不同年级学员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营养态度和行为的得分不同年级学员间无显著性差异;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得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家庭来源学员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有90.59%的学员愿意接受营养教育。结论有必要对军校学员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营养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KAP的比较,了解营养健康教育对大众营养KAP的作用,为推动大众营养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编制的调查表,就营养知识、态度、膳食行为等调查内容,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教育前后开展调查,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不同人群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后,均提高了营养知识水平,树立了正确的营养态度和理念,逐渐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膳食行为习惯.提示营养健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对营养的态度及其膳食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夏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宁夏医学院310名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有较强的健康饮食意识,但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改善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297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欠缺,营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50.73%,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牛奶摄入不足等,但有积极良好的态度。结论:应加强护理新生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健康水平,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和饮食行为习惯(P)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抽取石河子大学在校的1 7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不及格率67.0%,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态度普遍较积极,92.9%的男生和97.3%的女生都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但如果要付钱去接受营养知识,仅有45.2%的男生和52.3%的女生愿意。饮食行为方面,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仅占59.5%,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仅占7.5%,仅有24.9%的学生没有食零食的习惯。结论多数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的认识,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较普遍,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营养KAP),评价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河南某高校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KAP调查,并选取其中一个专业的79名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结果:在校大学生掌握的营养知识情况为一般;对营养的认知程度良好;但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大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普及大学生营养知识,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医药学院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态度不是十分理想,女生要好于男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还不够理想,饮食行为还不够科学,需要改进。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储备和推广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和营养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某大专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某大专学校85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不记名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女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男生(t=4.606,P0.05),大二学生平均得分高于大一学生(t=7.4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认为有必要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应加强医学生营养教育,促使其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某技术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技术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有效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now/edge—attitude—behavior,K—A—B)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6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52.6+13.5,及格率为32.5%。学生对不同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学生整体营养态度较好,女生营养态度正确率明显要高于男生,但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结论: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饮食行为不合理,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和医学院1~3年级的1 71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题得分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为38分,平均得分20分.对营养知识持"不想了解"或"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30.9%;只有36.9%的大学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这部分学生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结论 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对大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