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薇提取物对部分肝切除后血管再生过程的影响,探讨其调节作用的相关分子及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薇组。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性切除部分肝左外叶。实验组则在术后开始灌胃给药白薇提取液(50 g/kg),2次/d。术后1~8 d,每天处死2组小鼠各1只,取肝左外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VEGF-A、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CD3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薇组中CD34表达明显升高,分布范围扩大,VEGF-C、VEGF-A、LYVE-1的表达早期下降,后期则显著增加。结论白薇上调VEGF-A、VEGF-C、LYVE-1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脏自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切除肿瘤后肝脏质量可逐渐恢复,提示硬化的肝脏仍具备修复潜能。目的:尝试用肝部分切除方法诱导小鼠硬化肝组织内具再生能力的细胞增殖,观察再生肝脏的结构变化。方法:使用CCl4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小鼠肝硬化模型。对肝硬化小鼠行肝部分切除,于切除后1,3,5,7,10,14及21 d取小鼠肝组织并称质量。观察比较肝部分切除后不同时间小鼠再生肝组织的结构变化;评估肝再生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肝星形细胞标志分子结蛋白及肝星形细胞活化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变化;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技术对增殖细胞进行定性、定位。结果与结论:肝硬化小鼠肝部分切除后第1,3,5,7,14,21天肝再生率分别为6.58%,22.03%,21.39%,29.05%,45.22%,50.98%。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CCl4注射8周后呈早期肝硬化病理改变,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结构逐步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部分切除后第1天再生肝组织内结蛋白表达减少,但第3天至第14天呈上升趋势,21 d则明显减少;肝再生过程中各时间点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依时递减。5-溴脱氧尿核苷阳性细胞在肝部分切除后1-7 d主要为肝细胞,肝部分切除后14-21 d阳性细胞定位于肝血窦内皮及窦腔内。结果表明早期肝硬化小鼠大部肝切除后3 d出现明显的再生反应,并逐步恢复正常的肝组织结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当肝脏受到严重损伤或肝脏大部分缺失时,肝干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向成熟肝细胞分化修复肝组织,但肝再生是一个复杂的多信号分子调控的过程,参与调控的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观察大部分肝切除后大鼠肝再生组织中CD34蛋白、Delta-like-1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切除2/3肝脏建立大鼠肝再生动物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肝再生组织中ATP酶、增殖细胞核抗原、CD34、Delta-like-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在肝再生的启动阶段ATP酶表达下调,CD34、Delta-like-1表达上调;在肝再生的持续增殖阶段,ATP酶表达上调到正常水平,CD34、Delta-like-1表达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为持续上调。说明ATP酶、CD34、Delta-like-1在不同阶段表达不同,提示在肝再生过程中各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及Notch- Delta信号通路参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发育小鼠肾内的表达.方法:胚胎期第13~18天(E13~18)的胎鼠和出生后第4、 14和21天(P4~21)及成年小鼠的肾,行LYVE-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LYVE-1免疫阳性淋巴管丛最早在胚胎期第14天的小鼠肾检测到,主要位于肾皮质的动脉周围.在胚胎期第15天的肾小球中最早检测到LYVE-1免疫阳性细胞,但LYVE-1免疫阳性细胞在肾小球中的数量和位置不定.结论:LYVE-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肾动脉周围淋巴管,在肾小球中也有LYVE-1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C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于碱烧伤后1d、3d、5d、7d、12d和18d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SP),观察VEGF-C在正常角膜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应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VE-1)标记淋巴管,观察小鼠碱烧伤角膜内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正常小鼠角膜组织内,VEGF-C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在碱烧伤角膜内,VEGF-C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内入侵的炎性细胞和角膜上皮层细胞,并且表达增高,于碱烧伤后3d,VEGF-C的表达达到高峰(P<0.01)。碱烧伤后7d,VEGF-C的表达下降至正常水平,可见阳性表达LYVE-1的处于开放状态的新生淋巴管。结论VEGF-C可能参与小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淋巴管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和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60例肺癌组织作为实验组,20例肺正常组织作为参考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的VEGF-A和VEGF-C两种蛋白表达,以D2-40 及CD34分别标记组织淋巴管和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并记录淋巴管的密度,血管作为对比,结合NSCLC临床、病理参数系统分析.结果 ①肺癌组织内VEGF-A蛋白阳性的表达率为73.33%(44/60)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25.00%(5/20)(χ2=14.7641,P=0.0001),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50/60) 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30.00%(6/20)(χ2=20.3175,P =0.0001).②肺癌组织VEGF-A蛋白阳性的表达高于癌旁周围组织(χ2=4.4815,P=0.0343),癌组织内VEGF-C蛋白阳性的表达高于癌旁周围组织(χ2=8.5333,P=0.0035).③VEGF-A与VEGF-C蛋白的表达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大小、分化的程度、肿瘤大小、组织学无关,但淋巴结转移与PTNM分期呈显著相关(χ2=6.3736,P=0.0116)和(χ2=6.6516,P=0.0099).④VEGF-A蛋白阳性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t=-7.2735,P<0.005),VEGF-C蛋白阳性的组织中MLVD 显著高于阴性组织(t=6.9338,P<0.005).MLVD与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显著相关(t=-12.1146,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VEGF-A与VEGF-C二者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促进增加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的转移.因此,在NSCLC中VEGF-A和VEGF-C蛋白可作为评估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标记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与结肠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取人结肠癌组织91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A和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D2-40标记结肠癌组织的淋巴管,观察结肠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VEGF-A和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VEGF-A和VEGF-C表达阳性的结肠癌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明显高于阴性组织,VEGF-A和VEGF-C的表达及LVD均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结论结肠癌组织VEGF-A和VEGF-C过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胚早期心脏VEGF-A和VEGF-C及其受体VEGFR-1、VEGFR-2、VEGFR-3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A和VEGF-C在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第3~8周人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分析心脏组织发育中VEGF家族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变化、心脏组织的分化和形成。结果VEGF-A、VEGF-C、VEGFR-1、VEGFR-2、VEGFR-3在心内膜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发育第3、4周开始表达,随胎龄增加表达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第7周左右消失。结论VEGF-A和VEGF—C参与了人胚早期心脏的形成过程,对早期心脏发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h2对小鼠移植瘤生长,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淋巴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S180瘤株构建55只小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灌服人参皂甙Rh2,观察用药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用药2周、3周后癌细胞VEGF-C的表达及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接种约第3周开始,对照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用药组.用药第2周癌细胞VEGF-C表达及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第3周VEGF-C表达较对照组弱,淋巴管密度也较对照组低,有差异(P<0.05). 结论 人参皂甙Rh2能抑制肿瘤生长,降低淋巴管密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C在癌细胞的表达,干扰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人脐带血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及其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脐带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经VEGF—C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并探讨其分化的机制。方法取脐带血,用PercoU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形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34^+/CD133^+/VEGFR-3^+细胞,然后用VEGF—C诱导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细胞内结构的变化,并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脐带血中的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表达CD34、CD133和VEGFR-3。CD34^+/CD133^+/VEGFR-3^+细胞经VEGF-C诱导后7d,呈长梭形,细胞伸出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出现较多短的微绒毛。表面可见细胞小凹,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诱导后14d,细胞已具有内皮细胞的特征,表达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和5-核苷酸酶,CD133表达消失,细胞质中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带血中存在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这些细胞在VEGF—C诱导作用下可能通过VEGF—C/VEGFR-3信号途径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炎性环境中内皮微粒(EMPs)在单核细胞参与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EMPs对单核细胞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内皮细胞,超速离心法获取EMPs;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经EMPs激活的单核细胞株THP-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VEGF-A、VEGF-C的表达情况;将HUVECs和THP-1细胞或者经EMPs诱导的THP-1细胞共培养,检测HUVECs的增殖情况;运用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经EMPs激活的THP-1细胞对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 内皮细胞经炎性因子刺激后释放EMPs,EMPs刺激的THP-1细胞上清中VEGF-A和VEGF-C蛋白水平明显升高;HUVECs细胞增殖实验中,与THP-1细胞或者经EMPs诱导的THP-1共培养的两种情况下,HUVECs均显著增多;与EMPs共培养3d后,THP-1中vWF和VEGFR-2蛋白表达为阳性,基因表达为阴性,共培养8d后,vWF和VEGFR-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炎性环境中内皮细胞释放EMPs可以促使单核细胞分泌VEGF-A和VEGF-C,后两者可使HUVECs增殖,EMPs仅能使单核细胞一过性呈现内皮表型,而不能将其转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坏死后再生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再生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白鼠60只,其中实验组为50只,非处理组及生理盐水组各5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10个小组,在一次性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50mg/kg后,分别于第12、24、36小时和第2、3、5、7、8、10及14天乙醚麻醉下处死,迅速取肝组织、骨髓及外周血。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通过光镜、电镜予以观察。结果注射DMN后12h肝组织内开始出现小灶状坏死,第24小时逐渐明显。第36小时坏死最明显,并且坏死灶内浸润大量的ED-1(大白鼠单核细J彬吞噬细胞标记物)阳性细胞。注射后第2天和第3天,坏死组织碎片和红细胞被ED-1阳性的吞噬细胞吞噬消除。第5天,在肝组织坏死灶内一些单核细胞其形态由圆形转变成梭形。第7天,细胞与残存的网织纤维接触,并表达SE-1(大白鼠肝窦内皮细胞标记物)及Tie-1(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此时常见ED-1/SE-1及ED-1/Tie-1双重阳性的梭形细胞。第8天,除了病变范围变小外,其肝组织形态相似于第7天。到第10天,增生的肝组织数量增加,充填坏死区。第14天坏死组织几乎完全被再生的肝及纤维组织所取代。注射DMN后12h骨髓中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开始增生,其中部分细胞表达5-溴-2-脱氧尿苷(BrdU)/ED-1,并在36h其数量达高峰。而这些细胞形态相似于骨髓中圆形单核细胞,其在第24小时至第10天出现于外周血中,高峰时间与骨髓相同。外周血中这些细胞的形状与肝组织坏死区内的ED-1阳性细胞相似。结论注射DMN后圆形ED-1阳性单核细胞首先在骨髓内增殖,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坏死区域,再分化为肝窦内皮细胞,即DMN介导的坏死区域的肝窦重建可能部分通过血管新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尼龙搭扣肝止血捆扎带,比原有的止血带在技术上有创新,解决了临床使用中容易滑脱的问题,且使用更加简便。 目的:观察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与全肝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在肝切除中的效果比较。 方法:健康家兔分别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法切肝、半肝血流阻断法切肝及用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捆扎后切肝。比较术中肝脏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减少,且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升高幅度较其他两组低,但1周后均可恢复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该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术中操作简便,捆扎止血效果更为可靠,对肝功能损害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抗炎治疗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影响。 方法 选取42只大鼠建立DEN诱导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观察诱癌不同时期各组肝组织结节个数及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3组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肝组织中TNF-α、IL10、TGF-β、HGF及NFκB等蛋白的相对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及葡醛内酯组相比,氢化可的松组结节个数更少,肝癌出现时间更晚,肝组织中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更少,在诱癌第8~12周TNF-α、IL10、TGFβ、HGF和NFκB等蛋白在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更少。 结论 抑制肝脏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能在诱癌早期延缓DEN诱导原发性肝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表达量的变化,探讨VEGF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3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切除2/3肝,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段取肝组织或原位灌注分离肝实质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肝组织和肝实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肝组织的VEGF阳性细胞很少;肝切除(PH)后24h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主要分布于门管区周围;PH72h时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几乎遍及整个肝小叶;从PH120h起VEGF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至正常。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肝实质细胞的VEGF表达量于PH0~12h较少,PH12h后增多,PH24—72h的表达量约为PH0~12h的2倍,PH72h后逐渐下降,至120h恢复正常;肝组织VEGF的表达量于PH0~12h较少,PH12h后逐渐增多,PH72h时出现高峰,约为PH0~12h的4倍;肝组织VEGF的表达量大于肝实质细胞的表达量。结论VEGF可能是参与肝脏组织结构重建的重要的生长因子:肝实质细胞是肝中VEGF的雷耍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VEGFR-3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HCC石蜡切片标本50例及正常肝组织标本1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止常肝组织及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62%比26.7%,34%比6.7%,40%比0%,P均<0.05).(2)HCC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柃形成及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R-2表达与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P<0.05);VEGFR-3表达与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VEGF-C、VEGFR-2及VEGFR-3表达与HCC的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人胚胎卵黄囊造血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卵黄囊造血期间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影响造血细胞早期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凋控机制. 方法用药物流产受精3~8周胚胎57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M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CD133、CD34在卵黄囊中的表达,RT-PCR分析转录因子Ihh、SCL、GATA-1、GATA-2和PU.1的表达. 结果在16 d的卵黄囊血岛周边间质细胞BMP-4表达阳性,KDR低表达,CD34、CD133未见表达;21d时,BMP-4、CD34和CD133免疫反应产物均增加,染色增强;30d时,BMP-4、CD34、CD133和KDR表达最强,CD34阳性细胞沿血岛边缘形成血管样结构.45d时,BMP-4、CD34、CD133和KDR阳性细胞增多,中等程度染色;7周后,BMP-4、CD133、KDR、CD34阳性细胞明显减少,染色变弱.RT-PCR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卵黄囊持续表达Ihh、SCL、GATA-1和GATA-2.而PU.1在16d时未见表达,此后有阳性表达. 结论卵黄囊造血细胞的发育受BMP-4和转录因子的诱导和调节,卵黄囊造血不仅产生成血管血液干细胞,并能形成造血干细胞,说明卵黄囊不仅具有原始造血能力,而且可能具有长期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悬滴培养诱导稳定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效应。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r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44、CD90、CD34和CD45的表达率;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NCX2-hHGF,包装病毒感染rMSCs,获得稳定表达hHGF的细胞株hHGF-rMSCs;分别对rMSCs和hHGF-rMSCs进行悬滴培养,在培养第7、14和21天,通过RT-q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PF)和角蛋白18(CK-18)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此外,还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ALB的分泌。结果:第3代rMSCs高表达CD44和CD90,几乎不表达CD34和CD45;构建表达载体后,成功建立了hHGF-rMSCs细胞株,且经过悬滴培养后,在第7~21天都呈现ALB、AFP和CK-18在mRNA水平上的高表达(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FP蛋白在第21天出现阳性表达,而ALB和CK-18蛋白在第7天就呈现阳性表达;在第7~21天,ELISA法均检测到hHGF-rMSCs细胞培养上清中ALB的分泌增多(P0.01)。结论:将HGF基因导入rMSCs,经悬滴培养可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可能为临床肝脏疾病的细胞治疗和体外生物人工肝提供新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形成情况,探讨Avastin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烧伤组,烧伤组连续两周内每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次,治疗组连续两周内应用25mg/ml Avastin结膜下隔日注射5μl+每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次,分别于碱烧伤后3d、5d、7d、12d和18d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C在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角膜组织内的表达;应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VE-1)标记淋巴管内皮,观察小鼠角膜内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正常小鼠角膜组织内,VEGF-C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在烧伤组碱烧伤角膜内,VEGF-C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细胞和角膜基质内入侵的炎性细胞,于碱烧伤后3d,VEGF-C的表达达到高峰(0.05),碱烧伤后12d,VEGF-C的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治疗组碱烧伤角膜内,VEGF-C的表达在碱烧伤后3d低于烧伤组。Avastin治疗组角膜内,碱烧伤后12d见LYVE-1阳性表达开放状态的新生淋巴管,淋巴管出现的时间较烧伤组明显延迟。结论 Avastin能减少小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角膜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RG、Fli-1、CD34、CD31、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在肝脏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1986年1月至2014年1月检出的63例肝脏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及31例肝脏其他恶性肿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RG、Fli-1、CD34、CD31、FⅧRAg的表达情况.结果 63例肝脏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包括24例血管肉瘤、38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1例Kaposi肉瘤.其中,ERG表达率为100.0%(63/63),Fli-1表达率为96.8%(61/63),CD34表达率为87.3%(55/63),CD31表达率为81.0%(51/63),FⅧRAg表达率为41.3%(26/63).在31例肝脏其他恶性肿瘤中,1例表达ERG(3.2%),6例表达Fli-1(19.4%),6例表达CD34(19.4%),3例表达CD31(9.7%),1例表达FⅧRAg(3.2%).肝脏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ERG、Fli-1、CD34、CD31、FⅧRAg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6.8%、87.3%、81.0%和41.3%,特异度分别为96.8%、80.6%、80.6%、90.3%和96.8%.结论 在诊断肝内血管来源恶性肿瘤的各种标志物中, ER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Fli-1、CD34、CD31和FⅧRAg,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