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海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65-106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修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联合组接受曲美他嗪+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0.43%)高,联合组LVEF、E/A较对照组高,LVESd较对照组小(均P<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Ang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强化治疗效果,下调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利尿药、硝酸酯类药和洋地黄类药,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16周。观察心功能改善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两组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卡维地洛组更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LVEF和LVEDd虽较常规治疗组有所增加和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脑钛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排血量。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对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的改善及血浆BNP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强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金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10-111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心功能及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NP值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且LVFS、LVEF、BNP值差异显著。结论:美托洛尔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0,P=0.042;Z=-3.260,P=0.001)。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降低,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75,6.295,7.084;P=0.000);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明显提高,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1)。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CHF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正常、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衰程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4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30例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血浆脑钠肤(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各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BNP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心衰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较对照组高,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衰组各级心功能水平之间也无明显规律.结论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测定血浆BNP水平对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功能水平的评价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的测定意义在此方面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6 min步行试验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现代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合并利尿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和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能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改善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mL/d,连续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及血浆BN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9.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钠尿肽(BNP)及心功能,评价麝香保心丸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心功能Ⅱ~Ⅳ级(NYHA)患者71例,检测BNP及心功能,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A组)37例(麝香保心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和对照组(B组)34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疗4个月后,重复检测BNP及心功能. 结果 心衰有效治疗后,两组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A组下降率较B组显著(P<0.05);心功能改善也有显著差异. 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CHF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可作为CHF的长期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丹 《吉林医学》2013,34(21):4272-427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环磷腺苷葡胺120 mg静脉滴注,1次/d,以及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予以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等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浆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和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型钠尿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及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左心衰)住院患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口服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降脂药治疗。将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左心衰)住院患者患者设为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以上2组治疗周期15天,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BNP(B-型钠尿肽)数值,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使BNP数值降低,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在心衰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纠正心衰治疗(休息、限钠、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和洋地黄),治疗组在常规纠正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缓释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LVEF均明显改善。血浆中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血浆BNP水平[(115.06±57.42)pg.ml-1]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2±49.27)pg.ml-1],P<0.01。结论:接受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CHF后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内分泌功能,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余晓珂  高巍巍 《中医学报》2019,34(4):790-794
目的:探讨加味生脉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加味生脉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BNP、AngⅡ、ALD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明显升高,LVESD、LVESV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明显升高,LVESD、LVESV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AngⅡ、AL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BNP、AngⅡ、AL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脉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可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其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中BNP、AngⅡ、AL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将生脉散替代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一般治疗和西药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只是将益气复脉注射液替换为生脉散汤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NP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NP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生脉散汤剂对于中医症候和疗效优于益气复脉注射液,益气复脉注射液对于BNP值和心功能改善优于生脉散汤剂。生脉散汤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因原方剂量小,还可煎汤代茶饮用,达到简、效、便、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将两组治疗2周后心功能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较治疗前均有升高,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65岁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常规使用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与血浆BN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CH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及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F常规治疗中加用左卡尼汀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增强治疗效果,达到协同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近期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衰治疗(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3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及心排指数(CI).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用药前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对照组LVEF、CO、及CI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LVEF、CO及CI较前显著改善(P<0.01),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各指标相比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改善CHF患者左室重塑,改善预后.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左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益气升降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患者100例,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频率匹配设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加味益气升降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E/A值]、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优于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LVEF、E/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VEDD、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F、E/A水平较对照组高,LVEDD、BNP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LD、PRA、An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LD、PRA、AngⅡ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加味益气升降汤可提高慢性心力衰治疗效果,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