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脂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健康儿童对照,并分析血脂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川崎病患儿治疗前血脂异常,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0~14d后未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血脂异常回复,而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血脂持续异常。结论:川崎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而且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血脂回复正常较为缓慢,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建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预测模型。从电子病历数据库中收集1 000例(343例患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验数据、超声心动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用关联规则筛选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指标,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总样本集的70%和30%,分别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灵敏度及特异性等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予以评估。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的灵敏度=0.718,特异性=0.746,准确率=0.737及AUC(ROC曲线下面积)=0.796,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灵敏度=0.175,特异性=0.893,准确率为0.647及AUC=0.624]。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效果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研究概况李洁,张天民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工学院医院湖北省武汉冶金高等医专关键词川崎病,冠脉损害川崎病1967年首次报道,日本已有10万例以上,世界范围都有发病。川崎病患者中20%~40%有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害,可致心肌梗塞、心衰或...  相似文献   

4.
1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近年来已被临床医师重视 ,但有关川崎病患儿脑电图的改变报道尚少。现将 1998~2 0 0 0年我院 1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2例 ,女 4例 ,男女比例 3∶1;年龄 6个月至 8岁 ,平均 3 5岁 ,16例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1984 ) [1] 。所有病儿均急性起病 ,有 5天以上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唇干裂、结膜充血、咽充血及手足硬性水肿或脱皮 ,其中 8例有腹痛及轻度腹泻 ,7例有呕吐、嗜睡或烦躁 ,4例有轻咳。辅助检查 :11例血白细胞增多 ,3…  相似文献   

5.
闵晓兰  卢玉容  蔡强 《医学信息》2018,(10):156-158
目的 探讨小儿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76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A组为典型川崎病患儿,B组为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特征。结果 两组患儿的发热、指端脱屑、肛周脱屑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钠、Hb、ALB、ESR、ALT、PLT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皮疹(71.1%vs28.9%)、手足水肿(78.95%vs39.47%)、卡巴红肿(13.16%vs34.21%)、球结膜充血(92.10%vs34.21%)、口腔黏膜充血(86.84%vs52.63%)、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73.68%vs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热持续时间(9.4±0.3)d,高于B组(7.9±0.4)d;A、B两组的CRP、WBC指标则分别为[(34.3±21.4)mg/L vs(51.7±33.6)mg/L]和[(14.8±6.4)×109/L vs(19.6±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典型川崎病患儿,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发生皮疹、卡巴红肿、手足水肿、口腔黏膜充血等症状的几率更低,且其发热症状持续时间更短,CRP水平与WBC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 ,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 ,可留下严重的冠状动脉并发症。本研究建立人脐静脉体外内皮细胞培养模型 ,进一步探讨相关细胞因子及NF κB在川崎病血管免疫损伤中的作用。选定 2 0例确诊为川崎病并尚未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阿斯匹林等抗炎治疗的患儿为实验对象 ,年龄及性别相同的 2 0例健康儿童为相应对照。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外周血活化PBMC培养上清IL 6、IL 1 β、TNF α的分泌量 ,川崎病组患者PBMC体外经刺激后IL 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川崎病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血浆ET-1和血清Hcy、cTnI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免疫结合和生化法对31例川崎病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进行了血浆ET-1和血清Hcy、cTnI测定,并与35例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川崎病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血浆ET-1和血清Hcy、cTnI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且血浆ET-1和血清Hcy、cTnI水平呈正相关(r=0.4782、0.5014,P<0.01)。结论:检测川崎病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血浆ET-1和血清Hcy、cTnI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237例临床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探测冠状动脉的开口、内径、走行及其管壁、管腔回声。结果本组237例患儿,冠状动脉病变61例,其中左冠状动脉(LCA)病变15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16例,左、右冠状动脉同时受累30例,合并冠状动脉瘤2例。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改变,尤其是内膜病变情况,准确测量冠状动脉内径,提高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持续冠状动脉病变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检测在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心悸以及各类偶发早搏的患儿为对照组,KD并发持续左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为KD组,均予以ATP160μg·kg^-1·min^-1持续静脉注射,共6min。运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DE)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在ATP注射前后的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及平均流速(MDV),并通过计算比值得出相应CFR(PDV)和CFR(MDV)值。结果对照组纳入25例,CFR(PDV)和CFR(MDV)值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96,0.591,P=0.002,0.002);〈2岁、-8岁和〉8岁组的CFR(PDV)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2、≥1.94和≥2.22。KD组纳入8例,静息状态下PDV和MDV值分别为(50.0±15.07)cm.s^-1和(35.16±11.52)cm.s^-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0.015);而CFR(PDV)和CFR(MDV)值明显降低,分别为(1.67±0.38)cm.s^-1和(1.69±0.47)cm.s^-1(P=0.002,0.018)。与对照组比较,KD组7/8例(87.5%)患儿CFR(PDV)值显著降低。结论持续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KD患儿CFR值显著降低,TTDE检测患儿CFR具无创、安全和便捷的优点,对于KD冠状动脉病变的长期随访与临床诊断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比较典型川崎病(KD)与不典型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01—2017-12-3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IKD组(n=25)和KD组(n=44),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儿发热发生率均为100%,IKD组持续发热时间、确诊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均明显高于KD组(P<0.05或P<0.01);两组患儿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及杨梅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手足硬性水肿发生率低于KD组(P<0.05);IKD组肛周脱皮、卡疤红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均高于KD组(P<0.05)。结论:IKD具有发热时间久,早期不易确诊,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的特点,影响患儿预后,需早期识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总结2000~2006年我院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患儿30例。结果首诊误诊率高达66.7%。结论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至今收治的典型川崎病例及不典型川崎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儿年龄在2月~7岁,平均年龄2.4岁,入院后68.4%误诊为其他疾病。各种川崎病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发热95%、四肢改变95%、口及唇变化89.5%、眼睑结合膜充血68.4%、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52.6%、多形皮疹42.1%。19例中合并有腹泻症状者3例,合并咳嗽、流涕、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者7例。异常辅助检查院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占89.5%、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占36.8%、血沉大于40mm/h占80%、血小板升高占68.4%、C反应蛋白大于30mg/L占81.3%、贫血发生率占47.4%,19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心肌酶谱升高;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心房增大及冠脉扩张等心脏病变发生率为46.2%;肺炎、支气管炎发生率为52.6%。结论本研究中川崎病患儿发热、肢端及口唇改变及眼睑结合膜充血均较常见,但大部分患儿病初只有发热,其他表现并不典型,这给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但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大于40mm/h、C反应蛋白大于30mg/L、贫血等常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及恢复期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对伴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KD患儿恢复期接受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的程度,将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分别比较其发病及变化特点。结果 共纳入KD患儿356例,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41.3%(147/356);巨大型和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确诊前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冠状动脉扩张组[(18.5±12.0)d、(12.9±8.2)dw(7.4±3.6)d,P均〈0.01)]。有119例(81.0%,119/147)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定期门诊随访。随访2年,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组72例患儿冠状动脉全部恢复正常;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77.8%(28/36)患儿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11例患儿无一例恢复正常。40例冠状动脉有损害的KD患儿恢复期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中小型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扩张组(P〈0.05)。结论 KD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损害为一过性;大部分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改变可恢复;巨大型冠状动脉瘤造成的损害可长期存在。超声心动图和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追踪观察KD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心肌供血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血色素和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川崎病60例于入院当日、第3、7、14天WBC、HGB、PLT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WBC很高,HGB偏低,PLT偏高;第3~7天亚急性期,WBC开始下降,HGB明显下降而血小板数显著升高;14天后恢复期,三项参数均下降,达原水平。结论 川崎病的不同期WBC、HGB、PLT有明显的变化,可作为病程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内皮衍生微粒诱导内皮细胞氧自由基产生损伤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皮衍生微粒(EMP)诱导内皮功能失调的机制和氧自由基(O-·2)在EMP诱导内皮功能失调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从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提取EMP,(1)采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做细胞培养,分成3组。第1组不做预处理,第2组EMP (1×108/L),第3组EMP(1×108/L) + L-nitroarginiemethylester(L-NAME, 1 mmol/L),预处理BAEC 30 min后,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抑制的铁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量O-·2的产生情况。(2) 从小鼠中分离面动脉,分成4组。第1组不做预处理,第2组EMP (1×108/L),第3组EMP(1×108/L) + SOD (2×105 U/L),第4组EMP (1×108/L)+聚乙烯羟乙酸盐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 2×105 U/L) 预处理血管10 min后做乙酰胆碱(ACH)诱导下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试验。结果:(1)EMP明显增加BAEC O-·2产生,L-NAME可以抑制50% EMP导致的 O-·2产生增加。 (2) EMP明显损伤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SOD处理未能清除EMP对血管舒张功能的损伤,PEG-SOD可部分恢复EMP处理后的血管舒张功能。结论: EMP诱导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至少部分是通过诱导细胞内产生的O-·2所致,为将来寻找包括清除O-·2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血色素和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川崎病60例于入院当日、第3、7、14天WBC、HGB、PLT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WBC很高,HGB偏低,PLT偏高;,第3~7天亚急性期,WBC开始下降,HGB明显下降而血小板数显著升高;14天后恢复期,三项参数均下降,达原水平.结论川崎病的不同期WBC、HGB、PLT有明显的变化,可作为病程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寓  邱方城  严礼华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3):48-49,F0006,F0009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血液流变特性。方法:对我院2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者(冠状动脉损伤组)、25例川崎病无冠状动脉损伤患者(川崎病对照组)和2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损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CT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检测血液流变性可作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早期临床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陷窝蛋白-1(Cav-1)、正五聚体蛋白-3(PTX-3)、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0例(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n=32)和冠状动脉正常组(n=...  相似文献   

19.
丁欣  杨锡强 《现代免疫学》1992,12(5):283-287
测定23例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体外自发性IgG、PWM诱导IgG、IgM、IgG亚类产生,以及血清IgG、IgA、IgM、IgG亚类。结果表明该病呈现以IgG_1、IgG_3增高为特点的B细胞多克隆活化。与21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患儿B细胞生长因子(BCGFs)、B细胞分化因子(BCDFs)、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均值明显增高。BCGFs、BCDFs与IgG_1体外产生呈正相关,IL-6活性与IgG_1、IgG_3、IgG、IgM产生呈正相关。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患儿TNF含量为1.86~8.83ng/ml,正常对照组TNF<1n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42例KD合并肾脏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肾功能检查正常,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对KD患儿应常规进行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测;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表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做好用药护理、基础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