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终止妊娠前不做胎肺成熟度的测定是否会增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方法 43例GDM孕妇于妊娠36~39周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羊水振荡试验,在确定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40例孕龄准确的妊娠36周后的GDM孕妇作为对照组,在终止妊娠前不行羊膜腔穿刺术,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体质量、胎盘重量、剖宫产率等妊娠结局指标无差别,两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无差别.结论 孕龄准确的GDM孕妇妊娠36周后在择期终止妊娠前不需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做胎儿肺成熟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于晓霞 《吉林医学》2012,33(22):4834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羊膜腔内注药对出生新生儿/早产儿生后评分、并发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对9例有妊娠合并症需提前终止妊娠的孕妇,采取了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行羊水泡沫震荡试验了解胎肺是否成熟,对于胎肺未成熟者羊膜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 mg,在注药24 h后择时终止妊娠。结果:9例新生儿/早产儿生后均无窒息、无呼吸困难,结局良好。结论:观察验证了羊膜腔内注药促胎肺成熟安全有效,是临床工作中值得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8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2%,流产、引产史、臀位、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应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到35周以上,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ARDS发生。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姚玮  卫兵 《安徽医学》2013,34(9):1296-1297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在分娩前测定胎肺成熟度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GDM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佳组,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组有48例,血糖控制不佳组有38例,并选取同期孕周的健康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在分娩前均行羊水泡沫实验,观察对比3组患者胎肺成熟度差异。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其胎肺成熟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胎肺成熟度较健康对照组差。结论 GDM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其胎肺成熟度与健康孕妇一样,择期终止妊娠前不必行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而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其胎肺成熟度相对较差,择期终止妊娠前需要向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  相似文献   

5.
杨宇  张玉洁 《广东医学》2008,29(9):1495-1496
目的 探讨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5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肌肉注射及羊膜腔穿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新生儿预后,穿刺组治疗前后NST、雌三醇、生物物理评分.结果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提前终止妊娠时,羊膜腔穿刺促胎肺成熟血糖轻度升高且持续时间短暂,对产妇感染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对胎盘功能无影响,对母儿安全.结论 羊膜腔穿刺促胎肺成熟对母儿安全,可于妊娠终止1周行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48~72h后根据胎儿及孕母情况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羊水泡沫振荡试验预测胎儿肺成熟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2011年9月~2012年12月妊娠28周~36〈周胎膜早破需期待治疗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6例,孕周35周时或终止妊娠72 h前取阴道内羊水行泡沫振荡试验,试验阴性再次予地塞米松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103例,孕周〈35周按常规促胎儿肺成熟,孕周〉35周终止妊娠。对两组围生儿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羊水泡沫振荡试验预测胎肺成熟度敏感性66.7%,特异性96.3%,不成熟预测准确率33.3%,成熟预测准确率99.1%。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和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中预测并促进胎肺成熟能显著改善围生儿结局,在临床上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羊水板层小体检测诊断胎肺成熟度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终止妊娠前行经腹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10ml,5ml羊水检测羊水板层小体,5ml羊水行羊水泡沫试验测定。结果:18例羊水板层小体的测量值,未离心33×10^9/L~272×10^9/L,平均值为182±81.3×10^9/L,离心后26×10^9/L~174×10^9/L,平均值为109±58.6×10^9/L。结论:羊水板层小体与泡沫试验同样是安全、可靠的评价胎肺成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法。方法汇总分析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经积极的解痉、降压、镇静,促胎肺成熟等综合治疗。根据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适时终止妊娠。结果 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愈。18例经阴道分娩,30例剖宫产分娩,围生儿死亡1例。结论根据孕妇的病情、治疗效果、孕龄、胎儿大小、胎儿成熟度及有无宫内缺氧等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孕龄在34周以上,是最佳终止妊娠时期,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收治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单胎妊娠孕妇120例,按孕周分为3组,对各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孕周35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儿病率明显升高,促胎肺成熟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预后。结论:<35周的早产儿围产儿病率明显提高,对未足胎膜早破早期监测,期待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适当延长孕龄,适时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92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12%,有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羊水过多、双胎等为易发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儿预后,寻找最佳终止妊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92例,比较保胎组与不保胎组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潜伏期)?母儿并发症及早产儿不良预后间差别;并对分娩前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时限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保胎组胎膜早破潜伏期明显长于不保胎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于不保胎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低于不保胎组;孕妇感染?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保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产儿不良预后(死亡?转院及自动出院)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 > 0.05);②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48 h后,NRDS及早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用药时间不足48 h者,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孕周32~34周胎膜早破新生儿体重≥2 000 g者NRDS及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新生儿体重< 2 000 g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妊娠32~34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在促胎肺成熟后?估计胎儿体重> 2 000 g,不宜盲目保胎,尽早终止妊娠可避免母儿不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胎盘成熟度分级与胎肺成熟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胎盘成熟度分级与胎肺成熟度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对胎儿的监测水平。方法:在B超下对中山一院1994年8月 ̄1995年1月,孕龄30 ̄42周的单胎妊娠孕妇91例进行胎盘成熟度分级和胎肺成熟度检查。结果:在进行监测的91例孕妇中,0级胎盘分布孕龄较I ̄Ⅲ级胎盘组明显小(P〈0.05)。羊水中磷脂酰胆碱或称卵磷脂/鞘磷脂值(L/S)与孕周、胎头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呈直线正相关。胎盘成  相似文献   

13.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w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动脉阻力指数(RIPA)在胎儿肺成熟度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妊娠30~40周的80例胎儿,根据羊水泡沫试验和Apgar评分分为异常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每例胎儿的RIPA。结果正常胎儿的RIPA为(0.82±0.02),明显低于异常组(0.86±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胎儿的RIPA的变化与胎肺成熟度有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估胎儿胎肺发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肺成熟度预测对可能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进行积极预防,同时避免部分早产儿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及PS使用。方法对136例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进行羊水泡沫试验,统计其对肺成熟度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观察通过此试验使多少34周以下的早产儿避免了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及PS的使用。结果羊水泡沫试验预测新生儿肺成熟度的阴性预测值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24.14%;敏感性87.5%,特异性为65%。预测肺成熟度避免不必要气管插管及PS使用:胎龄27~31周早产儿几乎无预测作用;31+1~33周早产儿阴性预测值75%;33+1~34周早产儿阴性预测值100%;34周以内的阴性预测值70%。结论羊水泡沫试验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及敏感性,而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胎龄34周以内的阴性预测率均较低,其实验结果还需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成熟度分级与胎肺成熟度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对胎儿的监测水平。方法:在B超下对中山一院1994年8月~1995年1月,孕龄30~42周的单胎妊娠孕妇91例进行胎盘成熟度分级和胎肺成熟度检查。结果:在进行监测的91例孕妇中,0级胎盘分布孕龄较Ⅰ~Ⅲ级胎盘组明显小(P<005)。羊水中磷脂酰胆碱或称卵磷脂/鞘磷脂值(L/S)与孕周、胎头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呈直线正相关。胎盘成熟度分级与磷脂酰甘油(PG)阳性率无相关性。在正常妊娠情况下,胎盘成熟度分级、胎肺成熟与孕龄呈正相关。在病理妊娠情况下,两者无相关性。结论:在正常情况下,胎盘成熟度分级可作为衡量胎肺成熟的指标;在病理情况下,胎盘成熟度分级不能反映胎肺成熟情况,不能作为衡量胎肺成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58-58,8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w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措施.[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49例,妊娠36~38周或有母儿并发症需提前终止妊娠前行羊水泡沫试验,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必要时重复.[结果] 49例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中剖宫产35例(71.4%),阴道分娩14例(28.6%);足月儿41例(83.7%),早产儿8例(16.3%);促胎肺成熟前第一次羊水泡沫试验提示胎儿成熟的有31例,可疑成熟的有8例,未成熟的10例,不同孕周的羊水泡沫试验分级程度有统计意义(x2=6.094,P<0.05).仅1例血糖控制不良,孕龄31.5周,未予促胎肺成熟治疗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控制血糖,监测和促进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是预防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994年6月~199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重度妊高征48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终止妊娠的时间、方法,应根据具体病例的病情、孕用、胎儿大小包括胎肺成熟度等综各考虑;结论重度妊高征宜适时终止妊娠,其分娩方式,有条件阴道分娩宜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否则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 87%,占早产的28 80%.流产引产史、原因不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5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 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