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piggyBac(PB)转座子和Tol2转座子介导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并实现长期表达的能力,探索将转座子作为一种研究基因长期表达的工具。方法采用荧光蛋白和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cretedalkalinephosphatase,SEAP)作为报告基因,利用PB转座子和Tol2转座子在CHO细胞和HEK293T细胞中进行细胞转染实验,在传代前和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持续监测报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不加转座酶的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CHO细胞和HEK293T细胞后,PB转座子和Tol2转座子能促进携带的荧光蛋白和SEAP报告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够长期表达,PB转座子介导报告基因长期表达的效果优于T012转座子。结论PB转座子介导基因长期表达的能力强于Tol2转座子,PB转座子更适于研究基因的长期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带有EGFP标记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从人血白细胞DNA中克隆P21启动子,用于控制firefly荧光素酶的表达;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和EGFP基因用IRES连接,在CMV启动子控制下表达;上述元件和基因克隆至载体pLL3.7中,应用酶切和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正确后转染至293FT细胞观察EGFP表达。结果经酶切、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带有EGFP标记的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并成功表达EGFP。结论含人P21启动子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的药物筛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miR-152的表达变化;构建miR-152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miR-152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细胞水平分布。根据miR-152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连接到pCIG质粒,构建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pCIG-miR-152真核表达载体;将pCIG-miR-152载体转染HeLa细胞,通过观察EGFP报告基因的表达以及qPCR方法鉴定miR-152可在真核细胞中过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miR-152的靶基因。结果:miR-152在正常脊髓中表达水平低,而在脊髓损伤后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尤其是在损伤后第14天和第21天。在损伤的脊髓中miR-152主要分布在损伤区周围的神经元中。成功构建了带有EGFP报告基因的miR-152真核表达质粒pCIG-miR-152,并能在真核细胞中高表达miR-152。结论:miR-152在损伤的脊髓神经元中高表达;成功构建了高表达的miR-15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IFN-β基因启动子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IFNB1)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pGE3-IFNB1),并在A549细胞中进行表达验证。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出IFN-β启动子区片段,克隆入荧光表达载体pGL3 basic和pGE3 basic,并用脂质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6 h后用汉滩病毒(HTNV)感染转染后的细胞,24 h后检测重组载体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载体pGL3-IFNB1和pGE3-IFNB1分别经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载体构建正确;且在A549细胞内成功表达。经HTNV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FN-β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IFNB1)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GE3-IFNB1),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诱导产生IFN-β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IGF-Ⅱ)P3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k)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穿梭质粒,观察其在肝癌细胞系HepG2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IGF-Ⅱ P3启动子驱动EGFP与tk融合表达穿梭质粒载体,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入HepG2及HeLa中,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RT-PCR法检测tk和EGFP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转染融合蛋白载体后给予不同浓度的GCV对HepG2及HeLa细胞毒作用。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此穿梭质粒的细胞中仅有HepG2细胞检测到绿色荧光;RT-PCR检测到tk和EGFP的mRNA仅在HepG2细胞中表达;GCV对转染了携此质粒载体的HepG2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IGF-Ⅱ P3启动子驱动携带tk与EGFP融合基因穿梭质粒载体,转染后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进一步靶向性肝癌腺病毒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人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启动子,并研究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对下游报告基因的启动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β2m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含此启动子的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分别瞬时和稳定转染P815细胞。通过RT-PCR、荧光显微镜摄像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IFN-γ作用前后EGFP的表达。结果:从基因组内扩增出302bp的人β2m基因的启动子,成功地构建了含此启动子的真核报告载体。RT-PCR的结果表明,IFN-γ对启动子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在5×105U/LIFN-γ作用下,尽管表达EGFP的细胞数量没有差异,但刺激组EGFP的表达强度是未刺激组的2倍。结论:人β2m基因启动子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具有高度的启动活性。通过该启动子中所含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可在IFN-γ诱导作用下调控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在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肝癌细胞中靶向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基于腺病毒载体Adeno-XTM Expression system,以300 bp AFP特异启动子替换穿梭质粒Pshuttle中CMV启动子,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亚克隆至Pshuttle,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收集病毒后分别转染人正常肝脏LO2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及HeLa细胞;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EGFP基因在3种细胞中的转录水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种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Northern杂交显示,HepG2细胞中有大量EGFP基因的转录,而正常肝细胞LO2和HeLa细胞中仅能检测到微量基因的转录;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HepG2细胞内有强绿色荧光表达,而在LO2以及HeLa细胞内见极弱绿色荧光。 结论: 在AFP特异启动子作用下,腺病毒携带的目的基因在AFP阳性的肝癌细胞中得到显著转录和表达,而在非AFP阳性细胞仅微量转录,蛋白表达极弱。该腺病毒载体可作为AFP阳性的肝癌基因靶向治疗的适宜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miRNA- 122启动子序列的预测、克隆及特异性分析.方法 分别从肝癌细胞系Huh-7及HepG2中扩增出预测的miR-122启动子,并将其克隆至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报告基因pGL4.17质粒上,用重组质粒转染Huh-7、HepG2及HeLa细胞,分析启动子的特性.结果 成功预测并克隆出miR-122的启动子序列.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启动子能够启动Fluc的表达.用含启动子P1的重组载体pGL4.17-P1转染HeLa细胞后,用两种荧光素酶检测体系测得重组载体中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 =0.000 21,P<0.01及t=0.000 38,P<0.01).结论 Huh-7、HepG2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与启动子序列缺失无关.而受miR-122启动子调节的报告基因在非肝细胞系(HeLa)中也表达,表明miR-122启动子不具有肝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人GDDR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人GDDR基因的启动子;构建GDDR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活性分析.方法:设计合成GD-DR启动子引物,采用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GD-DR启动子;将扩增片段插入T载体并利用酶切与测序进行鉴定;亚克隆该基因至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人GDDR基因启动子;成功构建pGL3-GDDR-promoter 报告基因载体,测序结果表明启动子序列正确;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结论:成功地构建人GDDR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为深入研究GDDR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人CCR7真核表达载体, 建立稳定转染CCR7的HeLa细胞株, 初步探讨肿瘤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表达改变及相关机制.方法: 从人脾脏cDNA扩增出CCR7, 装入pDsRed2-N1, 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CCR7配体CCL21作用后,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表达HLA-I的表达, 萤虫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NF-κB活化.结果: 经PCR、酶切和测序证实, 含CCR7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CCR7蛋白的HeLa细胞.FCM证实HeLa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水平增高, 萤虫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NF-κB活化明显.结论: 成功构建人CCR7真核表达载体, CCR7促进肿瘤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 诱导肿瘤细胞NF-κB活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外源性Rb基因的导入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有效途径,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外源基因表达载体高效安全,在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外源性Rb基因的转染效率及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Rb基因编码区Rb cDNA,定向插入到载体pPiggyBac,获得PiggyBac调节的Rb表达质粒pPiggyBac-Rb;通过单独转染或合并pPiggyBac-helper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 结果与结论:考马斯亮蓝染色证明piggyBac转座子系统的转染效率最高,荧光定量PCR以及免疫荧光实验证明其介导的目的基因Rb与宿主SO-RB50细胞基因组整合效率最高且可在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MTT实验证明经其所介导的外源性Rb基因表达对细胞活性影响最为显著。结果提示piggyBac转座子有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安全有效载体。关键词:piggyBac转座子;SO-RB50细胞;转染;Rb基因;基因治疗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20.033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病毒pIRHN核酸疫苗构建和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NDV HN基因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 pIRES1neo为表达载体构建了 NDV HN基因的pIRHN核酸疫苗,在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pIRHN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状况,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电泳及TUNEL染色等方法,检测HN基因导致细胞死亡的类型;用3,5-二羟基甲苯法测定HeLa细胞唾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pIRHN 转染HeLa细胞后,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其死亡方式主要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pIRHN使 HeLa细胞唾液酸含量减少。结论:用 NDV HN基因所构建的核酸疫苗能够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表达的 HN蛋白主要位于胞膜,胞浆中亦有 HN蛋白表达;pIRHN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其表达产物与肿瘤细胞唾液酸受体的相互作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实验为迸一步阐明NDV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和鉴定Hoxa1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 基因Hoxa1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oxa11经PC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转染至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的表达,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小鼠白蛋白(mouse albumin promoter, ALB)启动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录活性。方法:以小鼠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ALB启动子序列,克隆至pEGFP-1中,构建重组体pALB-EGFP;在Lipofectamine介导下将pALB-EGFP、pEGFP-N1转染人胎肝细胞L02、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胰腺癌细胞Bxpc-3;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各转染细胞中EGF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ALB-EGFP构建成功;L02转染pALB-EGFP 72 h后,ALB启动子可起始EGFP的表达,转录活性为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的1/4,其它转染细胞的ALB不能起始EGFP的转录;稳定筛选后,ALB的转录活性达到与CMV相当的水平。结论:构建的重组载体在肝脏来源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为建立肝脏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小鼠CXCR4基因启动子, 并建立CXCR4报告基因系统.方法:设计合成PCR引物, 从小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小鼠CXCR4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测定确认后, 用克隆的启动子片段构建CXCR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CXCR4.转染细胞, 用双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结果:成功扩增了小鼠CXCR4基因的启动子区.克隆入质粒载体后经DNA序列测定证实了其序列.通过转染细胞和荧光素酶分析, 证实所构建的报告基因可以反映CXCR4启动子的活性.结论:成功扩增、克隆了小鼠CXCR4基因启动子, 并成功建立起其报告基因系统, 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CHK1shRNA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针对CHK(checkpoint kinase,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观察其对高表达〖STBX〗CHK1〖STBZ〗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HTSS〗 设计并合成了针对CHK1的shRNA,将其导入本室构建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表达载体中。通过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eLa细胞CHK1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HTSS〗 成功构建了携带EGFP的RNAi表达载体pEGFP-H1。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 shRNA使细胞中〖STBX〗CHK1〖STBZ〗 mRNA水平下降了66%,蛋白水平下降了60%。此外,shRNA转染组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增殖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HTSS〗 本课题构建的RNAi表达载体便于观察靶基因的转染情况,且不影响H1启动子的体内转录。CHK1shRNA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抑制该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STBX〗CHK1〖STBZ〗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 α-synuclein-p EGFP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其在 SH-SY5 Y细胞内的表达 ,本研究应用下述方法 :PCR扩增 α-synuclein基因并消除终止密码子 ;PCR产物连入 p GEM T-easy载体 ,经测序确认无误后 ,亚克隆入 p EGFP-N1,构建α-synucle-in-p EGF P真核表达载体 ;Lipofect AMINE法转染 SH-SY5 Y细胞 ;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表达产物 EGFP,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α-synuclein m 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该载体转染 SH-SY5 Y细胞后 ,可在细胞内观察到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结论 :α-synuclein-p 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并可在细胞内表达。本工作为今后动态观察研究α-synu-clein致 Parkinson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人B7H4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3条不同长度人B7H4启动子序列,并插入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待测序验证后,将3个重组质粒及pRL-TK内参质粒分别共转染HEK-293T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启动子活性。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3个人B7H4基因启动子重组载体序列正确;重组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确定重组载体有启动子活性,其中PGL3-hB7H4-0.5kb重组载体的转录活性较高。本研究成功构建了3条含不同长度的B7H4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为后续分析人B7H4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元件及肿瘤微环境中调控B7H4表达的作用因素等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iNOS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 为研究细胞内iNOS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iNOS启动子区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DsRed1-1-iNOSp;用脂质体瞬时转染NIH3T3细胞, 观察iNOS启动子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反应。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是正确的;该表达载体在NIH3T3细胞静息状态下表达水平很低, 经LPS刺激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高亮度的红色荧光。结论:所构建的iNOS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是正确的, 对生理相关刺激有很好的反应, 可有效地用于iNOS基因表达信号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F-κB结合位点在NOD2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含有NF-κB结合位点的人NOD2基因启动子序列,以切除启动子的pEGFP-N3作为框架结构,将这段序列进行酶切并定向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N3中,构建含有NF-κB结合位点的人NOD2基因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载体,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瞬时转染HeLa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能否在NOD2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下表达报告基因GFP.用突变试剂盒将重组质粒pEGFP-N3-NOD2wt中的NF-κB结合位点缺失突变,将构建的突变重组质粒mpEGFP-N3-NOD2瞬时转染HeLa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EGFP-N3-NOD2wt和mpEGFP-N3-NOD2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且NF-κB结合位点突变成功.细胞转染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N3-NOD2wt转染HeLa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能看到绿色荧光,而突变质粒mpEGFP-N3-NOD2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与未转染质粒相近.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NF-κB结合位点的人NOD2基因启动子的重组质粒和含有NF-κB结合位点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NF-κB结合位点突变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巾绿色荧光表达明显减弱,说明NF-κB结合位点在NOD2基因调控中发挥了正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OD2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