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307-309
目的观察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按照Mogensen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n=36)、早期DN(EDN)组(n=38)、临床DN(CDN)组(n=42)和DN终末期(ESDN)组(n=41),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5组受试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清1,25-(OH)_2D_3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DM组患者UAER、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UAE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M组(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M组(P<0.05);CDN组和ESDN组患者UAER显著高于EDN组(P<0.05),但CDN组与ESDN组患者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N组患者GFR显著低于EDN组和CDN组(P<0.05),但EDN组与CDN组患者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DN组、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5),CDN组和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EDN组(P<0.05),ESDN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低于CDN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GFR呈正相关(r=0.389,P<0.001),与UAER呈负相关(r=-0.450,P<0.001)。结论 DN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显著降低,检测血清1,25-(OH)_2D_3水平可能对早期发现DN及其病情判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亚组(A组,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亚组(B组,2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亚组(C组,21例);另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25-(OH)D_3、UAER、BUN、SCr、hs-CRP、TNF-α、IL-6的变化,并分析各组血清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_3低于健康对照组,UAER、BUN、SCr、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组比较,B组、C组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5-(OH)D_3与UAER、BUN、SCr、hs-CRP、TNF-α、IL-6等均呈负相关(r=-0.627、-0.698、-0.669、-0.694、-0.697、-0.702,P均<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升高,联合监测二者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监控和病变程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韦丽  张进 《医学综述》2014,(15):2859-2860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给予单纯厄贝沙坦及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24 h蛋白尿定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及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厄贝沙坦组(97.06%vs 82.35%)及[(84.21±7.49)mL/min vs(61.83±7.94)mL/min](P<0.05);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少于厄贝沙坦组[(91.65±9.46)μmol/L vs(158.43±14.82)μmol/L]及[(103.27±32.14)mg/24 h vs(186.32±43.27)mg/24 h](P<0.05);炎性因子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提高早期DN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血肌酐,提高了肌酐清除率,减少了24 h蛋白尿,同时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辅治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骨化三醇,对照组不加服任何药物,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后治疗组的舒张压、FPG、HbA_(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hs-CRP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2.008、-2.068、-2.157、-2.344、-2.050,P=0.032、0.047、0.041、0.033、0.021、0.043);观察组25(OH)D、FIN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9、2.288,P=0.000、0.024);2组CIMT均无显著变化(P>0.05)。25(OH)D与FPG、HbA_(1c)、LDL-C、HOMA-IR、hs-CRP呈负相关(r=-0.363、-0.326、-0.059、-0.345、-0.145,P=0.033、0.035、0.043、0.022、0.042),25(OH)D与FINS呈正相关(r=0.318,P=0.025),25(OH)D与舒张压无明显相关(r=-0.067,P=0.065)。结论骨化三醇辅助治疗能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血脂、血压,降低hs-CRP。  相似文献   

5.
陈桂香  杨晓萍 《医学综述》2007,13(23):1775-1777
随着对维生素D的深入研究,发现其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除了具有经典的钙、磷代谢调节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它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促进凋亡。近年来研究显示,1,25(OH)2D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肥大和凋亡之间的平衡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今后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及其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_3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静  高志红 《医学综述》2008,14(14):2192-2194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正在研究中,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及其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除传统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外,还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减少细胞因子介导的β细胞凋亡途径,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VD3)干预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DN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各15例,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在VD3干预和非干预条件下白介素(IL)-17A、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及IL-2水平.结果 VD3干预前,两组IL-17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IFN-γ、TNF和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VD3干预后,两组IL-17A、IFN-γ、TNF和IL-2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DN组IL-17A、IFN-γ和IL-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但TNF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可能在DN发生中起促进作用,VD3对DN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相关促炎因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乳糖凝集素(Gal)-9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共15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低级别鳞状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3例,高级别鳞状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48例,子宫颈癌(CC)患者31例,并筛选同期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Hcy、Gal-9及1,25-(OH)_(2)D_(3)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Gal-9及1,25-(OH)_(2)D_(3)水平变化;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Hcy、Gal-9及1,25-(OH)_(2)D_(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Gal-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cy、Gal-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LSIL组患者血清Hcy、Gal-9水平低于HSIL及CC组,且HSIL组低于CC(P<0.05);LSIL组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高于HSIL及CC组,且HSIL组高于CC组(P<0.05)。血清中Hcy、Gal-9水平与其宫颈病变分级呈正相关(P<0.05),1,25-(OH)_(2)D_(3)水平与宫颈病变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Gal-9及1,25-(OH)_(2)D_(3)水平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王静  王俭勤  王晓玲 《医学综述》2005,11(2):144-14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高度增生、大量高亲和力的致病性的自身抗体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伴随着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上的异常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细胞因子网络的变化对病程的演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T1型和T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比例失调 ,细胞因子水平分泌增加或减少 ,细胞因子间相互的拮抗或协同作用增强或减弱等都参与了狼疮的发病过程[2 ] ,现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SLE的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1…  相似文献   

10.
作者观察了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类似物MC903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MC903可以明显地抑制HIMeg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MC903(10~(-10)~10~(-6)mol/L)几乎完全抑制了HIMeg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经MC903作用4d后,细胞周期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G_0+G_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多,而S期及G_2+M期细胞百分数减少。MC903对HIMeg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特点,且其作用效应强于1,25(OH)_2D_3。本文结果提示,MC903和1,25(OH)_2D_3对巨核细胞系的生长分化调节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并根据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将患者分为严重缺乏组(22例)、缺乏组(27例)以及不足组(31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1,25-二羟维生素D_3、Hb 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_3不同缺乏程度者肾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低于对照组[(16.3±0.9)ng/L比(38.1±3.3)ng/L,t=16.691,P<0.01],其Hb A1c、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8.1±0.9)%比(4.4±0.6)%、(13.0±1.5)m U/L比(7.2±0.8)m U/L,(6.1±0.8)比(3.2±0.4),均P<0.01],稳态模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对照组[(73.5±9.1)比(162.3±21.4),(0.4±0.1)比(0.6±0.1),均P<0.01]。1,25-二羟维生素D_3与HOMA-IR、Hb A1c、胰岛素呈负相关(r=-0.878,-0.823,-0.796,P<0.05),与HOMA-β、ISI呈正相关(r=0.748,0.738,P<0.05)。1,25-二羟维生素D_3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以及不足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1.4±0.2)mg/L、(1.1±0.2)mg/L、(0.8±0.1)mg/L,(2.6±0.3)mg/L、(1.9±0.2)mg/L、(1.4±0.2)mg/L,(22.6±3.4)m/s、(31.5±4.8)m/s、(39.5±5.3)m/s,(25.3±4.0)m/s、(33.2±4.4)m/s、(40.4±5.8)m/s,其中严重缺乏组患者胱抑素C、β2-MG水平显著高于缺乏组和不足组,MCV、SCV显著低于缺乏组和不足组,而缺乏组胱抑素C、β2-MG水平显著高于不足组,而MCV、SCV显著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与Hb A1c水平、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是造成靶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血磷、体质指数及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与体质指数、血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30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用双嘧达莫150 mg/d、厄贝沙坦150~300 mg/d,观察组加用1,25-二羟维生素D3 0.25~0.5 μg/d,观察8周.检测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钙.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对急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上皮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8只。根据Cooper的经典方法,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萄糖酸钠溶液7 d,建立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干预组小鼠给予维生素D_3于第1、3、5、7天灌胃。留取肠黏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小鼠远端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结肠组织NF-κ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4. 83(1. 08,16. 75)、5. 17(1. 00,14. 42)比0. 67(0. 42,0. 92)](P <0. 05),但模型组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镜下结肠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干预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和组织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及干预组TNF-α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 85±0. 08、2. 74±0. 06比1. 00±0. 00)(P <0. 05)。模型组、干预组NF-κB p65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6. 0(4. 5,10. 5)、5. 0(4. 0,6. 0)比0. 0(0. 0,0. 8)],caspase-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7. 5(6. 0,12. 0)、6. 0(4. 0,6. 0)比0. 0(0. 0,0. 8)](P <0. 05)。结论 1,25(OH)_2D_3能改善急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而抑制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NF-κB信号通路激活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OH)2D3水平,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相关临床及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血清1,25(OH)2D3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明显(P < 0.01),血清1,25(OH)2D3与空腹血糖呈显著负相关(rs=-0.696,P < 0.01)?结论:血清1,25(OH)2D3在2型糖尿患者中明显低于正常人?空腹血糖越高,血清1,25(OH)2D3越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的放射受体测试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稳定、快速、精确的血清1,25-(OH)_2-D_3(1,25—Dihydoxyvitamin D_3,Dihydroxycholecalciferol,DHCC)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先天性佝偻病及青春期佝偻病的临床研究,佝偻病观察组血清DHC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对佝偻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钙征、血生化检查及X线检查,故血清DHCC检测可作为佝偻病灵敏而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基于新生儿血清DHCC含量与其母体紧密相关,检测孕妇血清DHCC含量,可作为诊断、防治先天性佝偻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碳酸钙D_3片与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49)及对照组(n=48)。对照组以碳酸钙D_3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腰背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MD大于对照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碳酸钙D_3片与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骨密度,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联用骨化三醇和替米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x2=6.050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Pro定量较治疗前下降,t值分别为4.6649、2.7198,P< 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2.47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较治疗前下降,t值分别为13.778、7.5926,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7.6216,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8+T细胞增加,CD4+T细胞减少,CD4+/CD8+比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应用能够保护DN患者的肾脏功能,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DN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周彬  赵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86-88,91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仅观察组加用骨化三醇,均持续治疗6个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后的血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血钙和血磷]、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蛋白尿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33/36)]和显效率[50.00%(18/36)]均高于对照组[72.22%(26/36)、19.44%(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无效率[8.33%(3/36)]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HbA1c、血钾、血钙和血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HbA1c、血钾、血钙和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bA1c、血钾、血钙和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HbA1c、血钾、血钙和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收缩压[(126.53±9.57)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6.73±4.58)mm Hg]、24 h尿蛋白[(362.35±26.42)mg/24 h]、mAlb[(136.52±18.36)mg/24 h]和α1-MG[(95.37±17.62)mg/24 h]均优于治疗前[(143.41±13.84)mm Hg、(95.65±6.41)mm Hg、(518.72±47.16)mg/24 h、(229.84±29.45)mg/24 h、(109.43±25.71)m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收缩压[(125.66±10.60)mm Hg]、舒张压[(73.66±5.85)mm Hg]、24 h尿蛋白[(163.40±19.68)mg/24 h]、mAlb[(82.73±21.73)mg/24 h]和α1-MG[(78.93±12.53)mg/24 h]均优于治疗前[(144.82±14.35)mm Hg、(94.28±7.52)mmHg、(524.29±52.35)mg/24 h、(234.55±32.71)mg/24 h、(115.79±23.68)m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24 h尿蛋白[(163.4±19.68)mg/24 h]、mAlb[(82.73±21.73)mg/24 h]和α1-MG[(78.93±12.53)mg/24 h]均低于对照组[(362.35±26.42)、(136.52±18.36)、(95.37±17.62)mg/24 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9%%(5/36)、11.11%(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较好,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症状,不良反应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UUO组(n=15)和1,25-(OH)2D3干预组(n=15),建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干预组于术后第1天起每天腹腔注射1,25-(OH)2D3,假手术组及UU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处死大鼠,每次5只,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标记,观察肾损伤程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取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观察肾功能;处死前1天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中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和干预组各时间点HE、Masson染色和α-SMA表达变化明显,呈逐渐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含量术后第3和第7天时表现为升高,术后第14天时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相比,干预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变化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OH)2D3可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