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n=150),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n=139),两组均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和血生化检查.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等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IMT增厚组)及77例(IMT正常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空腹静脉血Hcy、Cys-C、肌酐、尿酸等水平。结果 IMT增厚组Hcy为(24.0±8.3)μmol/L、Cys-C(2.4±0.7)pg/ml、肌酐(104.0±31.1)μmol/L、尿酸(356.8±110.8)μmol/L;均显著高于IMT正常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与肌酐、尿素氮、尿酸呈显著的正相关;Hcy、Cys-C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Cys-C水平有助于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定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84例,同期住我院耳鼻喉科排除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含量,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呈正相关(同型半光氨酸r=0.294,胱抑素C r=0.57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可能与血压升高协同加重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水平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4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cy与CysC水平,用ROC曲线评价其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CysC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89和0.965。结论血清Hcy与CysC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正常组53例和颈动脉斑块组128例,检测两组患者Cys-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结果: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血清Cys-C、hs-CRP、MONO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IMT正常组(n=38)、IMT增厚组(n=43)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n=45),检测3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 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酸水平,并分析其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Hcy、hsCRP、Cys C、TC、LDL-C、肌酐、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Hcy、hs-CRP、Cys C、TC、LDL-C、肌酐、尿酸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P<0.05);3组患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与血清Hcy、hs-CRP、Cys C、TC、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3、0.810、0.792、0.342、0.549,P<0.05),与HDL-C、肌酐、尿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25、0.213、0.1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hs-CRP、Cys C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cy、hs-CRP、Cys C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病组(84例)和正常对照组(80例),检验其血中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对早期防治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中层厚度(IMT)≥1.3 mm,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1.3 mm)和对照组(IMT<1.3 mm).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9.1%/9.8% X2=14.6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OR=2.011,P=0.0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319例脑梗死病人作为试验组和3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别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行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事件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年龄、Cys-C水平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Cys-C、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斑块组平均年龄、吸烟人数及Cys-C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吸烟、Cys-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戒烟、控制Cys-C水平可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进一步预防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与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选择80例非脑卒中病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ys C、Hcy以及hs CRP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ys C、Hcy、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三者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89、2.013、1.601);观察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患者血清Cys C、Hcy、hs 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LAA型增高显著(P〈0.01)。结论:血清Cys C、Hcy和hs CRP水平升高均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不同亚型脑梗死可能有不同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型(atherothrombosis,AT)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出符合改良TOAST分型中AT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情况,应用3.0 MRI仪器检测颅内段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A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B组)。结果 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A组颅外段及颅内段血管狭窄率均高于B组,其中轻、中度血管狭窄率A组低于B组,但重度狭窄率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y水平与AT亚型急性脑梗死相关,并且随着Hcy值增高颈动脉斑块形成增多,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且狭窄程度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ey),胱抑素(CysC)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集的脑梗死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Hey及CysC检查。结果①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68.42%;②颈动脉硬化组各指标均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P〈0.05);③将检出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按其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可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混合性斑块组,软斑块组和混合性斑块组Hey高于硬斑块组(P〈0.05);采用半定量法将患者按斑块严重程度分组,结果发现,随着病变程度加重,患者血清Hcy及CysC浓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两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Hey及CysC在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的诊断及病情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超多普勒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同时进行Hcy、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测定。结果脑梗死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浓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将脑梗死组分为两个亚组:有斑块组、无斑块组,脑梗死有斑块组Hcy、hs—CRP浓度明显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两组浓度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hs—CRP升高具有一致性。结论Hcy、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炎症反应参与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Hcv、hs—CRP之间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吴晓燕 《疑难病杂志》2011,10(4):258-259
目的观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的特点。方法 180例ACI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远端、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粥样斑块并测量其大小。按结果分为CAS组62例(其中易损斑块32例,稳定斑块30例)、内膜增厚组48例及颈动脉正常组70例;并检测患者血浆LPA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50例进行对照。结果 ACI患者血浆LPA水平及IM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组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1);易损斑块亚组的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斑块亚组(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LPA水平增高,IMT增厚,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2007,29(7):385-38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Hcv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的Hcy水平为(32.69±19.54)μmol/L,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17.14±4.98)μmol/L和颈动脉轻度狭窄组(24.72±10.53)μmol/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颈动脉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血清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组间狭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但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者(P<0.01).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脑梗死,血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将二者结合起来,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有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各50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 有症状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均较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lt;0.01).两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两者相关性分析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的相关系数为r=0.598、P&lt;0.01;有症状性脑梗死组、正常组分别为r=0.605、P&lt;0.01;r=0.631、P&lt;0.01.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在三组中不同斑块类型的表达情况示,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且不稳定斑块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密切;在脑梗死的发生过程中三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32例设为观察组,36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cy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根据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轻度狭窄组和IMT中重度狭窄组。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组间Hcy水平的差异,及Hcy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轻+中重狭窄组)Hcy增高发生率(78.79%,104/132)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1)。Hcy水平为IMT中重度狭窄组>IMT轻度狭窄组>IMT正常组(P<0.0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cy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r=0.863,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高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脑梗死早期预防、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对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脑梗死(病例组)患者与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行血Hcy测定。对所有入选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血管检测,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Hcy高于稳定斑块组血Hcy,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重度脑梗死患者Hcy明显高于轻、中度脑梗死患者。结论 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邢柏  曾琦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67-1668,1682
目的研究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塞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79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颈动脉检测,同时测定他们的血UA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塞患者血UA平均水平(349.55±88.2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21.53±88.20μ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塞组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UA水平(376.31±86.70μmol/L)高于未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312.24±77.22μmol/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UA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UA水平与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相关关系,血UA是独立的致脑梗塞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检出颈动脉管腔狭窄>50%和易损斑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易损斑块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50%和易损斑块均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因;血清hs-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