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功能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平  曾勉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872-873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肺功能受损情况。选择住院的SLE患者作肺功能测定,测定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伍百分比表达,以x±sx表示,同时对肺功能损害情况作百分率统计。结果表明,15例SLE患者肺功能损害表现为弥散功能明显减退(80%),其次为小气道阻塞(33.3%)和轻度肺气肿(20%)。认为肺功能测定可以早期检出SLE患者肺功能的损害,并可监测其发展,建议肺功能测定尤其是肺弥散功能测定应作为SLE患者的一项常规性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肺功能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受损的情况及其病理生理原因。方法测定80例患者的肺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弥散功能显著减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百分率经综合分析自高至低依次为弥散功能为68.7%,小气道阻塞为46.0%,肺气肿为42.0%,通气功能减退为28.7%,阻塞性通气障碍为26.2%,限制性通气障碍为21.2%;相关分析显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总量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以弥散功能减退为主,其次可见小气道阻塞、肺气肿、通气功能减退,其肺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肺间质受累致肺毛细血管床减少、间质纤维化、小气道阻塞及肺容积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测定及分析26例SLE患的肺通气、肺容量、弥散功能及胸部X线与肺功能变化特点。结果 77%(20/26)病例出现弥散功能减退,50%(10/20)病例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0%(6/20)病例出现小气道阻塞,20%(4/20)病例出现轻度肺气肿。胸片异常的SLE组患肺功能参数(肺活量、呼气容积、肺总量、弥散功能)均低于胸片正常组,SLE患在胸部X线出现明显间质性改变以前,弥散功能已出现降低(67%,8/12)。结论 弥散功能的测定较X线敏感,建议将弥散功能的测定作为SLE患肺部受损的早期监测指标及病情程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与肺功能相互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与肺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术前、术后近期、术后远期,拍心脏前后位远达片,进行肺功能检查及运动前后血气检测。对不同时期的心功能级别、心胸比例与肺功能参数,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资料显示随心功能的降低,心胸比例增大,肺损害加重;术后近期肺功能改善不明显,术后远期随心功能的改善,心胸比的缩小,肺功能明显改善;但小气道阻塞及肺弥散功能、功能残气比改善较慢。结论心功能直接影响肺功能,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弥散功能中肺膜弥散量(Dm)和肺毛细血管血量(Vc)的变化及弥散功能下降的机制。方法:测定224例SLE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容量、一氧化碳弥散量、Dm和Vc。  相似文献   

6.
SARS患者治愈后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SARS患者临床治愈后肺功能的变化 ,了解SARS患者是否遗留有肺功能的长期损害。方法 :对 82例SARS患者 (实验组 )出院 3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及肺功能检测 ,同时测定 2 8例健康人的肺功能作为对照组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肺功能检测发现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 % )实验组均值为 78.4 %± 17.4 % ,对照组为 93.8%± 13.6 % (P <0 .0 1)。实验组中有 4 6例 (5 6 .1% )存在弥散功能障碍 (DLCO % <80 % ) ,37例 (45 .1% )有小气道功能障碍 ,2 8例 (34.1% )残总比增加 (RV/TLC >35 % ) ,9例 (10 .9% )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按照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最重时胸片的改变 (以肺部斑片状影占据肺叶的范围为标准 ) ,将患者分为轻、中、重 3组 ,病情轻重程度与出院后 3个月肺弥散功能损害呈正相关。重症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组与未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组肺功能损害差异不明显。结论 :SARS患者治愈出院 3个月后 ,部分患者遗留有肺功能损害 ,主要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 ,其次为小气道阻塞和残气增加 ,少数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CO弥散功能评价SLE肺间质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胸片、CT和肺功能(包括通气和换气功能)的检测,其中12.5%的胸片示肺部间质病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网格状改变、囊状透亮区;37.5%的CT示肺间质性病变,表现为肺小叶间隔增厚、呈线网状;12.5%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5.8%示肺换气(CO弥散)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CO弥散吸收率(81.5±23.9)%,对照组(101.4±5.6)%,P<0.01]。在胸片正常的患者中35.3%有CO弥散功能下降。显示CO弥散功能测定是诊断SLE肺部间质病变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 患者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测定及分析 26例 SLE 患者 )的肺通气、肺容量、弥散功能及胸部 X 线与肺功能变化特点。果 77% 20/26)病例出现弥散功能减退,50% 10/20)病例出 ( (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30% 6/20) ( 病例出 现小气道阻塞20% 4/20)病例出现轻度肺气肿。胸片异常的 SLE 组患者肺功 (能参数 肺活量、呼气容积、肺总量、弥散功能)均低于胸片正常 (组,SLE 患者在胸部 X 线出现明显间质性改变以前,弥散功能已出现降低 (67%,8/12)。结论 弥散功能的测定较 X 线敏感建议 将弥散 功能的 测定作为 SLE 患 者肺部 受损的 早期监测 指标及病情程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肺功能损害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测定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肺功能。结果:3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异常,其FVC、DLCO、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主要改变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功能改变可早于呼吸道症状和胸部X线异常改变,此时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小气道损害。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论有无呼吸道症状和胸部X线改变,均应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其肺部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的肺叶损伤程度及空间分布特点。方法 在“数字肺”多研究中心中连续性纳入双气相扫描的COPD患者,测定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 fSAD)和肺气肿(emphysema, Emph)的定量值;使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析COPD各个肺叶之间肺气肿及小气道病变的肺叶损伤程度及肺叶分布差异;并进行各个肺叶的定量CT分布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COPD患者50例。肺气肿及小气道病变均为右肺中叶损伤最重,其次是两肺上叶,而两肺下叶的损伤程度最轻;肺气肿及小气道病变均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是右肺上叶,而右肺中叶的分布最少;两肺下叶的Emph和fSAD与FEV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COPD患者肺叶的损伤程度以右肺中叶及两肺上叶为重,尤其是右肺中叶;对于病变的分布,肺气肿和小气道病变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是右肺上叶;而两肺下叶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可逆性气道阻塞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及支气管哮喘患者。超声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具有疗效迅速、作用点直接、剂量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舒喘灵超声雾化吸入对48例成人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治疗观察及肺功能监测。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显著改善阻塞性气道的通气功能,对中、重度阻塞患者作用更为明显。1临床资料1.1对象:气道阻塞疾病患者4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2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22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5~74岁。轻度气道阻塞[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  相似文献   

12.
背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内环境的紊乱及免疫功能的低下,易受体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心、肺病变。肾移植后传统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成为肺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目的:随访观察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的动态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自身对照观察,于2003—02/2006—05在解放军北京空军总医院呼吸科及泌尿外科完成。 对象:纳入5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在解放军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方法:分别于肾移植前、移植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52例患者的自身肺功能变化,同期观察其肺部影像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肾移植患者肾移植前后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及肺部影像学变化。 结果:①肾移植前,肺功能异常者占79%,其中多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为突出表现。②移植后3个月,患者的弥散功能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有部分好转,但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比移植前突出。③移植后6,12个月,近一半的患者肺功能趋于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④移植前肺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损害较肺部影像学明显,前者发生率为79%,后者为54%。肾移植后,肺部影像学明显改善,且以肺部间质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结论:肾移植能显著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肺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和弥散功能。肾移植前后肺部影像学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肺间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测定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血透)前一天下午和血透后1~2小时的心功能及肺弥散功能的变化。发现血透后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心排血量(SV)及每搏指数(SI)均显著降低,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也显著降低,其中SV和SI对超滤反应敏感。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后可由于左室充盈压降低而导致心功能指标出现下降,并有肺弥散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葛辉  姜正华  朱慕云  丁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33-2336
[目的]探讨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紫杉醇类药物化疗患者化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63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后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但弥散功能指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类药物化疗化疗后患者弥散功能明显降低,紫杉醇类药物可能对肺癌患者肺功能产生损害,化疗前后应常规检查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秋玲  徐建新  宁锂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93-10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5例健康对照组肺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对糖尿病组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MBCI),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总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1秒量,70%-80%肺活量阶段内平均呼气流量(V25),肺一氧化弥散量(DL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多元线性分析表明,V25、DLCO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ISI呈正相关(P<0.05),而与MBCI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阻塞以及弥散功能障碍。FPG、FINS、胰岛素抵抗及微血管病变程度等可能是影响肺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意大利产QUARKPFT3型体积容积描记肺功能议检测65例T2DM患者(T2DM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T2DM组患者不同年限肺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T2DM组总肺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2%)肺-氧化碳弥散量(DLCu)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T2DM患者肺功能损害与糖尿病病程有明显著相关(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SLE患者的心脏损害。方法:采用多普勒超 声检测SLE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SLE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正常组出现心内膜、心肌损害者10例(20%),出现心包积液者5例(10%)。左心收缩功能减低组,全部病例有心肌、瓣膜及心包的损害。结论:多普勒超声可显示SLE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  相似文献   

18.
题解1.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刺激、气候变化、抗原过敏、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后期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有过敏因素的多为喘息性慢支患者。2.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常规肺功能常无明显异常,但往往小气道(内径2毫米及以内)已有阻塞。为了早期发现小气道病变,所采用的检查方法要求敏感、  相似文献   

19.
温华  高弘 《现代康复》2000,4(3):370-371
目的:了解慢阻塞性肺病(COPD)患基本肺功能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测量肺功能及运动试验时每千克体重最大氧摄取量(VO2max/kg)。结果:VO2max/kg=15.37×DLCO(肺一氧化碳弥散量)+28.11×EFV1.0/VC(一秒量与肺活量比值)-7.56×S(R^2=0.959 P〈0.01S:男=1女=2)。结论:COPD患运动能力降低,肺功能障碍是限制COPD患运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病的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特征。方法:对139例SLE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99mTc-DTPA常规肾动态显像,同时获得肾血流灌注和肾功能显像图,经计算机处理得到肾小球滤过率(GFR)、左右肾峰时(TP)和半排时间(C1/2)定量数据。结果:SLE患者肾血流灌注异常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SLE肾功能早期受损的肾图主要特点表现为C1/2及TP延长;GFR早期改变不明显,病程晚期明显降低。结论: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是早期诊断SLE肾功能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