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机械吻合328例临床资料;其中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96例,胸内主动脉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142例,主动脉弓下食管胃机械吻合78例,开腹食管空肠机械吻合12例。结果本组328例机械吻合共发生吻合口瘘7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5例,胸内吻合口瘘1例,腹腔食管空肠吻合口瘘1例。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机械吻合应注意吻合r3血运及张力,选择合适型号的吻合器,同时注意纠正全身营养状况和改善基础疾病,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非手术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3%~ 5 %。颈部吻合口瘘均不致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而胸内吻合口瘘死亡率为 5 0 %。吻合术式、操作技术、吻合口局部血液循环、张力等是各家反复强调的主要致瘘因素。本文回顾分析 2 0 3例食管癌术后的临床资料 ,探讨防止吻合口瘘发生的非手术因素。1 临床资料1991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科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2 0 3例。其中男 138例 ,女 6 5例 ;年龄 34~ 73岁。食管癌 14 1例 ,贲门癌 6 2例。食管胃颈部吻合 16例 ,食管空肠吻合 4例 ,弓上吻合 31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术对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128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患者采用机械吻合术。结果 128例患者中除2例使用食管-胃吻合失败,改用常规手术方法吻合外,其余病例均一次完成。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乳糜胸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机械吻合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彻底安全,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杨文红 《云南医药》2002,23(5):412-413
自 1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行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手术 4 6例 ,其中发生吻合口瘘3例 ,吻合口狭窄 3例。分析本组病例 ,结合文献资料 ,对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这两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和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作探讨。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均为男性 ,年龄 4 5~6 8岁。吻口均为手工缝合。 3例吻合口瘘中 ,颈部吻合 1例 ,胸内吻合 2例 ,均在术手 2~ 5天发生。3例吻合口狭窄中 ,颈部吻合 2例 ,胸内吻合 1例 ;颈部吻合口狭窄术后 2周内发生 ,胸内吻合口狭窄在术后 2月发生。结 果 吻合口瘘病例中胸内吻合口瘘死亡 1例 ,其余 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22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的方式:食道残胃吻合术6例,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8例,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2例,空肠代胃术6例。结果 全组病例均恢复顺利,1例并发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术。残胃可通过胃空肠吻合口获得充足的血供,因此,食管残胃吻合术可作  相似文献   

6.
吴小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38-204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例食管癌、贲门癌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并用带蒂大网膜覆盖固定在食管胃吻合口上.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吻合方法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对其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治疗组全部治愈,仅脓胸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全部痊愈.发生吻合口瘘2例,脓胸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口能有效地预防食管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7.
医用OB胶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OB胶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或贲门癌患者58例,在采用机械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过程中应用快速医用OB胶作用于吻合口周围,放弃浆肌层缝合,不附加减张缝合悬吊及包埋。结果术后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在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过程中应用快速医用OB胶的手术方法,便于掌握,省时省力,可提高吻合口质量,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贲门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食管胃吻合术,是目前广泛用以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其吻合多采用食管胃端侧或端端套入式吻合术,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高。前者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两者则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990年3月至1997年3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84例贲门癌,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亦无严重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我们认为本术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食管全器械侧侧吻合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150例食管癌患者行颈部胃食管全器械侧侧吻合术,作为实验组,另选50例食管癌患者使用管型吻合器进行胸内胃食管端侧吻合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无一例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病例发生,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3例,吻合口狭窄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胃食管全器械侧侧吻合术可最大范围切除肿瘤,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与胃弧形一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食管癌760例,颈部吻合时胃与食管弧形一层吻合的经验教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760例手术病人,上段食管癌59例,中段食管癌490例,下段食管癌21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术后出血3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栓塞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除3例术后出血均再次手术治愈外,其余均保守治愈,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食管癌切除术中颈部食管与胃弧形一层吻合切除病变彻底,手术操作简单,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浆肌层瓣下食管胃吻合86例报告漳浦中医院外科陈宽敏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中,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该并发症,作者自1978~1993年以浆肌层瓣下食管胃吻合术根治贲门癌、食管癌86例,未发生以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或食管结肠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为了预防这一并发症,有用大网膜或在吻合口处用粘胶物加固。近年来用吻合口部套入胃内法,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国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0.4~13%,一般在2%左右。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其死亡率极高。本组69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食管胃或食管结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其中食管胃吻合口瘘11例,食管结肠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3.
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万生  朱德成 《河北医药》1999,21(5):339-34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方法:手术组:应用胃食管吻合口径一致,食管粘膜延长,深浅间隔进行吻合并附加大网膜包绕吻合口术,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胃吻合术506例,对照组,1990年以前20年用常规吻合方法所做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620。结果;手术组无1例吻合口瘘的发生;对照组31例发生了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两组相比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上述方法对预防  相似文献   

14.
吻合口瘘为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处理困难 ,死亡率高 ,本文总结我院近 10年 2 1例吻合口瘘的诊治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2 7~ 75岁 ,平均年龄5 1岁。食管癌 18例、食管下段贲门癌 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底端侧吻合 15例 (主动脉弓上吻合 12例 ,弓下吻合 3例 ) ,其中吻合器吻合 4例 ,余为手工缝合 ,食管下段贲门癌及部分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端端吻合 6例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在首次术后 2~ 12天。 2 0例行手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 ,1例保守治疗 ,其中 2例行瘘口修补术 ,13例同时行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胃三层套入吻合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黏膜对食管黏膜、胃浆肌层对食管肌层、胃浆肌层对胸膜或颈肌的三层套入吻合法治疗胃贲门癌178例、食管癌120例。以同期采用胃食管全层吻合治疗的胃贲门癌112例、食管癌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析。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0.38%、0.38%和0.77%,对照组分别为1.42%、4.76%和4.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85年5月至1991年12月在胃体及贲门癌手术中,使用28号国产GF—Ⅰ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在全胃或上半胃切除后,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与下半胃吻合手术103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未发生吻合口瘘、出血、狭窄、感染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均为胃体及贲门癌。男91例,女12例;年龄42~81岁,施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端侧Roux-y吻合术79例(其中扩大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3例),施行食管下端及上半胃切除,食管下端与下半胃吻合术24例(其中扩大根治性上半胃与食管下端切除8例)。术后从周围静脉补充营养,术后2~3天拔除胃管,术后6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10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开胸者术后第4~5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住院天数为11~30天,平均为19.5天。全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来.我院对10例行全胃切除、双腔空肠代胃术,用上海GF—I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未见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效果满意,报告于下。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37~64岁。其中巨大贲门癌5例,胃小弯巨大癌4例,皮革样胃腺癌1例。施行结肠前双腔空肠代胃、食管空肠端侧吻合6例,结肠后吻合4例。随访6个月~2年,均无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游离自体大网膜在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胃食管吻合口瘘方面的作用,为胃食管吻合口瘘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病例120例,所有病例术中均使用自体游离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口。结果 术后2例患者因意外损伤吻合口出现吻合口瘘,其余118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瘘,顺利出院。结论 游离自体大网膜能有效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胸中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行胸中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术共1201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平均耗时170min。术后吻合口少量出血20例、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28例、胃食管返流76例,发生率分别为1.67%、1.12%、2.33%和6.33%。术后未发生吻合口胸主动脉瘘。结论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效果可靠,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值得推广应用,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尤其是返流性食管炎,影响生活质量,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胃食管癌吻合术中吻合方式的选择与切口瘘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胃食管吻合术,实验组接受吻合器单层食管胃吻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4例(5.33%),胃食管反流8例(10.67%),实验组无一例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7例(9.33%).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1例,共7例(9.33%),实验组仅发生轻度狭窄1例(1.33%),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层胃食管吻合术更接近生理结构,能减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