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食管癌Ivor-Lewis术中新的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单一手术组同一术者开展的食管中下段癌Ivor-Lewis术共117例,其中2015年3月前采用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49例;2015年3月后采用新方法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营养管置入所需时间、带管的舒适性,以及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与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117例患者均顺利置入营养管,1例采用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置入失败。两组均无住院死亡病例。鼻十二指肠管组比空肠造瘘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8)min vs(18.2±8.2)min,P<0.05]。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的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空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 vs 16.3%,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和急性胃扩张。空肠造瘘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壁造瘘口渗液(1例最终因渗液多而拔除),2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鼻十二指肠管组术后1例患者因烦躁自己拔除了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 结论在食管癌Ivor-Lewis术中,应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简便、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6例;两组病例均于术中放置针刺式空肠造口管,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时间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瑞能,每天1500ml,共7天,B组则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等热量普通饮食;观察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化疗期间呕吐发生率及平均每日摄入量,比较两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白介素-2、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A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8+比例变化显著少于B组(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减轻化疗呕吐,提高患者摄入量等优点,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72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各36例。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A组延期留置空肠穿刺追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穿刺追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B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穿刺追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普通饮食。比较化疗后两组,观察延期留王空肠穿刺造口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P〈0.05),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未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延期留置空肠穿刺造口管间断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痛人的营养及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84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并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根据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剂型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2例,其中A组为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液(瑞能),每天1500ml,共7天,B组为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穿刺造口管给予普通匀浆膳食,每天1500ml,共7天;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营养、免疫指标。结果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O.05)。结论进展期胃癌在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红丽 《护理学杂志》2005,20(13):69-70
对1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肠内营养,结果10例均一次置管成功,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置管19~90(50.0±32.0)d,仅2例出现造瘘口皮肤感染,换药后恢复正常。提出重视PEG术前护理,术后做好喂饲护理,造瘘口以及PEG导管的护理,是保证PEG肠内营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自制胃造瘘、空肠营养管(简称“二用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方法总结2006年7月~2009年2月实施的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自制“二用管”行胃造瘘、空肠内置营养管,术后24h开始由导管输注回收胆汁及营养液,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例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未出现胰瘘、胆瘘、肠瘘等并发症,肠道功能均在3~5天内恢复。1例出现胰瘘,考虑胰腺钩突残余胰腺断面胰瘘所致,术后20余天胰瘘愈合;1例拔除“二用管”后该处瘘管6个月后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精神营养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自制胃造瘘、空肠营养管(简称“二用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营养、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毕Ⅱ式吻合+肠间吻合术后,经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早期和化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62例行胃癌毕Ⅱ式吻合+肠间吻合术病人,实验组28例术中行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对照组34例术中经鼻咽置入胃管和空肠营养管。术后48h内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经空肠造口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术后化疗病人观察营养和免疫指标等。结果 对照组排痰不利和睡眠不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d的肠内营养,实验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 P<0.05; t=2.870, P<0.01)。术后化疗期间,实验组病人的营养状态和免疫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癌毕Ⅱ式吻合+肠间吻合术后经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行早期和化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期恢复。为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内营养自 185 8年Busch首次报道后 ,已经历了 10 0多年的历史[1] 。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为了便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普及 ,现将肠内营养的常用置管方法作一简介。鼻肠管手术置管法 :用于剖腹手术病人的营养支持。术前先将营养管预置入胃 ,术中在直视下调整至相应部位。其优点是管端定位准确 ,喂养安全性高。缺点为侵入性操作 ,仅适用于手术患者。1.胃管载营养管法 :术前插胃管时 ,将营养管插入胃管前端侧孔。术中胃肠吻合时将导管经吻合口取出 ,分开两管 ,胃管留于胃内作减压 ,营养管末端送至输出袢 …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手术中放置胃管和鼻肠营养管方法介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肠内营养应用逐渐普及,鼻肠管适于短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且优于空肠造口管。为减轻病人术前置管的不适及减少细菌污染和肿瘤细胞种植,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采用新的术中置管方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仍占据住院患者群体的一大部分。在其治疗过程中,肠内营养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够改善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如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肠内营养途径有口服和管饲,目前喂养管放置技术包括鼻胃置管、鼻空肠置管、术中胃或空肠造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等。在实施肠内营养(尤其是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耐受性,如腹胀腹泻、反流和误吸,以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专业化和个体化应始终贯彻在临床肠内营养支持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管留置时间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与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8-12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食管癌Mc-keown术式的400例食管癌患者,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量结果采用(x±s)表示。分析肠内营养管留置时间与吻合口狭窄和瘘的关系。结果术后营养管留置时间与吻合口瘘显著相关(P<0.05),营养管留置4周的患者优于留置1周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与吻合口狭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术后化疗、吻合口瘘、瘢痕体质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危因素,营养管留置时间与吻合口狭窄无明显相关。术后呛咳可能是引起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营养管留置时间与吻合口瘘显著相关。营养管留置4周较营养管留置1周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放置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在53例食管、贲门癌术中放置了营养管,对营养管在术后的管理应用进行了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营养管的放置符合生理要求。临床管理、应用简便、节约病人住院费用,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在食管、贲门癌术中应用营养管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饲营养在贲门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贲门癌手术病人术中常规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24h开始予以管饲营养。结果:术后早期鼻—空肠管饲营养对于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防止吻合口瘘有很大价值,特别适用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结论: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方法,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X线下胃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经皮X线下胃造口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8.3%(1/12),与置管程序无关,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X线下胃造口放置营养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经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60例胃大部切除术和其他复杂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术中空肠造口,并通过空肠造口进行EEN。结果 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经空肠造口进行EEN,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经空肠造口实行EEN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营养管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及行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45例食管癌术中放置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12h开始肠内营养输注,33例使用肠内全营养制剂营养液,12例使用家庭自制食物营养液。结果成功应用肠内营养44例,失败1例;平均使用9.5d。出现术后吻合口瘘2例,轻度腹泻、腹胀8例。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对于食管癌术后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肠道营养的置管方法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310009)彭承宏,彭淑牖肠道内营养自1858年Busch首次报道后,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近来,随着外科营养的不断发展,肠道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见图1)。为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空肠营养管在胃手术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68例胃手术应用空肠营养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68例病人术后无吻合口瘘。胃瘫8例,全部通过保守疗法治愈。结论空肠营养管可有效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对腹部内脏功能的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肠营养管使用方便、经济又安全有效,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7年2月-2004年11月在胃癌、食管癌术后采用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37例,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收到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1例巨大胃肠间质瘤患者在全麻下行十二指肠降段巨大间质瘤切除+十二指肠修补+幽门成形+胃空肠吻合+胃造瘘+空肠近远端造瘘术,围术期加强营养筛查及评估、肠内外营养支持、消化液回输、导管维护、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策略.全营养期间,患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维持基本稳定,未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吻合口漏等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