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比较静息状态下相同节段的正常心肌及缺血心肌纵向和径向的运动特点,评价VⅥ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和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30例,分别为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切面,室壁均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3个节段;胸骨旁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近心尖部水平3个短轴切面水平节段,分别测量缺血节段及正常节段的心肌速度(Vs)、应变(ε)和应变率(SR)。结果健康对照组左心室各室壁心尖段、中间段和基底段Vs依次递增(P<0.05);ε、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各室壁近心尖水平、乳头肌水平以及二尖瓣水平径向Vs、ε、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血节段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VI测值降低(P<0.05)。血供正常节段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VI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VI技术可以作为无创冠心病诊断指标,有助于确定或排除冠心病诊断。  相似文献   

2.
梁梅云  朱向明  李国杰  江峰  薛甜  王晔 《吉林医学》2013,34(13):2429-2431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左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与30例冠心病患者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并进行脱机分析,得出局部心肌射血分数(rEF),比较两组左室壁16节段射血分数及冠心患者在PCI治疗前后局部心肌射血分数。结果:冠心患者部分心肌局部射血分数比较与正常人相应部位心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患者介入治疗后局部心肌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局部心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室节段心肌功能,帮助临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局部心肌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琴  刘霞  郄占军  李俊仁  杨明武  王婷婷 《广东医学》2008,29(11):1872-1874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研究左室长轴及短轴方向心肌收缩速度及心肌收缩期速度梯度(MVG)的规律性。方法获取128例正常人左室长轴与短轴心肌内,外膜QTVI成像图进行分析,测量室间隔左室面、右室面下和左室后壁内外膜下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室壁厚度,速度梯度(MVG)等参数。结果①正常人心内膜收缩期速度大于心外膜。②室间隔心内膜下收缩期速度梯度小于左室后壁。长轴切面左室后壁收缩期速度梯度最高。③MVG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度相关。结论QTVI技术能够准确测定左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梯度,是分析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更准确、快速、无创、定量地评价局部心肌的收缩运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比较静息状态下左心室相同节段的正常心肌纵向和径向的运动特点,评价VVI技术对正常人左心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采用西门子公司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在VVI模式下选取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心尖左室长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近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定量分析左室前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后壁及后间隔的径向运动,以及纵向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等3个分段中正常心肌节段的心肌运动速度(Vs)、应变(S)、应变率(SR)。结果正常人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各室壁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近心尖部水平径向速度、应变、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为临床评价心脏运动及功能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纵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就诊的1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10例体检健康的人作为对照组.超声采集受检者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二腔心切面和四腔心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成像分析程序测量出左心室各个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各个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以敏感反映出由血流灌注减少而导致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兰  林英忠  李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2):1797-1798,180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对45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及48例冠心病组(异常组)进行左室壁各段心肌运动速度检测,并将异常组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冠心病组可检出运动异常节段,表现为速度的降低和波形的改变。结论QTVI能敏感定量评价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对冠心病无创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脉冲组织多普勒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PW)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指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TI技术对76例冠心病患者和61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壁节段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和收缩时间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DTI冠心病组运动异常节段长轴方向的峰值速度明显减低,PEP、TS显著延长。结论DTI可直观显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DTI测量参数可敏感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及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无创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DTI-PW)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指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TI对76例冠心病患者和61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壁节段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和收缩时间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D T I冠心病组运动异常节段长轴方向的峰值速度明显减低,PEP、Ts显著延长.结论 DTI测量参数可敏感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及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无创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海燕 《吉林医学》2011,(36):7675-7676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QTVI)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组健康人群及冠心病组的病例应用组织速度显像采集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的图像,获得QTVI的速度-时间曲线图,测量左室14个节段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正常组各节段的峰值速度为标准,冠心病组各节段峰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QTVI技术能有效地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0.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TVI评价30例心肌梗死患者(MI组)和20例无任何心脏疾患者(对照组)的左心室局部心肌,获得不同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时间速度积分曲线,测量最大峰值速度(Vs)、最大心尖方向位移(Ds).结果:对照组不同心肌节段的Vs及Ds均为基底段较高,中间段减低.MI组心肌各节段平均Vs与Ds较对照组下降,梗死节段更明显,两组左心室基底段Vs与D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高度相关.结论:QTVI技术可准确识别运动异常节段,是无创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定量、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分析不伴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的运动特征,探讨其评价心肌同步运动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对72例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定量分析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及达峰时间,并追踪造影结果,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A组:冠造阴性组,B组:狭窄程度<50%,C组:50%≤狭窄程度<75%,D组:狭窄程度≥75%,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4组患者左心室壁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的比较,D组与A组、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室壁相邻节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差值△Ts1的比较,D组与A组、B组及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水平不同室壁之间心肌收缩达峰时间差值△Ts2的比较,D组与A组、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VI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技术,能够评价不伴心肌梗死而有重度冠脉狭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非同步运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MI并成功行急诊PCI的患者共53例,其中急性下壁梗死(AMIinf)患者28例(AMIinf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ant)患者25例(AMIant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2D-STI测量各组左心室各壁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前间隔、后间隔)以及AMI患者PCI后1月的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inf组PCI术前左心室下壁纵向应变(SLinf)、AMIant组PCI术前左心室前壁纵向应变(SLant)均显著减低;PCI术后1月,AMIinf组SLinf、AMIant组SLant较术前显著增加,SLinf及SLant仍低于对照组。结论:2D-STI可准确评价AMI梗死节段心肌PCI前后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33例早搏患者早搏前后心动PEP/LVET的变化来反映早搏后强化作用,其中24例冠心病测定结果表明心功能损害较重者,强化作用较明显,以此可以估价心肌储备功能,讨论了早搏后强化作用下PEP、LVET和PEP/LVET的变化及其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4.
吴金星  廖惠  雷寒  王志华 《重庆医学》2006,35(5):430-433
目的探讨QTVI对冠脉支架术后左室壁局部纵向心肌功能的短期疗效的评价。方法用QTVI测量26例具有慢性冬眠心肌特点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支架术血运重建前后左室壁局部纵向心肌运动的速度,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26例冠心病患者中前降支支架术19例次、右冠脉12例次、回旋支8例次,各对应的室壁的运动速度在术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前壁、下壁、室间隔、侧壁改善最明显,前壁基部、中部、心尖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1、P〈0.005、P〈0.005;下壁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01、P〈0.05;前间隔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05、P〈0.05;侧壁基部、中部术前术后的速度比较P〈0.05、P〈0.001。结论QTVI作为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反映冠脉支架术后局部室壁运动速度的变化,是评价冠脉再通疗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分析心肌缺血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心肌纵向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特点,评价心肌缺血的室壁局部收缩功能。方法35例心肌缺血、25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心肌分为缺血组、非缺血组和正常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心室长轴、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的动态图像,脱机分析,获得每个受检者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应变峰值(Smax)和应变率峰值(SRmax)。结果正常对照组内收缩期Smax和SRmax在左心室壁分布均衡;与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缺血组收缩期Smax和SRmax明显减低(P<0.05)。结论VVI技术可无创性定量分析节段性室壁运动,早期识别缺血心肌,对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梗患者支架置入术(PCI)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变化情况,了解PCI术对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应用STI对28例急性心梗患者分别于PCI术前(1~3)d、术后(29±3)d、术后(90±6)d测定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结果 PCI术后1个月左室壁部分梗死节段SR、SRs、DR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各梗死节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左室壁梗死节段SR、SRs、DR总峰值在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相应数值(均P〈0.01)。结论 STI能够定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PC I术后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PCI术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定量组织速度(QTVI)及应变显像技术(S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室间隔非对称性HCM患者30例,根据左室流出道压差分为梗阻型及非梗阻型两组,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取标准的心尖四腔切面,分别测量室间隔与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沿心脏长轴方向上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峰值应变(εet),并将病变组和正常组的室壁Vs、εet与相应室壁厚度作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同一室壁Vs从基底段到心尖段呈显著下降趋势。HCM两组收缩期Vs各节段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中间段Vs与心尖和基底段Vs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HCM两组间Vs亦无显著性差异;②正常组各节段εe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CM两组各节段εe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室间隔中段εet最低(P<0.001)。HCM两组间εet未见显著性差异;③正常对照组和病变组的Vs与室壁厚度相关性差(r=0.23),εet(绝对值)与室壁厚度高度负相关(r=-0.83)。结论:超声组织速度及应变显像技术均能敏感检测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组织应变显像较组织速度显像更能真实反映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组织多普勒新技术诊断冠心病局部心肌收缩运动异常的参数和价值。方法 应用QTVI、SRI技术,对冠心病组(41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测量心肌长轴方向12个节段的PSV、PSSR、T-sv、T-sr,计算标准差。结果 (1)冠心病组PSV、PSSR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T-sv、T-sr较对照组延长(P〈O.05)。(2)PSSR对缺血节段的敏感性高于PSV(P〈O.05),T-sr对心肌收缩异常节段的检出率最高(68.50%),与其他参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QTVI、SRI对于定量分析冠心病局部心肌收缩运动异常具有重要价值,SRI诊断局部心肌收缩异常优于QTVI。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变化及定量组织速度显像(QTW)估测的舒张功能参数与常规二尖瓣血流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依照左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 group,n=53)与非左室肥厚组(N—LVHgroup,n=50)。应用M型超声测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内径(LVEDD),常规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期E波峰速度(E)、A波峰速度(A)、计算E/A比值。利用Q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六位点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期晚期运动速度(a)、计算e/a。同时计算六位点平均速度(em、am、em/am)以及E/em,比较三组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及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血压病LVH组及N—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项舒张功能指标(e、a、e/a、em、am、em/am以及E/e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与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速度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无论是否存在左室肥厚均有舒张功能损害,QTVI为定量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