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抗原在慢性肝病胃粘膜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乃玲  白玲  李琳  张昶  陈昊 《华北国防医药》2003,15(1):54-55,F003
慢性乙型肝炎 (慢肝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肝硬化 )伴随胃粘膜病变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不少见 ,目前常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特殊染色、幽门螺杆菌镜检进行检测 ,本文报告以幽门螺杆菌IgG型抗体对胃粘膜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原表达 ,并与上述方法比较 ,进行评价。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受检患者 10 2例 ,其中肝硬化组 4 4例 ,慢肝组 2 8例 ,非肝病慢性胃炎组 (胃炎组 ) 13例、非肝病溃疡病组 (溃疡组 ) 17例。1 2 胃粘膜活检 受检者常规胃镜检查 ,取胃窦小弯距幽门口 2~ 3cm内活体组织 3块 ,一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硬化相关因素关系.方法 对46例肝硬化及30例浅表性胃炎Hp感染率、CagA阳性率进行研究.分析Hp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血氨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率及CagA阳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感染率与乙肝病毒指标之间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 Hp感染在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Hp感染可致血氨升高,但与肝性脑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病理特点 ,分析对 PHG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8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PHG患者 (PHG组 )的胃黏膜活检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特殊染色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B;H BV)表面抗原 (HBs Ag)和核心抗原 (HBc 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电镜下观察 ;同时对 PHG组患者肝组织进行 HBs Ag和 HBc 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 4 0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光、电镜下观察 ,幽门螺杆菌特殊染色。结果 胃黏膜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连接松散、黏膜上皮和间质水肿等血管病变是 PHG共同的病理改变。PHG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77.8% (6 6 / 85 ) ,部分病例壁细胞增生 (2 4 / 85 ) ,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 HBs Ag和 HBc 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 ,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HBs Ag阳性 80例 (94 % ) ,HBc Ag阳性 83例 (98% ) ;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30 % ,PH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5 )。结论  PH G有其较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高胃酸可能是影响 PHG的重要因素。 HBV感染对 PHG影响的证据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丽珠胃三联治疗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8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经胃粘膜组织检测Hp阳性,应用丽珠胃三联治疗1周。结果:Hp根除率为91.7%,溃疡愈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8%,治疗前后血象、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丽珠胃三联是经济、方便、高效的抗Hp方案,依从性好,适用于肝硬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窦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38例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慢性胃炎病人按就诊前后入选 ,分为 2组 ,枸橼酸铋钾三联 (BCT)组和奥美拉唑三联 (OCT)组 ,分别给予口服枸橼酸铋钾 +克拉霉素 +替硝唑和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替硝唑 ,治疗 1wk。 4wk后检查13 C 尿素呼气试验 ,8mo后复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结果 :BCT组Hp根除率为 80 % ,OCT组为 83%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病人治疗后胃粘膜组织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明显减轻 (P <0 .0 5 ) ,粘膜萎缩及肠化生程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BCT组与OCT组间病理学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炎症反应有关 ,BCT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并可减轻胃粘膜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疗法对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疗法对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何朝霞  袁文芳  孙梅花  高会霞 《河北医药》2007,29(10):1072-107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100例同时行肝穿、胃镜、肝功能、血清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查,采用SP法检测肝、胃粘膜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中HBsAg、HBcAg.结果 (1)胃黏膜病变发生率90%,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2)胃黏膜组织中HBVM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P<0.01).(3)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增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加重(P<0.01).(4)60例中有26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14例,单项HBcAg阳性8例,同时阳性4例.(5)60例中26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VM,其中25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34例HBVM阴性,其中31例病变以轻、中度为主(P<0.01)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高,肝硬化患者可有门脉高压慢性病(PHG),部分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侵犯胃粘膜组织并在其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的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与胃粘膜组织HBV感染、肝组织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与血清及肝组织中HBV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验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适用性. 方法 92例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其中41例(44.57%)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将4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同时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结果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敏感性为46.3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2.68%和90.2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均高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P<0.05);13C-UBT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 (P<0.05);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明显小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更能反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特异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尤其是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14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HP检查,分析PHG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HP感染的关系。PHG并HP阳性的患者在根除HP后再次复查胃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HG的发生率为46.31%,PHG的发生率与食管静脉曲张有关,与肝功能分级,是否存在HP感染无关(均为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感染有关(P<0.01)。结论 PHG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和HP感染关系不明显,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关。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病因.然而同样是HBV感染者且基因型相同,其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却相差甚远.为研究除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协同致病因素的作用,如细菌感染等,国内外流行病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心房颤动组(101例)和非心房颤动组(53例)血浆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颤动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含量,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46.5%,47/101)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6.4%,14/53)(P<0.05);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ALD水平均较非幽门螺秆蓠感染者明显升高(P<0.01),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P<0.01);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家族史、饮酒史、肥胖史、高脂血症等无关.结论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有关,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水平明显升高.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以欣 《上海医药》1994,(10):20-21
目前认为不由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起的多数消化性溃疡与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胃粘膜有关。与非甾作抗炎药有关的溃疡通常是胃溃疡,而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及胃溃疡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胃正常、炎症和癌及癌旁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用Warrthin-Starry法检测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用嗜银染色技术显示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变化。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无关,而与胃粘膜活动性炎症相关。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直接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生活中应该防止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菌幽门螺杆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粘膜屏障破坏的元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共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83例作为实验组,分Hp(+)组和Hp(-)组,Hp(+)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行Hp根治性治疗,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氨浓度以及Hp(+)组行Hp根治性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结果肝硬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血氨浓度明显升高(P<0.05),根治性治疗后血氨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升高,根治性治疗后能明显降低血氨浓度,有效预防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6.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应用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前后经纤维胃镜、胃粘膜病理检查同时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根据治疗前后对比,进行疗效评价,服用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88%。结论此三联疗法疗效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合理,适于儿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意义。方法将我院的80例胃癌患者、80例胃溃疡患者、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体内胃黏膜组织分别进行幽门螺杆菌与真菌阳性检测,比较三者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测率、真菌阳性检测率。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旋菌阳性检测率(72.50%)、真菌阳性检测率(52.50%)均高于慢性胃炎组(0、26.25%),胃溃疡组真菌阳性检测率(63.33%)高于胃癌组(52.50%)及慢性胃炎组(0),真菌幽门螺杆菌阳性检测率(53.33%)明显低于胃癌组(72.50%),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可以有效地减少误诊率,有利于及时地进行胃病的治疗,能够有效地预后。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患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其受体Tie2、CD34和HER-2/neu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以探讨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并寻找胃癌可能的肿瘤标记物。胃癌病人Hp阳性13例,阴性16例,取病灶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g-2、Tie2、CD34和HER-2/neu蛋白的表达。同时将产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的Hp培养滤液加入胃癌细胞(MGC-803)及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的培养基中,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ie2、HER-2/neu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Hp阴性胃癌组相比,Hp阳性组Ang2和Tie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添加导致MGC-803细胞中HER-2/Neu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正常胃粘膜GES-1细胞Neu表达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Ang2及其受体Tie2参与了Hp诱导的胃癌发生发展,对两者的检测可能预示胃癌的发生,含CagA蛋白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单独作...  相似文献   

19.
白班俊  黄国美 《贵州医药》2005,29(2):139-140
幽门螺杆菌(Hp)公认是许多消化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关于Hp感染与肝硬化高氨血症关系研究已是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观察感染Hp阳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以及行Hp根除治疗后浓度变化,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高氨血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严重程度的多种胃、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对上述疾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公识。铋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临床研究旨在考察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先瑞牌枸橼酸铋钾(以下简称先瑞)在三联疗法中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同时评价先瑞三联疗法在治疗HP感染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