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替米沙坦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56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治疗12个月后,对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多普勒左心舒张功能测量与对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5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多普勒对照检查显示,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峰值充盈速度A、峰值速度A/峰值速度E比值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缬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采用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分散片,每次80~160mg,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每次25—50mg,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并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能降低血压,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治疗组2%,对照组1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均能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使左心室肥厚发生逆转,而缬沙坦不良反应发生少而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镜  蔡琳  王伟  唐炯  罗俊  燕纯伯  邓晓奇 《华西医学》2009,(7):1818-1820
目的:观察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11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d,共36周,随访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及不良反应。结果:116例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指数(LVMI)均明显减少(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刘新灿  李新 《临床医学》2006,26(4):34-35
目的观察安博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IN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清晨1次顿服安博诺片150mg,1周后血压未能达到治疗要求者,则将剂量改为安博诺片300mg+氢氯噻嗪25mg,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常规,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服用安搏诺12周后,ABP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P比值SBP为81.2%,DBP为76.1%。治疗后LVSD、LVPWT及LVMI明显下隆(P〈0.01)。结论安博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LVH能够保护心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的新发房颤(af)的预防作用。方法 291例1级、2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口服替米沙坦40~80mg/d,18个月);贝那普利组(口服贝那普利10~40mg/d,18个月);非洛地平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18个月)。若三组病人经相应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25 mg~50 mg/d,直至达正常者(血压<140/90mm-Hg)。测量三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患者服药前、后左房内径(LA)、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结果 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其对血压的治疗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三组间降压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后LVEF有所减低(p<0.05),LVPWT、IVST、LVDd、LVMI明显减低(p<0.01),与非洛地平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米沙坦治疗的af发生率为5.9%,经贝那普利治疗的af发生率为5.4%,经非洛地平治疗的af 发生率为18.43%。经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af 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与非洛地平对比af 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均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并且能够逆转左室肥厚,且三者作用相似,但替米沙坦、贝那普利较非洛地平对于房颤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左室肥厚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36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降压治疗24周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替米沙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仲良 《临床医学》2006,26(5):27-2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6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口服缬沙坦每天80-160mg,共6个月,观察缬沙坦的降压疗效以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3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显著缩小(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IVPWd)也有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40例,无左心室肥厚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并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血浆脑钠素水平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703,P〈0.01)。结论 血浆脑钠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逆转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左室结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86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天口服缬沙坦80mg,对照组第天口服非洛地平5mg。平均12个月,观察用药后血压、左室结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变化。结果:用药后2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1);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变薄(P<0.01);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沽少(P<0.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无冠心病证据的原发性高血压左段肥厚的患者中,长期应用缬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还可逆转LVH,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 (LVH)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的血压及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左室壁厚度(PWT) ,室间隔厚度 (IVS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EDd)。结果服药 6个月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特别是舒张压下降明显。PWT、IVST和EDd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米普利和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及逆转LVH的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高血压并LVH患者,给予雷米普利和吲哒帕胺联合治疗3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动态血压,及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LVST、LVPWT、LVDd、LVMI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 雷米普利和吲哒帕胺合用有较好的降压及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0例1~2级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300mg治疗6个月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比值。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P〈0.05),E明显升高、A明显降低(P〈0.05),E/A值明显升高(P〈0.05)。LVID、IVST、LVPWT、LVMI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及逆转LVH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高血压并LVH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联合治疗3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动态血压及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Dd、LVMI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合用有较好的降压及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微小RNA-21(miR-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唐山南湖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5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87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_1水平;Pearson法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1、TGF-β_1水平与IVST、LVEDD、LVPWT、LVM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TGF-β_1及二者联合检测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左心室肥厚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患者高血压病程、静坐时收缩压、静坐时舒张压、IVST、LVEDD、LVPWT、LVMI、血清miR-21、TGF-β_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血清miR-21与IVST、LVEDD、LVPWT、LVMI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TGF-β_1与IVST、LVEDD、LVPWT、LVMI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miR-21、TGF-β_1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47;二者联合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的AUC为0.947,灵敏度为95.30%,特异度为83.50%。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miR-21、TGF-β_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联合对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联合替米沙坦(4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晨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伊贝沙坦及两药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设计,71例原发性高血压LVH的患者随机分入苯那普利组(5—10mg.每天一次)22例,伊贝沙坦组(150—300mg,每天一次)25例,联用组(苯那普利2.5—5mg,每天一次,加伊贝沙坦75—150mg,每天一次)24例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及同期各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SBP、DBP同期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显著下降(P〈0.001);IVST、LVPWT、LVMI治疗后各组均显著下降(P〈0.001),两单用组比较,3个参数下降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单用组分别与联用组比较,3个参数下降幅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幅度总体上分别增加10.16%、8.81%、8.67%。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LVH的患者,苯那普利、伊贝沙坦消退LVH的作用相当,两药联用则作用明显加强,联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心力衰竭患者138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赖诺普利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及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替米沙坦组口服替米沙坦40 mg/d,赖诺普利组口服赖诺普利10 mg/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例(CTR)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LVEDd、LVESd、LVEF、CTR及6MW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PWT、IVS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指标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显著改善D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逆转心室重构,运动耐量明显改善,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5例,150mg/d)和依那普利组(35例,10mg/d)。连续服药,在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4周、6月测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测量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等指标,判断其对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服药4周、6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厄贝沙坦组血压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治疗前比较,LVD、IVST、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5),E/A明显升高(P〈0,05),且厄贝沙坦组LVD、LVST、LVPWT及LVMI稍低于依那普利组,LVBF、E/A稍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不良反应少,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7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由小到大分为三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舒张期充盈率。结果Ⅰ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呈轻度增高,LVMI无明显改变而左心室舒张功能都已有下降(P〈0.01);Ⅱ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Ⅰ组比较有增高(P〈0.05),LVMI与Ⅰ组比较明显增高,左心室舒张功能与Ⅰ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Ⅲ组的收缩压与Ⅰ、Ⅱ组比较有增高(P〈0.01),舒张压急剧下降,而脉压却急剧上升,LVMI与Ⅰ、Ⅱ组比较增高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与Ⅰ、Ⅱ组比较降低亦明显(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呈加速上升趋势,脉压升高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20.
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水平(BNP)以及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32例高血压患者无左室肥厚(NLVH组)、30例高血压患者伴左室肥厚(LVH组)、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BNP水平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LVH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LVH组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64,P〈0.01)。结论BNP水平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