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DVT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的更佳途径,我们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5月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统计DVT发病率,比较各组患治疗效果的差异性,以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DVT发病率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有目的 地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妇科疾病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方式,为患者的康复寻找有效的手段。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后的妇科疾病患者75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翻身处理,观察组给予伯格运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经干预后的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手术后的患者施行伯格运动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该方式安全可靠、经济无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1 0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1 1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
薛莲 《医学文选》2004,23(4):485-487
目的 为寻求降低DVT更佳途径。方法 对2000-2003年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需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2002-2003年收治的53例病人为A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法;2000-2001年收治的53病人例为B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结果 A组发生DVT3例(5.7%),B组发生DVT11例(20.8%)。护理干预降低DVT发生率,是通过患者愿意接受输入白蛋白、避免输血、术后早期活动、防治便秘等措施实现的。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静脉血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1,术后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增加了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例为40岁经产妇,患者患糖尿病8年,血糖控制良好,体质,体重130 kg,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活动较迟,发病时间为手术后6 d。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左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受限,通过彩超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干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例,干预有效率为81.0%,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意义重大,应重视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于洁  卢静 《吉林医学》2011,32(27):5772-577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腹腔镜手术2 200例,其中胆道手术、阑尾手术出现术后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2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者36例治疗7~10 d症状消失,随访3~6个月无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6例,治疗14~45 d症状消失,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患者既往基础疾病、体位、气腹等因素均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系,从而对临床发生静脉血栓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尤霞 《右江医学》2003,31(6):637-63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 4 0 %~ 70 % ,如不及时防治 ,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 ,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我们通过总结和吸取 9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教训 ,对 32 2例骨科术后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效果满意 ,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做骨科手术 5 32例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9例 ,发病率1.6 9%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8岁 ,男性 1例 ,女性 8例 ;手术范围 :全髋关节置换术 5例 ,股骨手术 4例。 2 0 0 0年 7月…  相似文献   

10.
万伟  林静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341-342
目的骨科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对128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对于骨科术后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明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8-17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称DVT)的效果。方法:、将63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常规护理,术后穿着弹力袜,术后10d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术前心理辅导、评估高危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学会术后需要功能训练的项目;术后早期做深呼吸运动、人力挤压腓肠肌、主动功能训练。两组患者术后14d常规复查双下肢彩色多普勒。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DVT 1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薛莲 《微创医学》2004,23(4):485-487
目的为寻求降低DVT更佳途径.方法对2000~2003年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需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2002~2003年收治的53例病人为A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法;2000~2001年收治的53病人例为B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结果A组发生DVT 3例(5.7%),B组发生DVT 11例(20.8%).护理干预降低DVT发生率,是通过患者愿意接受输入白蛋白、避免输血、术后早期活动、防治便秘等措施实现的.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cxtre 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手术后近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病率达30%~50%。发病后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一旦栓子脱落容易形成肺栓塞(PTE),危及病人生命。为寻求降低DVT发病率的最佳途径,我们对2005年6月~200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统计DVT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股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ombosis,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我们对87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老年病人等因素,血脂异常的人群在不断增多,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又是骨折术后长时间卧床而较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为7%~45%。预防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最好方法。我科自到2008年以来,通过对病人的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精心护理,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2009年5月,我科使用DL2002B型气压治疗仪对95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了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其中卵巢癌55例,子宫内膜癌20例,宫颈癌18例,外阴癌1例,子宫肉瘤1例。年龄39-65岁,体重45-85kg,手术时间2-4.5小时。术前使用止血剂5例,用药时间2-5天,术后有10例应用了止血药物。另有24例在手术前后采用了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在骨科术后行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作用,并进行相应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A组和B组,A组为对照组有50例患者,B组为50例即为观察组。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得出A组患者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都要比B组差,其住院时间和所需费用也比B组患者更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程度上更为有效,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更少,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后所起到的作用很有效,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 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手术后近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病率达30%~50%[1-2]。发病后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一旦栓子脱落容易形成肺栓塞(PTE),危及病人生命。为寻求降低DVT发病  相似文献   

20.
产妇由于孕期下肢负荷增加,血流缓慢,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长,缺少活动,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因此产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在上升.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因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等,给产妇带来意外的身心痛苦,影响术后康复,严重者还会因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