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海波 《中外医疗》2012,31(19):72-73
目的探讨静脉给药中的差错原因以及预防静脉给药的预防对策,制定改进静脉给药的措施并且实施方案,防治静脉给药差错再次发生。方法运用随即对照法,比较传统组和改进组方法。结果改进组采用的静脉用药方法大大降低了静脉差错的发生率,和传统方法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医院进行改进静脉给药方案的推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给药差错指卫生保健专家、患者或消费者在给药过程中,可能导致不适当用药,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一些可预防的事件.对于护士来说,安全正确给药是护理工作中常规而又极其重要的职责,而错误给药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死亡to.护士处于阻止和报告给药差错的第一线.现将我院对给药差错上报的现状、报告错误的原因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给药差错评价量表对护理给药差错实施量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给药差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制订了“给药差错评价量表”,根据差错的不同情况标定相应分值,对给药差错进行量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黄军玲 《吉林医学》2012,33(2):420-421
<正>为住院患者正确实施药物治疗是护士的重要职责,许多药物不良事件都是因给药差错造成的,为减少给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不惩罚制度》,即科室发生的一般不良事件,在24 h内上报不予惩罚,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必须立即上报。  相似文献   

5.
张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77-3578
目的探讨静脉给药中的护理差错及应对策略。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 0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改良护理),每组各500例。对2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差错类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差错主要发生在转抄和查对环节、配药环节以及执行环节。结论实施改良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降低静脉给药护理差错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临床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的差错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方案,防止静脉给药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对传统组和改进组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出x^2值。结果改进组静脉用药方法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结论在我院推行改进组方案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护理工作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且与患者接触时间长,即使护士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仍会发生护理差错,高新技术应用,也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使护理人员出错几率相对提高[1].英国一项为期5年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差错与护士有关[2].用药差错是由于在开处方、配药和给药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给患者提供错误的药物、错误的剂型和错误的用药时间,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2].如何确保正确给药,杜绝给药过程中差错发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本研究回顾分析某二甲医院上报的护士给药差错,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和减少护士给药差错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药物安全不良事件是医疗卫生系统中最常见和普遍的患者安全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声誉。本文借鉴1例给药差错案例,按照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RCA)的要求,使用问题树寻找近端原因、5 Why工具法确认根本原因,并针对其采取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改进措施,完善药物安全管理系统。改进后,药师调剂规范率和护士药品配置二人核对率提高,药房潜在给药差错事件减少。对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易于制定有效、系统的改进措施,使解决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给药差错是指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存在差异,包括给患者提供错误的药物、错误的剂量、错误的剂型、错误的用药时间、错误的给药途径及使用过期药物等,其发生率为14.9%~28.2%[1-3],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个人安危,给临床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1资料与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各科主动上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189例,按照不良事件类型分,其中临床给药差错36例,占19%。通过我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给药差错原因进行根因分析、归类,提出有效管理对策,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也将同时增多 ,对老年人的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及护理工作日愈重要 ,现将几年来对老年病人的给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注射给药的护理1.1 肌肉注射给药  (1)老年人组织缺乏弹性 ,注射后免于出血 ,应变更注射部位 ,拔针后棉签按压时间要稍长些。 (2 )由于老年人皮肤感觉减退或迟钝 ,较难察觉疼痛、感染及其他创伤等 ,因此要注意观察注射部位。 (3)尽量不要在不能活动的肢体上注射 ,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1.2 皮内注射给药 老年人皮下脂肪少 ,吸收缓慢 ,注射…  相似文献   

11.
药物治疗是临床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安全、有效地实施给药护理 ,是医疗质量及病人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当前 ,由于医、药学的迅速发展 ,新药、特药层出不穷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日趋复杂。作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 ,既是药物治疗执行者 ,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人。因此 ,为保证医疗及病人安全 ,护士必须正确实施给药护理。1 口服给药护理  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方便、操作最简单的用药途径。护士应充分掌握各种常用药和新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熟悉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了解各类药物在…  相似文献   

12.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既简便又经济、安全,患者容易接受。但是,不注意服药方法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发药前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熟悉药物的性能、给药途径,以便正确的选择药物,使之更好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目的。1 口服给药与饮水  无论是片剂、丸剂还是粉剂,都要溶解于水被吸收产生药效。因此发药时必须携水,亲自看患者服下。有的药物如磺胺类药应嘱患者适当增加饮水以免引起尿结晶;解热的药物,多饮水加快发汗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有的患者用药时不饮水而干吞。干吞药物会粘附在食管壁上或滞留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肿瘤专科护士应了解联合用药方案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作用原理和用法,达到准确安全用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现将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 ,化疗的同时往往需要水化、利尿、止吐等治疗 ,其用药复杂 ,化疗期间正确合理给药能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1 全面评估病人 ,熟悉化疗方案是合理给药的前提。评估内容包括病史、用药史、身体的基本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抗肿瘤药物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心理准备和应激能力。同时 ,熟悉化疗方案 ,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变部位、肿瘤大小、病期 ,重要脏器功能 ,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而得来的 ,同一种病其用药也不一定完全相同。给药护士应详细了解药物的种类、剂量、作用机制、毒…  相似文献   

15.
杨菊芳 《华夏医学》2005,18(3):478-479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渐完善,为了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笔者将如何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减少护理差错是每个医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的多少,是衡量护理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笔者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年来,在实践中对预防差错事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鼻腔给药和直肠给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兹探讨如下 :1 鼻腔给药 鼻腔给药是指在鼻腔内使用药物制剂 ,以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统称鼻腔给药系统 (Nasaldrugdeliverysystem)。鼻腔给药作为给药途径早已被应用 ,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其中 ,在中医药中 ,鼻腔给药以治疗全身疾病早有记载。东汉时代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 ,用“蘸捣汁 ,灌鼻中”治“卒死”起到开窍回苏的作用 ,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有用“瓜蒂赤豆散”吹鼻治疗急性黄疸的记载。清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则将鼻药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客观评价给药模式,探讨让产妇满意的具体给药方法.方法 将189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护患沟通,收集产妇预防药物需求信息,传递给医生再反馈产妇的医、护、患三者协商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给药方法.观察两组产妇对药物接受情况及疗效,获得数据列表分析.结果 两组医嘱开出率及有效率为均100%,产妇及家属药物接受率、满意率对照组较实验组低,消耗总金额、成本效果比比实验组高.结论 医护患三者协商给药方法能解决产妇预防药物的实际需求,提高满意率,符合医院优质化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梅花  林鸿滨  邹国盛 《中外医疗》2011,30(25):108-108
目的尽量减少处方调配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对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登记情况进行分析,摸清差错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等。结果主要由于主客观因素等引起的药品错发。结论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定要加强防范意识,规范处方调配核对规程,作好定期抽查处方的工作,提高药学人员业务素质及工作责任心,可有效防范处方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