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乐维 《四川中医》2013,(2):129-13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由于其高致残率,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近10多年来中医对DOP的病机取得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对其辨证分型及在糖尿病不同证型中的发病情况有了一些研究,应用中药治疗DOP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是以骨组织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DOP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治疗进展,中医药在防治DOP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独特优势。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O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DOP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DM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医在治疗DOP时多从“肝肾”论治,忽视了“脾”的重要作用。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养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互惠互利,维持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两者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先天不足致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虚则肌肉削,肉削则骨枯。故从“脾肾论治”DOP亦尤为重要。现从“脾肾论治” DOP出发,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基础,探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DOP的相关机制及必要性,为中医药防治DO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指糖尿病(DM)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和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退行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DM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DOP患病率逐年增加,有关糖尿病骨矿代谢紊乱、并发骨折等一系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48年,Albright首先提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概念[1],而中医古籍未有此病的  相似文献   

5.
林玺  许旭昀  陈子睿 《新中医》2016,48(7):261-263
正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50%左右[1]。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证明,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容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3]。目前对DOP的治疗己逐渐趋于多元化,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更有其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不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尤被关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它是以骨量的减少或骨组织结  相似文献   

7.
安艳军  曹天一  牟新 《新中医》2018,50(10):22-25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cporosis,DOP)是指以高血糖和骨密度减低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中医界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认识和防治逐渐深入,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明显疗效。本文综述了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对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 Porosis OP)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WHO将OP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OP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但人们发现西药在治疗OP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且中药因其天然药源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10多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其疗效得到了充分肯定,不少验方已临床报道,且一些中药制剂已通过国家新药审批。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开展了中医药对成骨细胞(OB)影响的实验研究,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本文就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在1 型糖尿病中骨量的减低较肯定,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较普遍且严重.但2 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伴血浆性激素结核球蛋白(SHBG)的下降以及一系列性激素的转化代谢异常,其骨代谢和骨转换类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可下降、不变或升高[1].现就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索2000年至2010年国内外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OP)实验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新技术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近10年中药治疗OP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10年来中医药对OP防治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试验技术更加进步,但在中药药效和作用机制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药物的标准化以及获得有效防治OP化合物,应用现代骨细胞培养技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PO)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西医治疗DOP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中医对DOP的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骨、益气温阳为主,兼以健脾、祛瘀、通络等,配合中成药、针灸等方法,但多局限在小样本临床观察,缺乏系统性。西医对DOP的治疗以控制血糖为前提,抑制骨吸收,促进骨生成,抗氧化等,但西药或作用时间不持久,或副作用较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大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进展述评和定位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施麟  张传清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103-1106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其中 90%以上属 2型糖尿病 (T2DM),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中医药治疗 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尚无重大突破.因此,认真回顾近年来中医药研究和治疗 T2DM的历程,审视现状和热点,客观评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地位和作用,理顺思路,明确今后防治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因胰岛素水平下降,使骨转换加快,骨矿物质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病人除表现为骨痛外,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亦日益显现,其危害程度并不比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逊色,成为临床上必须直面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及…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DPN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降糖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患者骨密度(BMD)。方法:选择从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两方面来使用中药防治DOP。结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50%左右。结论:补肾降糖方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且与降低CRP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又称阳痿,是指有性欲及性兴奋刺激,但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维持勃起进行性交[1],E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之一.据Giuliano等[2]报道DM性ED的患病率是67%;国内张庆江等[3]报道为56%.ED给DM患者造成了难以言语的痛苦.近年来,中医药在研究防治DM性E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方面,将1999年以来DM性E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海艳  刘庆军 《光明中医》2011,26(8):1725-1727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众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GP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DGP的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日久引发的骨骼系统疾病,中医药以其特色的诊疗手段在该病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成果。其中,传统复方治疗主要以补肾壮骨、补肾健脾、补虚通络为法,总以扶正为主,辨证施治,灵活处方;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研究主要涉及淫羊藿、骨碎补总黄酮、葛根素、黄芪多糖、三七总皂苷等;除药物治疗外,运动疗法、针灸、穴位贴敷等均可有效防治本病。中医药治疗DOP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和规范的诊疗方案,此外,在机制探讨上亦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参考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专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是(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中医药在DN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专方的运用正好提高了中医药治疗DN的易操作性.本文综述了近5年多来中药专方治疗DN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 PorosisOP)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WHO将OP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OP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但人们发现西药在治疗OP方面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且中药因其天然药源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10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