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为提高科研活动成效做参考。方法对三峡大学医学院2008—2010级临床、影像、中医、护理专业共194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940份,回收1653份,回收率85.21%。其中参与科研活动的有219人(13.25%),65.28%的学生认为学院宣传力度一般,95.43%学生肯定活动有益;影响科研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时间缺乏(23.73%)、知识储备不足(22.03%)、自身问题(39.73%)等方面。结论医学院应扩大科研活动范围,加强宣传力度;医学生应合理安排科研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泰山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方式,并对参加教师科研活动的2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80.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此项活动对于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寻医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科研项目的失败原因,提高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0 年至2015 年期间课题组参与和指导的医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科研项目的完成概况,统计分析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结果 共32 名医学生参加了35 个科研项目,完成23 个项目(65.71%)。12 个未完成项目的主要原因包括: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足4 项(33.33%),医学生胜任项目的能力不足3 项(25.00%),医学生兴趣不足2 项(16.67%),团队协作精神不足2 项(16.67%),医学生创新能力不足1 项(8.33%)。结论 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树立创新意识、遵循因材施教的指导策略有望提高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对策。方法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本科学生参与科研与学习成绩之间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采用专业设计的问卷对其参与科研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数据使用SPSS22.0分析统计。结果医学院的本科生对科研兴趣较浓(89.64%),但参与人数较少(12.10%),参与科研的学生成绩较未参与科研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研活动能有效提高本科生学习成绩,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宣传科研项目,告知学生科研活动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意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和影响因素,为改进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医学本科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患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2.50%。受调查者积极态度分量表平均得分(50.17±7.25)分,与性别、参加社团活动、热爱医学专业、对毕业后从医的信心和人际沟通能力好等因素有关(P<0.05~P<0.01),热爱医学专业和人际沟通能力好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消极态度分量表平均得分(34.98±5.70)分,与性别、参加社团活动和性格类型等因素有关(P<0.05),而性别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调查者中从未学习过人际沟通课程者占91.10%,其中255人(75.67%)认为需开设医患沟通技巧必修课。结论: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生对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积极性高,应开设必修课程,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临床教师在教学中需特别注意男生、内向性格、不喜欢医学专业、学习信心不足、不参加社团活动、人际沟通能力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认可情况。方法随机整群选取江苏省5所学校(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的832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有关参加课堂讨论、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意义、效果的认识及不愿参加的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核对后,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调查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学生对各种实践活动的认识用构成比描述,用卡方检验分析被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学生意识到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实践教学方式依次为科研活动(757人,91.0%)、课堂讨论(507人,60.9%)、社会实践(360人,43.3%);能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依次为社会实践(494人,59.4%)、科研活动(122人,14.7%)、课堂讨论(109人,13.1%)。而认为真正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方法依次为社会实践(360人,43.3%)、课堂讨论(128人,15.4%)、科研活动(100人,13.2%);提高他们能力的方法依次为社会实践(615人,73.9%)、科研活动(97人,11.7%)、课堂讨论(92人,11.1%)。由于不能起主要作用,仅50.0%的学生认同社会实践的作用,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与科研活动,对其效果的认可度也低(均低于20.0%),主要是学生的自信、实际兴趣与时间不足。结论学生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认同度不高,安排适合于学生知识基础的社会实践,并对课堂讨论与科研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新时期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现状,为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医学院9个学院2009-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9.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4份,有效率为87.7%.我校本科生科研参与率为15.8%,且普遍积极性较高,但整体仍存在着科研意识较低、科研能力低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结论:医学院校应努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热情,优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增加学生科研活动的资源、资金投入,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医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专业学生大都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有重要性,但不足10%的学生经常阅读专业文献和参加学术讲座。对科研活动参与途径的不知晓和缺乏时间为两个主要限制因素。结论:搭建本科生科研信息交流平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革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增加科研活动参与途径可以提高本科生科研活动参与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以广州医学院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3%的学生对科研活动感兴趣,55%的同学熟悉常用统计学方法,34.2%的同学了解论文撰写基本技巧,参加过科研活动组的学生和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组的学生在对自己科研素质满意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6)。结论在今后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临床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应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对五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五年制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其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并提出应对设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医学生缺乏科研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低下,而少部分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医学生的科研素质相对较高。对此现象,笔者提出增加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将科研知识融入实验教学,提高教师科研创新教育能力和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等设想,以此加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针灸歌赋运用于《针灸学》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分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相关课程学习的影响和学生与教师对针灸学课堂中运用针灸歌赋教学形式的看法两个模块构成。结果:对学生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6份,回收率93%;对教师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2份,回收率92%。结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医学教育有促进作用;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针灸歌赋有利于《针灸学》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针灸学学科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校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状况,为促进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1至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习的七年制本科阶段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共访谈30人。结果 90.0%(n=108)的学生表示对科研活动感兴趣,47.5%(n=57)的学生表示旁听过科研相关讲座。访谈中,学生认为阻碍自身参与科研的因素有:①课程多,任务重;②知识相对缺乏;③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内容不够深入;④科研训练条件不足;⑤科研管理不够成熟。结论 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感兴趣、有需求,但其科研素质较低、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少,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其科研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找出影响护患沟通的薄弱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护患沟通做出努力.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在门诊输液室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表50份,向25例患者和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护患沟通的时间、技巧、内容等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份,其中护士25份,患者21份.影响门诊护患沟通的因素为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过短,护士对沟通技巧在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及对患者的称呼不够尊重等因素.结论:护士应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改进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找出影响护患沟通的薄弱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护患沟通做出努力.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在门诊输液室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表50份,向25例患者和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护患沟通的时间、技巧、内容等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份,其中护士25份,患者21份.影响门诊护患沟通的因素为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过短,护士对沟通技巧在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及对患者的称呼不够尊重等因素.结论:护士应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改进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研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成效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从我校9个院系2009-2012级4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754份,有效率为87.7%.以其中参与过科研活动的278人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我校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较低、自主性差,科研活动的平台少、项目来源单一,监督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结论 高校应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创造科研平台,实行导师和学生双盲“双考核”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医学院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编教师基本情况问卷、人脸量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64名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66.46%的医学院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耗竭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神经质、工作乐趣、工作负荷(P<0.01);人格解体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工作保障、精神质、内外向(P<0.05);成就感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掩饰和教学保障(P<0.05)。青年教师、担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教师、职称较低、学历较低的教师职业压力与倦怠更明显(P<0.05)。结论 医学院教师存在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不同群体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同,人口学差异对教师的倦怠影响不显著,倦怠更明显受到工作压力源和人格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医学院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教师基本情况问卷、人脸量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64名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66.46%的医学院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耗竭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神经质、工作乐趣、工作负荷(P〈0.01);人格解体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工作保障、精神质、内外向(P〈0.05);成就感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掩饰和教学保障(P〈0.05)。青年教师、担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教师、职称较低、学历较低的教师职业压力与倦怠更明显(P〈0.05)。结论医学院教师存在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不同群体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同,人口学差异对教师的倦怠影响不显著,倦怠更明显受到工作压力源和人格因素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的动机、需求方式以及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抽样访谈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参加培训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以及对乡村医生专业教学工作的认知度;并在参加问卷调查的人员中按照年龄段分别抽取一定人员进行访谈。共发出问卷162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个别访谈14人。结果参加师资培训的动机中,主集中在“力争成为专业骨干或带头人”“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增强竞争力、以求发展”上。对于影响个人参加培训的因素选择最多的是“医疗任务比较繁重,精力有限”。在开展乡村医生培养的教学中,主不足在于“对乡村医生工作模式和内容的了解不够”和“缺乏临床实践与乡村医生教学融会贯通的能力”上。结论在师资培训时除一般的临床教学能力外,还将乡村医生岗位的各项需求纳入培训内容以提高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锦州某医学院校实施“无手机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教师及学生开展双向调查,为高校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抽取高校教师及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和SPSS 24.0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共收集教师问卷228份,有效率为99.1%,学生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7%。教师开展“无手机课堂”的课堂综合效果在学生玩手机、教师支持、推广及实施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在不同年级、日均使用时长、课堂使用、自主控制、上交手机及其心态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强度依次为日均使用时长、上交心态及自主控制手机使用时长。结论:高校实施“无手机课堂”教学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有作用,针对教师及学生可采取不同措施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20.
罗阳  周丹丹  宋妍  刘丹  罗颖 《医学教育探索》2012,11(12):1279-1282
目的了解护理院校教师对PBL认知、行为现状。方法对湖南省8所护理院校的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5份,有效回收率93.8%。96.0%的教师认为在PBL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85.3%的教师认为学生是知识的探寻者;93.3%的教师关注或听说过PBL教学,81.3%的教师认为PBL起积极作用,74.7%的教师通过交流、阅读文献了解PBL教学;72.0%的教师愿意积极尝试PBL教学;46.8%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88.3%的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影响开展PBL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案例和问题的设计、效果的评价、缺乏专家指导、小组讨论的指导教师不足。结论护理专业教师对PBL教学具有一定认识,教育管理者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