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4岁,因反复胸闷痛3月于2008年5月21日入院,5月23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严重扭曲,右冠状动脉中段全闭,前降支及回旋支严重病变,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家属要求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故决定行右冠状动脉中段PCI。患者右冠状动脉严重扭曲,为慢性闭塞病变(CTO),闭塞段较长,属PCI不易成功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2004-03-2009-0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其中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多体位投照观察病变特点,明确梗死相关动脉.并根据主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的支数,分为左主干病变,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结果:14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单支病变1例,2支病变3例,3支病变8例,左主干加3支病变2例.梗死相关动脉12例为左冠状动脉,闭塞部位1例在左主干;9例在左前降支近段,其中4例提供侧支至右冠状动脉远段,2例提供侧支至左回旋支远段;1例在左前降支中段,右冠状动脉变异,开口于闭塞远段;1例在左回旋支近段,提供侧支至右冠状动脉.2例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1例在近段,为优势型;1例在中段,远段提供侧支至左前降支之第一间隔支.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多为多支多处重度狭窄,梗死相关动脉供血范围较广,分别或同时累及第一间隔支动脉、房室结动脉,间接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既往8年前在本院曾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双支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仅有从升主动脉搭至右冠状动脉远端,再至钝缘支的大隐静脉桥。术后患者恢复好。近3个月来,患者胸痛发作频繁,以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收住院。入院后行冠状动脉、左心室、桥血管造影示:前降支中段弥漫不规则95%狭窄;回旋支中段100%闭塞;右冠状动脉起始至中段弥漫不规则狭窄,最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体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血运重建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54例,对其开通前及开通后12h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I术后,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各有61.1%、76.9%和72.9%在开通后发生相应改变。结论体表心电图可预测CTO病变行血运重建后心肌缺血病变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例1 患者女性,82岁,因“胸痛9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否认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病史.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内径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8%,未见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依据心电图、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71 U/L,肌钙蛋白T0.44μg/L]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后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等治疗(因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未予β受体阻滞剂)24d,病情平稳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远端狭窄90%,未累及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开口,左前降支远段和左同旋支近段轻度狭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可见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和后降支经左向右侧支循环逆行灌注显影;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TIMI血流0级.患者及家属均拒绝外科手术,而同意行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同期先尝试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如成功则进一步介入治疗左主干及其分支病变.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0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于2010年10月18日入院,10月20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近段20%偏心型狭窄,左前降支近段60% ~ 90%偏心型狭窄,远端有侧支循环供应至右冠状动脉远段,左回旋支开口起70% ~ 99%偏心型狭窄,右冠状动脉开口起50% ~ 70%偏心型狭窄,近中段99%偏心型狭窄.10月22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反复胸闷痛15年,加重半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患者于2017-03-28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中见:前降支(LAD)中段80%~90%狭窄,远段90%狭窄,回旋支(LCX)近中段100%闭塞,远段可见右冠脉(RCA);近段不规则,中远段60%狭窄。患者三支病变(图1A~1C),与患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普及推广,其所致的并发症亦时有发生。这里我们报道在法国ParlyⅡ心外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发生的1例因支架压迫引导导丝造成导丝断裂,冠状动脉破裂、闭塞并死亡的经验教训。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4岁,因心绞痛复发入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80%,其中远段完全堵塞,晚期经侧支循环逆行显影。左回旋支近段狭窄90%,前降支近段狭窄70%,病变分型均为B2。择期先行右冠状动脉堵塞病灶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于其远、近段病灶置入AVEGF…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3岁.5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左主干及前降支未见异常,回旋支远端30%~40%狭窄,右冠状动脉(右冠)近段100%闭塞.遂于右冠近段置入裸支架1枚.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0.1 g、1次/d,培哚普利4 mg、1次/d,美托洛尔12.5mg、2次/d,胸痛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效果.方法 STEMI患者174例,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股动脉途径36例,桡动脉途径138例.分析近期疗效.结果 术中本组左主干病变2例,前降支87例、中间支1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67例,心电图改变不明显的3例中,造影证实病变血管为回旋支2例,对角支1例.174例中,1例左主干病变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1例前壁心肌梗死,造影证实为第一对角支开口病变,血栓已自溶,共171例拟行介入治疗,失败6例,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6.49%.174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4例(2.3%),余急诊PCI手术成功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急诊PCI治疗STE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效果较好,桡动脉途径可考虑作为急诊PCI手术的首选入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0岁,主因“反复胸闷、胸痛18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1995年起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外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后出院。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冠状动脉造影(CAG)示左主干远段狭窄80%伴钙化,前降支近段狭窄90%,第一对角支近段狭窄80%,第二对角支近段狭窄80%,左回旋支狭窄80%,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转至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LIMA-LAD、AO-SVG-D1-D2、AO-SVG-OM-LCX-PDA),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缓解。近2年,患者自觉胸闷、胸痛症状再次加重,饱食或快步行走后明显,伴气促、乏力,口服阿司匹林、他汀类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我科应用三维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实时融合技术指导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1例。该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CAG示:前降支中段狭窄95%、前降支远端70%、回旋支近中段50%~90%,右冠近段弥漫狭窄最重85%,右冠中段闭塞。患者冠脉CTA明确右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特征,并预测慢性闭塞病变开通难易程度。同时,我们采用三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技术,实时指导慢性闭塞开通,并且帮助明确球囊及支架的位置。同时运用微导管、对侧造影验证三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指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5岁,以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入院.既往有高脂血症史.第一次(2003年1月10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双支病变,其中左前降支(LAD)近段99%次全闭塞(图1),右冠状动脉中段70%局限性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我国市场已有器械,经心外膜下侧支循环血管,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5例CTO病变均在常规正向PCI失败后,行逆向PCI.将7 F强支撑逆向指引导管送至供体血管,超滑导丝通过心外膜下侧支循环血管到达CTO病变远端,在微导管支持下交换较硬的导丝,逆向通过CTO病变,逆向导丝继续进入6 F正向指引导管,并在正向指引导管内球囊扩张锚定.逆向扩张病变后,正向导丝通过病变,用常规PCI方法完成手术.其中应用捕获逆向导丝技术和反向CART技术各1例.结果 在逆向导丝通过侧支循环的路径中,经左前降支至右冠状动脉远端3例,经左回旋支至右冠状动脉1例,经钝缘支至左前降支1例.其中4例成功开通CTO病变,完成支架置入术.另外1例虽然导丝及微导管到达CTO病变远端,但无法逆向通过闭塞病变.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我国没有专门逆向PCI工具的情况下,如果室间隔支不适合作为逆向通道,心外膜下侧支循环在符合一定条件时也可作为逆向通道,进行CTO病变的逆向P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传统方法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冠状动脉的特征。方法:对52例急性胸痛伴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患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分析相关血管的改变情况。结果:冠脉造影证实48例AIMI中相关病变血管为右冠脉(RCA)为37例(77.1%,37/48),其中闭塞为25例(占52.1%),左回旋支(LCX)病变20例(41.7%),其中闭塞10例(占20.8%),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6例(闭塞3例),左主干(LM)病变2例。4例冠脉造影无异常。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病变血管主要为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PC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2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STEMI急诊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21%。前降支闭塞引起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闭塞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梗死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6h以上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STE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见并发症,其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及冠脉再通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80岁,因活动后胸痛3年余,再发加重2月于2011年3月10日入院。2007年9月15日因反复发作活动后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回旋支远段和右冠状动脉中段重度弥漫性狭窄。同时分别于左前降支串联置入2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左回旋支置入1枚  相似文献   

18.
于军  吕安林  邢玉洁 《心脏杂志》2011,23(3):358-360
目的:观察和分析双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提高危重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两支冠脉慢性闭塞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患者104例,分为3组,A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33例;B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30例;C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闭塞,41例。对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并发症、心功能和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oronary events,MACE)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组PCI再通率高(双支开通率占96%),并发症少,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各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有显著的改善[A组:(36±8)% vs. (47±9)%,P<0.01;B组:(41±8)% vs. (51±8)%,P<0.01;C组:(36±7)% vs. (45±8)%,P<0.01]。术后MACE发生率1年随访结果显示:C组MACE发生率高于A组或B组(P<0.05),而A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治疗双支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并发症少,双支同时开通成功率高,左前降支和左旋支闭塞介入治疗MACE较其它组高,但PCI治疗可显著提高重症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长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3例≥8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48支相关血管进行PCI45次,其中右主干11支,左前降支25支,回旋支11支,左冠状动脉1支。与237例<80岁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86.1%,再通42支病变血管(87.5%),置入冠脉内支架16枚,成功率100.0%。6支血管再通失败,其中5支左前降支(LAD),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均为LAD近端闭塞扩张后再闭塞或引起左主干(LM)夹层,其中1例术后1周死于室性心动过速。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18.0±8.8)个月。手术后6~12个月行冠脉造影随访25例,再狭窄率36.0%。结论对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8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2h急诊入院,经心电图、肌钙蛋白T证实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中远端与左回旋支中端狭窄85%。对左前降支行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狭窄择期介入治疗,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抵克力得、氟伐他汀、倍他乐克、福辛普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