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根据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分析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05例),背景期DR组(27例),增殖期DR组(2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30例)。记录病程,比较各组人群血糖值、hs-CRP、Hcy,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随着眼底病变的进展,背景期DR组、增殖期DR组FPG、hs-CRP、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背景期DR患者已经出现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已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更为明显,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临床价值。方法: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眼底检查,将糖尿病102例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4例;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8例。正常对照组42例。对6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102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FIB、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FIB、D-D和hs-CRP水平均高于NDR组(P<0.05)。并且FIB、D—二聚体和hs-CRP三者成正相关。结论:FIB、D-D和hs-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处于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且炎症反应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tatin 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背景期DR(BDR)组42例,增殖期DR(PDR)组46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做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cy、Cystatin C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各组FPG、Hcy、Cystatin C、hs-CRP水平有随病情进展而增高的趋势(P<0.05或0.01),PDR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Hcy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r=0.756,P<0.01)。结论 Hcy、Cystatin C、hs-CRP与DR的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34例合并背景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BDR组)、32例合并增殖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的血清visfatin、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B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NDR组(均P<0.01),PDR组的血清visfatin和MDA明显高于BDR组(均P<0.01).B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NDR组(P<0.01),PDR组的血清SOD明显低于BDR组(P<0.01).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与MD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呈明显正相关(r=0.521,r=0.427,r=0.516,均P<0.01),与SOD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1)o结论DR患者的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存在氧化应激,visfatin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DR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serum 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1,FST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糖尿病无DR组(67例)、背景期DR组(82例)及增殖期DR组(57例),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血清CMKLR1、FSTL1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DR发生的有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血清CMKLR1、FSTL1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均长于糖尿病无DR组(P<0.05),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又长于背景期DR组(P<0.05);4组研究对象组间空腹血糖(fas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并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或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患者164例,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55例、背景期DR组(BDR)53例和增殖期DR组(PDR)56例,并收集同期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共计5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采集血液和术中抽取未稀释的房水,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和房水中MCP-1和hs-CRP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NDR组、BDR组、PDR组血液及房水中MCP-1和hs-CRP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病情的进程呈正相关。MCP-1和hs-CRP浓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及房水中MCP-1和hs-CRP与DR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CP-1和hs-CRP在DR的损伤机制中有协同作用,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免疫机制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64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和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DR组患者胆红素水平低于NDR组患者(P<0.01),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1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OR=1.450)和收缩压(OR=1.011)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OR=0.909)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3—9月上海市月浦社区老年体检患者245例,根据眼底检查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16例与无视网膜病变(NDR)组1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糖尿病及DR相关化验指标水平。结果 DR组HbAlc、FPG、MA/UCRE均高于NDR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6,t=3.48、3.82,均P<0.01);DR组MA水平高于ND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高水平的HbA1c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9,P<0.05)。结论 DR患者视网膜病变与HbAlc存在相关性,临床应积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HbA1c、FPG、MA、MA/UCRE比值水平,注意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可降低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7例,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DR)12人,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NPDR)14人。无DR的糖尿病患者(DRO)患者11人,以及正常人9人。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分析各组HMGB1与Hb、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的HMGB1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DR组和NPDR组均显著高于DRO组(P<0.01),PDR组显著高于NPDR组(P<0.01)。HMGB1和HbAC1呈正相关(r=0.736,P<0.01),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MGB1参与了DR的炎性反应,其升高可能与糖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0例健康对照者,50例无DR 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50例合并非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NPDR组)及50例合并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Hcy、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明显升高,血清SOD、GSH含量所有糖尿病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低(P<0.01);同时PDR组又低于NPDR组(P<0.01);血清Hcy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5),与SOD、GSH含量均呈负相关(r=-0.77,-0.68,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胆固醇、TG、HDL和LDL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150例2型DM患者,其中70例无DR;80例为DR患者,DR患者进一步分为非增殖DR(NPDR)(n=55)和增殖DR(PDR)(n=25)2个亚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8.86±5.62)岁,与无DR患者比较,DR患者年龄较大(P<0.018),空腹血糖(FBG)及HbA1c(P<0.01)较高.无DR、NPDR和PDR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G、HDL和LDL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DR严重程度与FBG、HbA1c、胆固醇、TG和LDL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与无DR患者相比,DR患者血清胆固醇、TG、HDL和LDL浓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根据2002年国际分级标准将其分为5期,即无明显视网膜病变(1期),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期),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期)。记录病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Cys-C、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E),分析DR各组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在纳入的病例中,DR的总患病率为47 %;与1期相比, 2、3、4、5各期的病程、HbA1c、hs-CRP、Cys-C、24h-UAE均显著升高(P<0.05),且依次性升高(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ys-C、hs CRP分别是DR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病程、HbA1c、24h-UAE呈正相关。结论 DR及其病情严重程度与Cys-C、hs-CRP密切相关,Cys-C 、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DR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NDR)60例;背景期DR组(BDR)58例;增殖期DR组(PDR)62例。同时选择50例老年单纯白内障患者做对照组。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g-2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同对照组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升高更明显。结论 Ang-2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T2DM患者的病程越长,PBG、Hb A1c水平越高,DR越严重;T2DM患者血液中INS水平与DR呈负相关;Ang-2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将117例T2DM患者,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1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46例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0例.测定3组患者的baPWV,分析baPWV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关联性卡方检验显示baPWV测定的血管弹性减退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475,P<0.001).结论 随着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baPWV测定的血管弹性减退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NC,n=30)、初发糖尿病组(T2DM,n=4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40)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Ab1c)、胰岛素抵抗(IR)等指标,应用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结果 1空腹血清内脂素水平在DR组(188.85±25.57)pg/ml、T2DM组(85.57±9.34)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5.13±7.50)pg/ml,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内脂素水平高于T2DM组(P<0.01)。2内脂素与FPG、FINS、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0.273,0.457,0.528,P<0.01),与LDL呈正相关(r=0.221,P<0.05)。3以内脂素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HOMA-IR(β=9.681,P=0.000)进入方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内脂素水平的高低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4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8例伴DR,19例不伴视网膜病变和26例正常对照者(NC)血清EGF含量。结果各组糖尿病患者血清EGF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型(BDR)及增殖型(PDR)之间的EGF水平亦显著不同。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的EGF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伶俐  杨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76-35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GSP、及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98例。结果:DR组HbA1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A1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5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DM组)和62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NDM组),DM组按眼底变化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检查并记录所有参与者的眼底变化及血清25-OHD水平、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DR组血清25-OHD水平与ND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DR的影响因素。结论较高水平的25-OHD可能是DR的一种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冯应华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28-113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PERK、CHOP和IRE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10例,其中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60例(DR),其中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34例,增期期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6例;无视网膜病变患者150例(DM组),同时选取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PERK、CHOP和IRE表达.结果:DR组血清PERK和IRE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82±0.112)和(0.880±0.10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M组(P<0.05);DR组血清CHOP相对表达量为(1.011±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DM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PDR患者血清PERK和IRE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04±0.110)和(0.922±0.104),明显高于NPDR患者(P<0.05);DR组NPDR和PDR患者CHO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患者PERK和IRE呈正相关(r=0.402,P<0.05);CHOP与PERK、IRE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ERK、CHOP和IRE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在病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