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术是处理难产的手术方式之一,而腹部切口愈合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院于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182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患者,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皮内缝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3.
叶丽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1,5(2):138-138
传统剖宫产术采用下腹部正中纵切口 ,术后切口疼痛及远期疤痕挛缩影响美观。我们采用下腹部横行直切口皮内缝合的术式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998年 9月~ 1 999年 8月采用腹部横行直切口、皮肤皮内缝合剖宫产 2 2例为试验组 ,选同期腹纵行切口剖宫产 2 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首次剖宫产 2 1例 ,2例剖宫产 1例 ,年龄 2 4~ 35岁 ,孕周 37~ 42周 ;对照组首次剖宫产 1 8例 ,2次剖宫产 2例 ,年龄 2 3~ 38岁 ,孕周 37~ 42岁。手术指征见表 1。表 1 手术指征术式头盆不称珍贵儿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巨大儿过期妊娠臀足位横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并推广腹部横直切口 ,钝性分离 ,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的术式。方法 采用腹部横直切口 ,钝性分离 ,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层的术式与同期抽样的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并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层 ,进行对比 结果 横直形切口 ,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层 ,手术时间及排气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腹部切口无红肿 ,无硬块 ,切口愈合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好 ,且外表美观 ,产妇易于接受。结论 腹部横直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层及皮下脂肪层 ,无论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都具有传统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57-5659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00例,其中200例为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另外200例为对照组,用可吸收线缝合皮下脂肪。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用4-0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切口感染0例,裂开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裂开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红肿及硬结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切口不缝合脂肪,可有效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少切口感染,且术后患者切口美观平整,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干预对肥胖产妇剖宫术后腹部切口甲级愈合和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剖宫术的肥胖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开展QCC干预。记录2组产后5、10 d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2组切口愈合时间和切口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产后5 d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产后10 d切口甲级愈合率90. 70%高于对照组72. 09%(P 0. 05),切口愈合时间(7. 89±1. 65) d短于对照组(8. 74±2. 03) d(P 0. 05);观察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 98%显著低于对照组23. 26%(P 0. 05)。结论常规剖宫产后护理基础上,开展QCC干预能有效促进肥胖产妇腹部切口甲级愈合和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傅忠莲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8):23-23
由于孕妇皮下脂肪厚,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而致非感染性裂开屡有发生。现改进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与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模式对接受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肥胖产妇产后切口愈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接受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的100例肥胖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QCC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和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切口愈合延迟率、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QCC模式护理干预能促进肥胖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产后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意义。方法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2例为观察组,缝合子宫膀胱腹膜返折等的新式剖宫产术(下称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2例为对照组。术后第6天进行超声检查,对临产前后的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且未临产的产妇在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临产的产妇在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不论临产与否,其腹部切口、子宫切口愈合均优于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未临产孕妇施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更应以施行改良新式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妇产科肥胖患者手术比例的增加,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时有发生,本院1995~2000年间发生率在2%~5%,因此影响了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降低了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恢复质量。我院对妇产科肥胖患者手术切口进行减张缝合,无1例液化发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后 3d内 ,产妇腹部切口疼痛不适 ,输液治疗体位受限 ,加之2 4h内导尿管的留置 ,均可造成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失去信心。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我院自 1998年 10月开始观察研究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体位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10月至2 0 0 0年 6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 2 0 0例 ,2 3~ 3 0岁 ,初孕初产 ,孕周 :3 7~ 40周 ,无妊娠合并症 ,新生儿无窒息 ,均为硬膜外麻醉腹部纵切口。采用传统的抽签看号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单号 )和对照组 (双号 )各10 … 相似文献
14.
侯钦贤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2):62-63
近年来,剖宫产术率逐年上升,虽然剖宫产手术技巧,麻醉学及相关技术不断提高,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快速结束产程,挽救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及常规手术,然而部宫产手术毕竟是种创伤性手术,有多种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就近两年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治疗简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丽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6,17(3):52
目的比较分析连续套锁缝合及连续单层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缝合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采用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观察比较2组产妇住院时间、产后出血率、术后最高体温、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1年随访,对2组月经复潮时间及月经不调、切口假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48.46±7.35)min比(52.32±8.17)min,P<0.05]。2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率、术后最高体温、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切口假腔、月经不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8.00%比8.00%、20.00%,均P<0.05)。2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并降低月经不调及切口假腔发生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李坦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9)
目的:探讨降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30例肥胖产妇(观察组)在实施剖宫产手术时行腹部切口脂肪层下皮片引流,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与同期剖宫产切口未放置引流的32例肥胖产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产妇剖宫产术中切口脂肪层下放置皮片引流,可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促进切口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证手术切口良好愈合,缝合的技术和方法十分重要。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剖腹产腹部纵行切口改良缝合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平均年龄21~42岁,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99-2600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择期行腹部手术的68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等常规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切口皮下置管引流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切口脂肪液化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分别为94.12%、2.94%、2.94%,与对照组的61.76%、17.65%、2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皮下置管引流能明显减少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良好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4 - 0 1~ 2 0 0 4 - 12选择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 2 5 2例 ,其中观察组 12 0例 ,皮内缝合组 72例 ,常规皮肤缝合组 6 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 2 7.0岁、2 7.4岁、2 6 .8岁 ,3组患者均无内外科合并症。皮肤切口全为下腹耻上纵切口 ,切口均长 11~ 12 cm。切口处脂肪层厚度 <3cm者 ,观察组 32例、皮内缝合组 36例 ,常规组 2 1例 ;切口处脂肪层厚 3~ 5 cm者 ,观察组 6 0例、皮内缝合组 18例 ,常规组 2 0例 ;切口处脂肪层厚度 >5 cm者 ,观察组 2 8例、皮内缝合组 18例 ,常规组 19例。手术指征 :胎儿窘迫 6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