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渴”与“不渴”者,不下三十处之多(当然除外“口中干燥”、“欲饮水”、“消渴”等描述)。结合口渴在该书中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难看出,口渴不仅仅是在扮演本身直接所表达的感观意义的角色,而且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就《伤寒论》中口渴的临床意义做一浅探。一、伤寒、温病辨原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者,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28条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其证治古今争论甚繁,且常相左,每使后学眩目。经验之于临床,余谓诸家所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或有不尽完善之处,故此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3.
火逆者,因火而逆也。凡误用火攻如熏、熨、灸、烧针等法所导致变证者,均可视为火逆证。现今临床典型的误火变证虽较少发生,但《伤寒论》所载误火引起的病理变化和辨证方法,乃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误治病证后的辨证施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口渴证治规律口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循其因不越二途:一为热甚伤津,阴液不足所致。一为邪气阻滞,气失布化而成。其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一、热甚伤津口渴证治成无己云:“渴者,里有热也”(《伤寒明理论》)。热淫所胜,消灼津液,津液不足,故感口渴,然热甚之口渴,而有热入阳明气血之异,少阴热化腑实之别,肝胆湿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的脾虚证,多由误用吐下损伤脾气,或过发其汗、损伤脾阳,或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或里虚脾弱、气血不足,导致以脾虚为主而又兼证各异的不同证情。本文力图辨证求因、审团论治、探析于后以飨读者。1 汗伤脾阳、气滞腹满证 第66条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腹胀满的产生,是因太阳病发汗太过而损伤脾阳,或平素脾虚、发汗不当,则脾阳更虚。脾司运化,主大腹。脾阳受伤、运化失职、气滞于腹,故生胀满。此种腹满因其内无实邪,故腹不硬痛,即使疼痛也很轻微,喜温喜按,或午后、夜间胀满,皆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除极少数词语较古奥以外,大都通俗易懂。但由于后人古文等知识及领悟能力不一,反而错释不少。本文就绝大多数医家语释不当之部分条文剖释如次。“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论·原序》)寻,本义为寻找,此处为翻阅、浏览、看一看的意思;思(sì),心思、心情。“思过半矣”,指内心得到了安慰。此句省略一个定语——余,即“余思过半矣”,是张机思过半矣,而不是他人思过半矣。  相似文献   

7.
对《伤寒论》第176条原文所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中的“里有寒”三字,因与脉治不符,历代注家对此争议颇多。柯韵伯所著《伤寒来苏集》将此文改为“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白虎汤主之”,黄元御《伤寒悬解》将此原文改为“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表有寒也,白虎汤主之”,现行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则认为应系“伤寒,脉浮滑,此表里热,  相似文献   

8.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古今伤寒学者对本句的认识大致有三种。 一是认为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病起之不同或太阳病初有发热与不发热之故。“病”指太阳病,“发”为起之意,“阳”言卫,“阴”言营。以风伤卫、寒伤营,发病即见发热恶寒,是风伤卫阳之太阳中风;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寒伤营阴之太阳伤寒。所谓“无热”并不是不发热,而是起病不见发热。正如魏荔彤所云:“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第163条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历代注家及教科书对此条训释基本一致,即认为,本条乃太阳病误下所致表证未解,复兼大阴虚寒,下利之表里两寒证。方用桂枝人参汤,其中以理中汤(亦名人参汤)温补中气以止利,加桂枝以解太阳在表之邪,诸药共奏温中解表,表里同治之功。笔者认为,本条原为表里同病,误下所致表证犹存,而以中阳受挫、运化失职、清浊不分之虚寒“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为急为重,治当先里后表为务,故药用桂枝人参汤,重在温中止利,通阳散结。方中之桂枝并非为解表而设。兹愿详陈刍荛之言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第141条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口田共)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此文之解,历代注家大多诠为太阳伤寒证,细研仲景辨证旨义,似有辨太阳温病之内涵,笔者试将拙识略述于次。 审文中言“病在阳”有别于第51条“病在表”之太阳伤寒证。因阳者热也、表也,热蕴病机,表寓部位。可见阳字用义之深刻,有画龙点睛之殊,旨在本辨为太阳温病。其治在常态下,法应“以汗解之”,宜辛凉解表,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但因太阳温病证在表之邪热尤重,恐辛凉之剂不能速解在表尤重之热,于此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法,更辛凉汤剂易“冷水”喷洒病之以速解在表尤重之热。  相似文献   

11.
1 外寒里热证,表里双解 外寒里热证为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条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同病,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后条为太阳之邪未解,内兼郁热,治当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麻黄用量加大,是为加强发汗之力。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寒以清里热,麻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素患衄血病者,必然阴血不足,或阴虚火旺,虽有外感表证,亦不能径用辛温发汗,因“汗血同源”故也。若误用麻黄汤类,强夺汗液则阴血重伤,辛温开腠则虚火更炎,必致变证烽起。历代注家认识一致,无可非议。 但对“额上陷脉急紧”的注释众说不一,争议颇多。有直接认为额上凹陷,脉急紧者。喻嘉言认为,“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则额上必陷,乃上焦精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目筋,脉急紧,则目上瞪不能合,目不合则不得眠也”。丹波元简氏又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第51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由于本条述证简略,大多注家均认为是以脉代证即辨太阳伤寒证。笔者认为,仲景所辨旨义并非尽限于此,而有三方面的辨证精神。 首先,暗示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其所主脉象并非全是浮紧,更有单见脉浮而不兼紧者。因为辨太阳病,同是太阳伤寒证,由于患者夙体差异、感邪轻重及正邪交争等诸方面的因素,决定太阳伤寒证有见浮紧的,有见浮的,更有见浮数的。如第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可见在临床实际中对具体病人必当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结论。 其次,揭示辨脉浮未必一定全主表证,而当全面权衡。《伤寒内科论》:“辨脉浮,有为太阳中风证,有为太阳伤寒证,有为太阳温病证,有为结胸证,有为阳明热证,有为久病正虚者,欲审脉浮证机为何?必  相似文献   

14.
下利,即泄泻,是《伤寒论》的常见症状。笔者归纳六种,浅析如下。1胃应邪结忌通下《伤寒论》163条田:“伤寒中风,医反了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盾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场主之。”此为误下后脾胃虚损,邪热内结所致。下利完谷不化,是脾胃虚损之象;胃院届硬不适,是邪热内结之候。如此应实扶杂之证,医者不可因其胃腑邪结而再用通下,否则有利下无度、院病益甚之变。诚如273条田:“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版自痛,若下之,必胸…  相似文献   

15.
伤寒古称大病,巢元方谓“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一类是也”(《诸病源候论》)。这类大病对人体损伤严重,即使诊治得当而病趋痊愈,也难保不再复发。因大病之后真元损伤、气血亏虚、脾胃不健、阴阳失衡,而余邪未尽、隐患尚存,如炉烟虽熄、余烬未灭。新瘥之期,宜避风节食、清虚寡欲、安心静养,以复其元真之气,不可妄动、妄作、妄劳。若不知养慎、早坐早行、梳洗沐浴而强力劳作,则伤其体力;若不知调节情志、忧思焦虑、恼怒多衰,则劳其心神;若不知节其口腹、恣食纵饮,则败其脾胃,反致宿食不化,助病恋邪。所有这些,均可致初愈之病再度发作,使前期成功反弃。若不惜其真元、妄动色欲,则其预后更为凶险。每见因之致死而不救者,良有以也。前  相似文献   

16.
1.久:古代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没有指出具体时间,把经过时间比较长的,统称为“久”。如:第160条:“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2.曰:能够准确指出天数或大致几天。如: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3.时辰:旧时的一种计时法,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二小时。如:第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子至寅指23时到次日5时。 4.一时:指一个时辰,相当于今之二小时,与现在所说的一小时不同,当注意区别。如:第12条:“温覆令一时许,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第166条原文为:“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活,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统编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认为“寒作邪解,此指痰饮。胸有寒,指胸隔停滞痰饮的病理。”以寒训邪.又推之痰饮,实觉牵强。笔者细绎仲景原义.前后互参,认为“胸有寒”作“胸有实”较妥。试论如下:三寒饮当温不可妄吐《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论,指出了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总的原则,治本的主要方法。(金匾要略)冶痰饮,分治…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用“不”字证候,以“否定”形式达到“认证”之目的。此乃仲景论证手法之巧妙,对不恶寒、不欲食、不能食、食不下,不汗出等作了例析。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第25条原文龙‘取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挂枝场如前法。”本条因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怅‘太阳病,取桂枝场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故王氏特撰文认为“大汗出,脉洪大”为邪已传阳明,当与白虎汤为是。《伤寒论讲义》则仅凭未见大热烦渴而断为病仍在太阳之表,对“大汗出,脉洪大”之理未予阐述,使初学者莫衷一是。笔者有感于此,对本条机理浅释如下。1大汗出因服枝枝汤非热盛迫津大汗出多被理解为阳明里热迫津外泄所致,但细推仲景原文,“大汗出”紧接“服枝枝汤”之后,可知此大汗出为服桂枝场所致。服…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又247条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