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总结了86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综合使用各种物理降温措施,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可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病情急,伤情重,变化快,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我们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特点,采取亚低温加冬眠疗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8例,采取综合物理降温方法有效地控制体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8例,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非手术治疗51例,手术治疗67例;发生体温异常者62例,其中高热(39℃以上)31例,经积极降温,并配合止痉、脱水、吸痰、吸氧、鼻饲等措施,除12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外,余痊愈或好转出院。2护理2.1一般护理将患者置于通风、安静、各种抢救设备齐全的抢救室中。病室地面每日用0.5%的“84”消毒液擦两次,定时通风,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行口腔、皮肤护理2次…  相似文献   

4.
李秀芹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30-1030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8例,采取综合物理降温方法有效地控制体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芹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1030-1030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118例,采取综合物理降温方法有效地控制体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具有病情急、变化快的特点 ,如果不能有效的预防或控制中枢高热 ,可加重脑组织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掌握好降温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 ,才能有效地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的程度 ,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1999年 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 12 3例 ,全部经CT检查确诊。非手术治疗 74例 ,手术 4 9例。发生体温异常者 65例 ,其中高热 ( 39℃以上 ) 2 6例 ,热型为稽留热者 3例 ,弛张热 7例 ,不规则热 6例。1 2 体温上升时间 :发病后 2 4h内体温上升 8例 ,均来势凶猛 ,…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 1 8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 ,认为 ,物理降温 (温水或30 %~ 50 %的酒精擦浴 ,应用冰袋或冰帽等 )是处理中枢性高热的最有效方法 ,临床效果满意 ,并提出了降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对这类患者重点观察与护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对重度颅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高热 2 9例进行亚冬眠疗法 ,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9例中 ,男 2 1例 ,女 8例 ,2 1~ 76岁 ,平均 38± 6 3岁 ;GCS评分均小于 9分 ;脑干损伤 18例 ,脑挫裂伤 9例 ,颅内血肿 (硬膜外、下 ) 13例 ;手术 2 4例 ,保守疗法5例 ,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1 2 方法 给予氯丙嗪 5 0mg、异丙嗪 5 0mg加入 5 %GNS 5 0 0ml中持续静滴 ,0 5~ 1ml/min。用药半小时后物理降温 ,头部戴冰帽或置冰袋 ,颈部、腋窝、腹股沟处置冰袋。待肛温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方法:将115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成传统降温组53例和程序降温组62例。传统组按传统降温法在患者发热时实行降温,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程序降温组按照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6个程序进行并实施亚低温管理。结果:两组降温方法比较,程序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66.13%,传统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35.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程序降温组意识状态评分(Gasgow评分)于降温后较传统降温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程序降温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优于传统降温法,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是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续建华 《全科护理》2009,(2):134-135
中枢性高热护理是一个系统的护理。中枢性高热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部位的手术者及伤者,其特点为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血常规正常;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呈稽留热,但无寒战;四肢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皮肤干燥、无汗;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物理降有一定疗效。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0月对150例开颅手术和颅脑外伤后发生中枢性高热的病人所采取的降温护理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续建华 《家庭护士》2009,7(2):134-135
中枢性高热护理是一个系统的护理.中枢性高热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部位的手术者及伤者,其特点为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血常规正常;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呈稽留热,但无寒战;四肢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皮肤干燥、无汗;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物理降有一定疗效[1].  相似文献   

12.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213例开颅手术和颅脑外伤后发生中枢性高热的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护理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在降温的时间、措施、速度、温度保持、复温和其他护理等六个方面的环节,指出在降温过程中无论忽视哪个环节都将导致降温失败而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笔者认为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护理应是一个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施行硫酸钠冰帽降温的效果。方法:将4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冷敷头部,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帽冷敷头部,观察两组降温效果及两组冰帽各时间点的形态和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戴冰帽后0.5h、1h、4h、24h体温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戴冰帽0.5~3h后降温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钠冰帽降温效果、速度、维持时间优于普通冰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控温毯在不同控温范围时对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5~35.5 ℃,持续3 d后调整至36.5 ℃维持2 d;B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6~37 ℃持续5 d;C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即冰敷、擦浴;观察三组患者降温效果、颅内压、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降温效果、颅内压下降方面:A、B组明显优于C组,A组较B组好;而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面,B组较A组明显减少;在血糖下降方面三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普通病房对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控温毯降温,将温度设定在36~37 ℃效果良好并较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最佳的降温方法。方法:对68例患进行评估,确定护理问题,找出最佳实证,指导护理实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68例患中24h内25例体温降至38~38.5℃,13例降至38℃以下,9例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改行亚冬眠疗法,12h内体温控制在35~37℃,21例用冰毯、冰帽降温法,12h内体温降至37.5℃左右,且效果持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应首选物理降温措施,方法需因人而异,方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卢红 《全科护理》2016,(4):365-366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治愈,1例好转后出院(出院时仍需继续口服去氨加压素),1例好转后转院治疗(转院时仍需继续皮下注射去氨加压素),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积极处理颅脑损伤、及早发现尿崩,及时予以醋酸去氨加压素和(或)垂体后叶素治疗,控制尿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莺  李学芳 《全科护理》2011,9(33):3059-3060
中枢性高热是指损害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非感染性高热,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高热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对愈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果抢救及时,降温实施治疗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1]。而老年病人各脏器功能减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高热可加重脑组织损害,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如果抢救及时,降温治疗实施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预后较好.我科对48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采用物理降温、冰帽亚低温脑保护以及冰冻输液等降温方法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疾病预后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25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1例,治愈8例,死亡3例;脑耗盐综合征14例,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耗盐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都不相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中枢性高热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异常所产生的高热。持续高热会加速患者机体各器官的衰竭,带来较大的危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降温方式十分重要,而物理讲温时中枢性高热患者首选的降温方法。本文从物理降温的时机、使用范围和降温方法进行总结,发现各种降温方法都有其利弊,我们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