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8 1年Stammberger应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后 ,该技术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主流方法。 1994~ 2 0 0 0年我科用此方法治疗了 15例该病患者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5例病人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2~ 70岁 ,平均 4 5岁 ;乳头状瘤位于左侧鼻腔鼻窦 9例 ,右侧6例 ;乳头状瘤局限于鼻腔 8例 ,鼻腔和鼻窦 7例。术前皆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 ,示骨质破坏者 2例。所有病人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中 10例为术前做 ,5例为术后做 ,报告都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无恶变。初次手术 11例 ,第 2次手术 3例 ,第 3次…  相似文献   

2.
王文君 《现代护理》2003,9(1):45-45
内窥镜鼻窦手术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新的术式 ,手术最基本的要点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 ,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 ,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 ,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1 ] 。该术式具有手术视野清晰 ,术后反应轻 ,恢复快 ,效果好等优点。我院手术室从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5月 ,应用这一高新技术 ,经ESS手术 37例 ,效果显著 ,现将手术配合及器械养护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男 2 2例 ,女 1 5例 ;年龄 1 7~ 6 5岁 ;其中单侧鼻窦手术 1 3例 ,双…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简称FE SS),近年来在耳鼻喉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小。此类手术需要医生有娴熟的技术,而且需要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4月~2004年10月,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共102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男62例,女40例,年龄在14~80岁,80岁1例,第1次手术者84例,第2次手术者16例,3次以上手术的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48~72h。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换药1次,第2~3个月每2周换药1次,4~6个月每月换药1次,直到术腔上皮化。2护理2.1心理护理2.1.1对青少年手术者的心理护理:以往对青少年鼻息肉、鼻窦炎多采用保守治疗[1]。现采用内窥镜手术,可准确切除病变组织,保留鼻窦腔功能,不妨碍其鼻窦的正常发育。但病人年龄小,手术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多恐惧,不愿配合,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防范措施,强调不配合会出现器械误伤鼻腔周围重要结构,使病人及家属获得相关知识,提高自护能力,消除不良情绪。2.1.2对多次手术病人及高龄病人的心理护理:有过鼻...  相似文献   

4.
鼻腔填塞是鼻腔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鼻出血、鼻窦手术后均需行鼻腔填塞,以达到止血目的。鼻腔填塞后鼻腔通气受阻,患者舒适受到影响,出现鼻塞、前额胀痛、头胀痛。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感受,它直接关系到患者休息、睡眠、活动、饮食。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不同的鼻腔填塞材料对患者舒适的影响也不同,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我科72例鼻腔填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岁;鼻窦手术29例,鼻出血13例。B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5岁;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手术与鼻内镜协同下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34例14岁以下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3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9年,28例死亡,2例复发仍存活,4例未复发.结论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对疑有鼻腔鼻窦新生物的儿童应及早行鼻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获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芦飞  郭会平  王爱萍 《护理研究》2002,16(12):710-710
现代鼻内窥镜外科学就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 ,清除病灶 ,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 ,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才引进我国 ,其手术治愈率为 38%~90 % ,有效率为 70 %~ 98% ,并发症发生率为 0 %~ 14 % [1] 。我科于 1996年开展了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鼻窦炎病人近千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抽查 45例 81侧慢性鼻窦炎病人 ,年龄 17岁~ 68岁 ,根据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标准 :Ⅰ型 1期 3侧 (3.7% ) ;Ⅰ型 2期 2 7侧 (33.3%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治疗多发性、复发性息肉及其他鼻腔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6年60例(64侧)复发性鼻窦炎、多发性上颌窦息肉,经上颌窦前壁钻孔,术中根据鼻窦内窥镜探查情况采用不同术式。结果:本组60例术后7 d全部切口1期愈合(100%),术后2周54例(90%),鼻腔通畅、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术后2个月58例(96%)、鼻腔呼吸通畅、无头痛、脓涕及出血、无新生物生长;术后6个月56例(94%)未见鼻腔粘连、新生物生长;视物模糊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具有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弥补了传统手术观察病变的局限性,避免了单用鼻窦内镜手术不能完全清除病灶而导致复发,又保持了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 (ESS)的开展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研究此类手术的护理方法 ,对 2 0 0 1年以来 ,在我科住院的 12 2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ESS术的病人 ,从术后一般护理到鼻腔局部用药、术后换药、鼻窦冲洗和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进行护理观察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法 ,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12 2例。男 87例 ,女 3 5例 ,年龄 14~ 5 6岁 ,平均年龄 3 4岁。其中单侧病变 3 7例 ,双侧病变 85例。所有病人均有鼻塞、流涕 ,部分有头痛及嗅觉减退等…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骨母细胞瘤(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虹  刘荣波  杨慧  梁传余 《华西医学》2001,16(2):143-14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骨母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6例鼻腔鼻窦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随访2-14年,除1例在术后6月局部复发外,余随访至今,无复发。复发的那例,在再次局部切除后,已随访近2年,无复发。结论:鼻腔鼻窦骨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局部彻底切除,同时保留邻近的重要器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重建鼻腔 -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以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明显改善了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效果。 1998年 7月我院为 192例施行了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院共收治鼻窦炎、鼻息肉 192例 ,男 10 1例 ,女 91例 ,2 0~ 6 2岁。单纯鼻窦炎 34例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13例 ,鼻息肉 4 5例。有鼻塞症状170例 ,有头…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通过清理鼻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性病变 ,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通气和引流功能 ,促进鼻窦粘膜病变自行恢复 ,而不需要行根治性粘膜切除术 ,从而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1] 。 1998年至 2 0 0 0年我们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97例 ,疗效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97例中男 71例 ,女 2 6例 ,15~ 74岁 ,平均 37 3岁。鼻窦炎并发鼻息肉 6 2例 ,筛窦炎合并上颌窦炎 2 7例 ,额窦炎 8例 ,其中伴鼻中隔偏曲 5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或头昏、流脓涕及嗅觉…  相似文献   

12.
于文咏  冯彬 《护理研究》2004,18(3):237-237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 ,既可使病变较彻底地清除 ,又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FESS)的成功与否同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密切关系 ;若处理不当 ,则会影响手术效果 ,甚至可致手术失败。现将 185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995年 7月— 1998年 9月共施行鼻内窥镜手术 185例 ,男97例 ,女 88例 ,年龄 19岁~ 65岁 ,平均 3 9岁 ,病程 1个月~ 15个月 ,平均 7个月。双侧病变 99例 ,单侧 86例 ,其中鼻窦炎 84例 ,鼻息肉 63例 ,鼻霉菌病 6例 ,鼻窦囊肿 3 2…  相似文献   

13.
甘楚明 《全科护理》2012,10(19):1780-1781
[目的]总结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86例鼻腔、鼻窦疾病病人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86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治愈80例,好转6例;随访6个月至1年,症状改善明显,无病变复发。[结论]加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6例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体会。结果:6例经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乳头状瘤患者,经1-3年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显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鼻腔-鼻窦冲洗器械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方法 14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完成鼻内镜鼻窦手术以后,应用自制鼻腔-鼻窦冲洗器械经开放的鼻窦开口进行鼻窦盥洗,盥洗后鼻内镜检查术腔情况,术腔喷鼻用皮质激素,经6个月以上系统随访。观察患者术腔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鼻窦术腔上皮化时间约1个月。预后情况:治愈123例,好转19例,有效率97.3%。结论自制鼻腔-鼻窦冲洗器械可以及时准确去除鼻内分泌物及痂皮,促进鼻窦术腔上皮化,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雪菁 《现代护理》2002,8(9):733-733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 ,并依靠鼻腔和鼻窦粘膜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 ,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进步为功能性手术。此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 2 0 0 0年以来 ,已成功地为 6 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该项手术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其中慢性鼻窦…  相似文献   

17.
1992至2002年收治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68例,其中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1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作者查阅有关报道,并结合文献,就鼻腔鼻窦ACC的临床表现、诊治、复发和预后等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颅面联合进路鼻腔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利和 《天津护理》2005,13(2):78-78
前颅底修复术系由颅面联合进路手术几经改进而成 ,目前已成为现代治疗鼻腔、鼻窦癌向前颅底侵犯时的标准手术入路。该术式既能达到侵犯前颅底鼻腔及鼻窦肿瘤的切除 ,还能进行前颅底缺损的重建[1 ] 。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4年 5月 ,我院为 3例鼻腔腺样囊性癌患者实施颅面联合进路切除侵犯前颅底的鼻窦肿瘤 ,手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例中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4 1~ 5 7岁。其中 2例为筛窦腺样囊腺癌术后复发 ,1例为上颌窦癌。头颅MRI及鼻窦CT均示鼻腔、前组筛窦及额窦占位性病变。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6-01~2003-12对顽固性鼻出血鼻内窥镜检查236例,发现动脉性出血是主要原因之一,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男141例,女95例,年龄23~81岁,平均58岁,40岁以上213例,单侧鼻腔230例,双侧鼻腔为6例.顽固性鼻出血诊断标准[1]:单侧或双侧鼻腔反复出血,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经凡士林纱条或高膨胀止血棉填塞2次以上无效,行鼻内窥镜及鼻腔、鼻窦CT检查排除肿瘤可能,行血液学检查排除血液病.  相似文献   

20.
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无痛止血海绵填塞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1] 。它通过较小范围的手术彻底清除鼻窦病变并保留鼻窦的生理功能。手术后病人均在内窥镜指引下行鼻腔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减少粘连。而病人在填塞期间常出现面部肿胀、头痛、溢泪、呼吸困难、口干等不适感 ,有时纱条还可经后鼻孔脱出 ;取纱条时病人又常感到疼痛明显 ,有时出血较多 ,甚至因刺激强度较大、体质虚弱而出现晕厥。近期 ,我院在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鼻腔无痛止血海绵替代碘仿纱条填塞鼻腔 5 0例 ,经临床观察 ,止血效果较好 ,病人亦无明显头痛、面部肿胀或溢泪。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