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72-5173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护理问题,而老年患者更是输液外渗的高发人群。因静脉输液造成的血管损害,尤其是长期静脉输液致浅静脉永久性损害及再输液困难以致不能再输液[1],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笔者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 目的 探讨国内外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静脉输液外渗损伤的概念、研究重要性、药物类型、危险因素及防护进展。结果 静脉输液外渗分为4级,临床常见可引起外渗药物包括阳离子溶液,高渗溶液,血管收缩剂及抗肿瘤药物;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患者、护理及其他因素;外渗对机体的损伤包括血管、局部组织、骨筋膜综合症;预防措施包括输入评估、质量控制、输出监控三个环节;发生后急救措施包括冷敷、热敷、中西医药物外敷、化疗药物特殊解毒剂等措施。结论:临床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损伤必须及时鉴别,并正确处理,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外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外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20%甘露醇、10%氯化钠等)及化疗药物损伤血管;抢救中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输液渗漏,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化疗药物外渗对局部组织有严重影响。有较强的刺激药物,药物外渗刺激静脉及皮下组织造成无菌性炎症[2]。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脑肿瘤病房选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解决输液…  相似文献   

4.
正静脉输液外渗系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药液在输入过程中渗漏出静脉进入皮下组织中。静脉输液是重要的临床给药途径之一。而输液外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长期输液者,由于血管弹性差、难以固定,是静脉输液外渗的高发人群[1]。输液外渗会造成烧灼、肿胀、局部红肿、中重度疼痛、皮肤暗紫、抽无回血等[2],加之老年人抵抗力差、皮肤敏感,若输液外渗不能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严重坏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会增加静脉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小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患儿2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外渗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输液外渗损伤是指由静脉输入的液体漏渗到周围组织 ,导致组织损伤和皮肤坏死 ,多由高浓度葡萄糖 ( >1 0 % ) ,含有钾、钙、碳酸氢钠的液体和化疗药物引起。现在虽然极低胎龄及极低出生体重 ( 5 0 0 g)的早产儿也可存活 ,但需要静脉输液以维持生存。由于早产儿的皮肤发育不成熟使他们在静脉输液时极易受到损伤。因此 ,早产儿输液外渗损伤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输液外渗的预防  ( 1 )通过中心静脉输入完全肠道外营养和浓度 >1 0 %的葡萄糖溶液。 ( 2 )每小时观察并记录套管针处皮肤的弹性及有无水肿、颜色改变。 ( 3)用透明的敷料固定套管针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16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情况,分析导致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制订并落实持续质量整改措施,评价落实效果。结果 CQI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6.40%下降到2.57%,患者满意度由90.00%提高到97.50%。结论采.用CQI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减少新生儿科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2281例发生静脉输液高危药物外渗的案例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分析RCA实施前(2011年1-12月)与实施后(2012年1-12月)高危药物外渗发生率与程度。结果:RCA实施后高危药物外渗率及损伤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有效找到引起药物外渗及损伤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新生儿科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将发生药物外渗的73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外渗药物性质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经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使72例患者局部出现的肿胀现象完全消失且不留下任何痕迹,1例局部溃疡疤痕形成.结论 熟练的操作技能及高度的责任心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外渗现象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外渗现象早期正确处理,可减轻病人痛苦及造成不必要伤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外渗的方法.结果 针对引起输液外渗的机体、药物等因素,给予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结论 对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59-4860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结果:针对引起输液外渗的机体、药物等因素,给予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结论:对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所致液体外渗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以便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留置针输液的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神经外科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 64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其不同穿刺部位,不同持续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 644.例患者中发生非穿刺性液体外渗有29例,发生率1.76%.发生液体外渗与置管的部位、持续输液时问、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穿刺部位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与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4l%、1.66%、1.12%、0.94%,发生率最高的是大隐静脉,其次是头静脉;不同持续输液时间,≤24 h、-48 h、-71 h、≥72 h各时间段液体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41%、0.88%、1.76%、3.40%,发生率随着持续输液时间的延长,液体外渗发生率也随着逐渐上升;外渗发生率最高的是持续输液≥72 h的患者,药物的性质(刺激性和非刺激性)与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15%,刺激性药物外渗发生率高,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发生率低.输液是一种侵人性操作,液体外渗也与输液器、护士操作不当有关.结论 采用留置针者静脉输液时,正确选择穿刺部位,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缩短液体持续滴入时间,能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保护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在长期的化疗中,因反复静脉穿刺,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一旦渗漏可致局部组织坏死、功能受损和永久形态改变。据报道[1],经输液港输注的外渗发生率仅为0.3%~6.0%。静脉输液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生活影响大、活动易渗漏的风险,弥补了普通深静脉导管无法长期留置的不足,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但由于输液港置于皮下,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其后果不同于外表浅静脉化疗药物的外渗,可引起胸部及颈部组织炎症、坏死,甚至造成器官性功能障碍[2]。2015年1月7日1例右乳腺癌患者在使用静脉输液港行第7次化疗时,发生输液港导管与港体脱离的现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分析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各类静脉输液外渗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结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康惠尔透明贴在脑外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物(如20%甘露醇、10%氯化钠等)及化疗药物损伤血管;抢救中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浓度药物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输液渗漏,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肿胀、青紫、疼痛,血管变红变硬。化疗药物外渗对局部组织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静脉输液领域不断发展,但输液前对药物渗透压、pH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尚未成为规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多见[1]。高渗性药物是指药物渗透压>450 mOsm/L的的药物。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时药液外渗易刺激静脉和皮下组织,造成局部血管损伤、静脉炎、膜间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2,3]。我们采用六神丸蜂蜜膏外敷治疗高渗性药物静脉外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卢幻真 《现代护理》2001,7(2):51-52
静脉输液是临床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 ,常常会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给病人带来痛苦 ,若不及时恰当处理 ,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1] 。近年来 ,国内护理工作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液外渗 ,已分别进行了总结报道 ,但作较全面的综述则研究不多。为引起广大护理人员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的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仅供同道们在护理工作中作一参考。1 静脉外渗后能引起局部坏死的药物[2 ,3 ,4 ,5]1.1 抗肿瘤药 如丝裂霉素 (MMC) ,阿霉素 (ADM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1 300例静脉输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结果#br# 1 300例新生儿中,发生静脉输液外渗200例(15.3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早产、输注药物、患儿血管弹性、置管材质、穿刺部位,穿刺护士工作年限是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存在严重的外渗风险,应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干预,以预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0例高龄老年患者植入式筋脉输液港的并发症护理与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老年患者26例,观察静脉输液港在高龄老年患者应用期间遇到相关并发症的护理与处理对策。结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应用期间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2例、药物外渗2例、皮肤破损1例、皮肤过敏2例、导管夹闭综合征1例。结论 专业规范的护理操作和全面的评估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高龄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分析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原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药物外渗率。[方法]由8名圈员组成,以“降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为主题,分析药物外渗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干预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由每周9.5件降低为每周5.75件。[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静脉输液药物的外渗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