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肿瘤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临床上测量中心静脉压,快速扩容,进行胃肠外营养等治疗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出现各种护理问题而影响治疗及护理,我科自2008年1~7月,收治210例老年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均行颈内静脉留置,现将护理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不同途径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适合老年患者输注静脉营养的最佳外周静脉途径。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以颈外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作为输液途径,观察患者穿刺点渗漏、静脉炎、拔管后针尖细菌培养的结果,以及导管保留时间、穿刺次数/日等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组穿刺渗漏、静脉炎的发生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穿刺次数/日均显著低于上、下肢静脉组,导管保留时间显著长于上、下肢静脉组。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如需短期(〈14d)营养支持。适宜经颈外静脉放置留置针,从而增强老年患者对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302医院行人工肝颈内静脉置管治疗的5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均顺利完成颈内静脉置管手术,其中有4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插管处出现渗血;1例患者穿刺后出现皮下气肿,经局部压迫等对症处理后渗血停止,皮下气肿逐步消失。所有静脉置管拔管后导管头部细菌培养5d,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对颈内静脉置管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帮助肝功能衰竭患者安全度过人工肝治疗期,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寻找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部位和护理方法。方法96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右颈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总置管成功率为94.5%。初次置管位置选择右颈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共16例;初次置管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颈静脉置管成功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共2例,均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省时、安全、可行。加强置管前后护理是施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因其穿刺部位暴露,血流量充足,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道而广泛应用,但因有皮肤创口,易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因此,如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成为临床上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近3年对50例颈内静脉置管术后透析时间、血透前后处理、导管口消毒处理、导管留置时间、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Wolfe报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BeghettoMG最近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是老年患者感染一个危险因素[2]。因此,经周围静脉进行短期肠外营养(PPN)支持日趋广泛,在某些领域有替代中心静脉营养之势。本实验选取2003年5月-2005年4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90例患者,对3种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管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笑卿 《护理与康复》2005,4(4):300-30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ev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操作简便、安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合并疾病多、病程长、需长期输液治疗的老年及肿瘤患者等,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本院自2002年起将PICC应用于临床,现将100例老年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其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加之血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肌肉组织松驰,对血管壁的包裹作用降低易致一次穿刺失败,留置针脱出及机械性静脉炎,使外周静脉留置针达不到预期留置时间。我科在选择外周静脉,封管液选择等方面进行的护理,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美国输液护理协会规定浅静脉留置时间一般35天,我国一般为4-6天,减少了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透患生命的生命线。它可分为临时陛血液通路和永久性血液通路。临时性血液通路主要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法。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是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三种途径。因股静脉管腔较粗大,相对表浅,容易固定且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无需作特殊准备,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常作为首选。现将我院89例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洁 《家庭护士》2006,(10Z):13-13
合理的营养支持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重症外科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导管,以便于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顺利进行。我科采用颈内静脉插管对18例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应用颈内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特点,以便采取对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质量。方法 对68例血液透析(HD)治疗病人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统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6例置管口皮肤感染,占8.8%;5例导管栓塞,占7.4%;9例局部渗血,占13.2%;4例导管血流不足,占5.9%。所有并发症经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应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预防置管部位感染;加强导管血栓的预防;正确掌握肝素剂量,预防局部渗血;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导管脱落等可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老年胃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打击可导致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明显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尤其行全胃坷除术后,经口进食营养有限,因此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内和肠外两种,肠内营养具有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空肠功能,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样情况下肠内营养患者体重增加和氮潴留优于静脉营养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股静脉置管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股静脉置管,对照组使用留置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或家属对使用该穿刺方法的主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行股静脉置管后患者或家属在减轻痛苦及费用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P〈0.01)。结论:股静脉置管为老年脑卒中患者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为护理提供了方便,确保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值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胃癌术后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导管脱落、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局部渗血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脱落、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局部渗血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胃癌术后颈内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章建丽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25-1625
骨髓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瘤、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剂量的化疗,骨髓的回输,大量的液体输注及胃肠外营养均通过静脉供给,故中心静脉置管是保证骨髓移植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颈内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完成106例骨髓移植,无一例计划外拔管,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重症患者病情重,且多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手术风险大,手术中输血、输液及用药次数多,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贤琴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95-795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 (血透 )最根本的前提 ,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我院血透中心一名患者 ,血管条件差 ,曾行内瘘手术及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内瘘手术多次。术后不久内瘘均先后闭塞 ,于 1 998年 4月改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进行维持性血透 ,至今已 4 5月 ,透析效果满意 ,现将病例、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 ,60岁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透 6年 ,1 995年~ 1 998年间 ,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 2次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内瘘手术 2次 ,术后 1~ 8月内瘘先后闭塞 ,于 1 998年 4月1 3日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8.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潘蓉  魏巍 《护理学报》2005,12(5):48-49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乔爱民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99-1100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因其穿刺部位暴露,易固定,血容量充足,保留时间相对较长,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临时血管通道而广泛应用[1]。但其属于创伤性操作,易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血肿、气胸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如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就2007-01—2010-12对923例颈内静脉置管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