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琳 《山东医药》2002,42(2):34-34
1994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我科实施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10 9例。现将手术前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 9例 ,男 5 6例 ,女 5 3例 ;年龄 2~ 5 8岁 ,平均 19.7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 46例 ,房间隔缺损 2 1例 ,心脏瓣膜置换 2 6例 ,修补 2例 ,法洛氏四联症 4例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复成人房间隔缺损18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 181例 16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 ,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其中男 5 5例 ,女 12 6例 ,年龄 16~ 6 2岁 ;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18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2 0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12例 ,左上腔静脉 18例 ;补片修补房缺者 112例 ,其余病例均直接缝合修复 ,合并心内畸形均同期矫治。结果 :手术后早期二次开胸止血 3例 ;切口脂肪液化 2例 ,心包积液 3例 ,心律失常 12例 ,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成人房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一旦明确手术适应症 ,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应用于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 1997年 10月至 2 0 0 3年 6月进行的 4 82例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 193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TVI) 4 0例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16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4 5例 ,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PAPVD) 7例 ;VSD 2 12例 ,合并右室双腔心 (DCRV) 8例 ,PDA 11例 ;肺动脉瓣狭窄(PS) 4例 ;法洛三联症 6例 ;法洛四联症 (TOF) 3例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MVD) 4 1例 ;左房黏液瘤(LAM) 8例。结果 :全组早期死亡 3例 ,死亡率 0 6 % (3 4 82 ) ,术后抗凝过量出血、低心排综合征、严重肺动脉高压各 1例 ,均与手术方式无关。结论 :微创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美观、恢复快、安全有效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1年3月~2006年8月共行心脏直视手术2380例,术后并发迟发性心包填塞者20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我院自1991年3月~2006年8月施行心脏直视手术2380例中,术后8~17d发生心包填塞,施行心包穿刺或切开引流的20例患者(占0.84%)。男12例,女8例,年龄22~65(平均39.5)岁。机械瓣置换15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主动脉瓣下狭窄疏通加右室流出道疏通1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9例,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5例,其中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术1例、房间隔…  相似文献   

5.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1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66例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性地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患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1例2次开胸止血,余均顺利出院。术后出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减少。结论:对先心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手术失血少、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切口隐蔽并美观。  相似文献   

6.
心脏直视手术后出血的早期再开胸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出血是心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1 989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院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 3 5 2 1例 ,其中术后早期再开胸探查止血 2 4例 ,发生率 0 .6 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49岁。 1 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9例  相似文献   

7.
婴儿期体外循环术后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儿期体外循环术后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经验及教训,以减少心脏术后2次开胸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心内直视手术365例,其中行监护病房床边紧急再次开胸手术11例,发生率3.12%。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例,法洛四联症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3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1例,重度肺动脉狭窄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大动脉转位1例。体外循环时间53~2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0~130min。两次手术间隔3~60h,平均16h。结果再开胸的原因:活动性出血2例;广泛性渗血5例;心脏压塞2例;心包填塞1例;心肌收缩无力1例。床边紧急再开胸手术后,死亡1例,继发脑损害1例,败血症1例。结论采取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有效的止血及必要地扩大纵隔容积;术后引流管的负压吸引;术后早期充分镇静条件下的气道护理等措施,可减少2次开胸的发生率。遇到:①怀疑心脏填塞;②出血不止,引流量多;③心搏骤停等严重情况或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紧急开胸手术抢救,任何犹豫与延误,将失去对患者的抢救机会。虽然是紧急手术,仍必须注意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8.
王波  于灵芝 《山东医药》2000,40(24):31-31
自1990年以来,我院共实施心内直视手术3000余例,其中发生心脏复苏困难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年龄6~65岁,体重18~85公斤。手术种类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术、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术、粘液瘤摘除术等。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中,包括冠状血管气体栓塞5例;心脏传导系统损伤5例(暂时性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2例);高钾血症2例,低钾血症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例。1.2 麻醉方法 1麻醉诱导:瓣膜置换患者用米唑安定0.05~0.2mg/kg,TOF患者…  相似文献   

9.
开胸术后大出血是胸科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不急诊手术止血,将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78~2000年急诊再次开胸止血术14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12例,女2例。年龄16~62岁,A SA>Ⅲ级。肺包虫内囊摘除术后6例,肺叶切除术后5例,胸膜剥脱术后3例,术后3-24h内出血量达6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7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报告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6 7例的结果。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 ,行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 7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1例 ,年龄 3~ 39岁 ,体重 13~ 6 8kg。室缺直接缝合 6 2例 ,涤纶补片修补 5例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 5例。结果 :术中扩大切口 2例 ,室缺残余漏 1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手术时间 3 0~ 5 6h ,平均 3 1h。体外循环时间 6 2~ 15 2min ,平均 98min ;升主动脉阻闭时间 16~ 5 2min ,平均 2 8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完成79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sJ,JL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7.4±3.3)岁,体重6.5-42.0(17.8±8.7)kg。其中房间隔缺损1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室间隔缺损55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5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在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右侧第3肋间腋中线与第5肋间腋前线之间,皮肤切VI长度3.5-6.0(4.7±1.3)12111,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单纯房间隔缺损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室缺及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1例因术后心内膜炎致室缺残余漏,再次正中开胸行室缺残余漏修补术。体外循环时间(63.4±18.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6±14-3)min,术后24h胸腔引流40-130(85.3±26.5)ml。68例患者术后未输血。全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右腋下小切口直视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可减少用血量,术后切口隐蔽美观,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12.
熵指数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树山  王耀岐 《山东医药》2011,51(22):100-101
目的探讨非肌松、深麻醉状态下,熵指数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者31例,采用异丙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和舒芬太尼。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开始后1、2、3、4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即刻和劈胸骨后即刻记录状态熵(SE)和反映熵(RE)、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麻醉诱导开始后1、2、3、4 min和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后即刻及劈胸骨后即刻,BIS、SE和RE均下降(P均〈0.05)。麻醉诱导期间BIS与SE和RE显正相关,r分别为0.894和0.911,P均〈0.01。结论熵指数可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麻醉深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心内直视术后病人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的早期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5年5月1 113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完整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6例,死亡率2.3%.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2例;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5例,术后心脏复跳无力2例,肾衰竭2例,脑栓塞2例,喉头痉挛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心源性并发症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主要的致死原因,加强围手术期心肌保护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心内直视手术56例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66100)张宝山王大兰王希绚纪绪师本组男27例,女29例;年龄3~68岁。心功能Ⅰ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15例,Ⅳ级5例。手术种类: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瓣膜置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 198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2月 7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 ,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适应症、围术期治疗。方法 :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 5 4例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 16例 ;合并其它心内畸形 16例同期纠治。结果 :手术治愈 6 7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3例 ,治愈率 95 7%。结论 :室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 ,加强围术期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人在换瓣手术时加射频消融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有房颤 66例。男性 3 0例 ,女性 3 6例 ,平均年龄 4 3 5岁 ,房颤病史最短 1年 ,最长 3 0年。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经心房行迷宫式射频消融 ,同时行瓣膜置换。麻醉选择对心房 ,窦房结 ,心室传导影响较小的静脉麻醉药 :麻醉诱导异丙酚 1mg·kg- 1 ,芬太尼 5 μg·kg- 1 ,万可松 8mg静注 ,维持异丙酚 2 0μg·kg- 1 ·min- 1 ,芬太尼 2 0 μg·kg- 1 ,万可松 4~ 8mg。结果 :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平稳 ,66例病人中 5 4例恢复了窦性心律 ,占 82 %。 9例仍为房颤 ,2例为心房扑动 ,1例为结性心律。结论 :选择对心率和心律影响较小的镇静止痛药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射频消融手术中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个月~7岁;其中单个肌部室间隔缺损7例,多发室间隔缺损22例.合并法洛四联症5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房间隔缺损6例,主动脉缩窄3例.合并心脏畸形均同期手术纠治.结果 死亡2例,死亡率6.9%.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远期死亡,封堵器边缘少量残余分流3例,无封堵器偏移、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共2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13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法乐三联症1例.结果25例均治愈,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8 d.随访1~11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残余畸形.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置换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发生严重病变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时三尖瓣置换的方法。  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 8例心内直视术后因严重三尖瓣病变所致三尖瓣置换术。对 7例术后存活者进行随访。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7例术后存活者随访中 (0 5~ 5年 )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三尖瓣置换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三尖瓣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4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动脉导管心内直视修补术3例,部分性心内膜垫修补术9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2例,同时行严格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结果麻醉过程平稳,术后治愈出院47例,死亡2例.认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只有遵循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维护心功能,避免肺动脉压危象发生的原则,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