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2.
徐路生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4,17(1):31-34
本文从内耳的胚胎发生上阐述了遗传性耳聋的组织病理学与遗传型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遗传性耳聋的动物模型、临床及实验诊断的研究情况及遗传咨询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陆立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7,20(5):264-267
美国每年发生遗传性乳癌约9000-18000例。近年来,随着乳癌易感基因(BRCA1)的发现,有关遗传性乳癌的研究再次得到重视。目前认为,大约5%-10%乳癌是由突变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30岁以下的乳癌36% ̄85%是由遗传引起。一些原癌基因,如c-erbB2(Her-2/neu)、c-myc和int-2在乳癌原位癌和侵入癌中的表达增加。遗传性乳癌常较散发性乳癌发病早、双侧多见并常为多灶 相似文献
5.
6.
7.
8.
近10年来先天性疾病及医学遗传学在西方国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Galjaard认为,这是由于下列各种原因造成的: 1.先天性疾病不仅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相当高; 2.由于家庭小型化,人们对妊娠和出生先天性疾病患儿的风险及其预防的可能性,要求有更广泛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召开的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于1989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到会280名代表,收到学术论文306篇,并请国内有关专家作16个专题报告。会议反映出我国实验血液学近年来发展较快,有些工作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尚有差距,还应加强。本刊从16篇报告中选择已经成文并具有代表性的5篇,请作者补充及修改后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1.
12.
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引起的结直肠癌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的15%左右,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基因定位是近年来结直肠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对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术后随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近发现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及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综合征基因定位(APC及MMR)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具有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发病形式,遗传性肾癌的基因研究对阐明肾癌的发生机制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病理类型的遗传性肾癌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涉及不同的基因。透明细胞癌涉及VHL基因,I型乳头状肾癌涉及Met基因,Ⅱ型乳头状肾癌涉及FH基因,嫌色细胞癌涉及BHD基因。加强对各类遗传性肾癌基因的认识,对肾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可由各种原因(常为遗传因素)引起,能够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原发性心肌病包括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线粒体心肌病、混合性(遗传性及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以及其他未分类的心肌病。借助基因组学技术,在人群中发现的一些常见突变与疾病的关联已被鉴定。这些突变的体内和体外功能研究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线索。本指南在参考国内外本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指南共识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遗传型心肌病的表型、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进行了总结,期望有助于患者临床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种人的发病率约1/50000,通常于青春期发病。约90%的病例出现心肌肥大,这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病通过出生前确诊,予以预防,实有重大意义。在绘制的基因图上,已确定本病的致病基因位点是在9号染色体上,伴有典型临床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代谢疾病(IMD)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致使体内相应的代谢产物不能正常代谢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体内任何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常导致早期夭折或终身残疾。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筛查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生化检测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DNA芯片技术有望成为群体筛查的方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的研究将为此类疾病的药物基因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神经分子生物学研究日益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生长点,越来越多的与神经疾病有关的基因被克隆分离,涉及神经肌肉疾病,神经退行性变性和与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有关的疾病,本文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遗传性神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例源自平衡易位携带者母亲、核型为46.XX,-1. der(1).t(1;6)(lpter→lq44::6p22.2→6pter)mat的6p部分三律案合征患儿家系进行细胞道传学研究,并与同类病例比较分析,结合道传咨询门诊工作的体会进行讨论.提出亲代携带者的易位片段愈长,娩出惠儿的风险愈小;易位片段愈短,娩出惠儿的风险愈大;认为理论推算结合家系资料或文献资料的修正才能推论出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后代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血管水肿的表现不一,从不适乃至致命。这一不常见疾病系因经典补体途径被激活,由补体第二成分的一个裂解产物形成一血管活性肽所致。其结果发生局部水肿,有时可伴有荨麻疹。在早期研究中,重症病例未见有发生荨麻疹的报导,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尤其在较轻患者中,二者的关系是明确的,有些荨麻疹不痒。病人可突然出现以皮下为主的水肿灶,更危险的是出现喉头及气管水肿灶,水肿经常发生在肠壁,故可致肠梗阻。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史伴有梗阻体征可能导致许多病人在发作时行剖腹术,在作出正确诊断前至少应将其兰尾切 相似文献
20.
遗传性血色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铁代谢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HH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并从Hepcidin对铁代谢的调节角度探索、分析了其它可能的机制,针对目前研究面临的困难、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