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结论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5例影像资料,均行常规X线片,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四维重建(four-dimension,4D)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图像的优势和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25例中,18例为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弯,1例为后天性脊柱侧弯.①多平面重组和3D、4D图像显示出在常规X线片和常规横轴位图像中未发现和认知的畸形且全面评估了脊柱侧弯的程度,6例先天性脊柱侧弯中3例发现了掩蔽的半椎体畸形,并且评估了半椎体的类型和数目.② MPR/CMPR可以从各个角度重组畸形椎体的冠状、矢状影像,是最方便实用的显示方法;MIP因为层次不明,不适用脊柱侧弯的诊断;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尤其适用观察侧弯的分类和椎管情况;4D可清晰评价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结论 多层螺旋CT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为脊柱侧弯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在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路径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2例脊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予以MPR、MIP、SSD及VR三维重建,观察并分析各显示情况.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清晰显示了脊柱骨折的部位、类型、脱位、稳定性及椎管情况.对内固定术后脊柱,能清晰显示内固定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全面、直观、立体、多方位观察脊柱骨折全貌及术后改变,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7-06-2010-04经放射学检查和临床诊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40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完成多平面和曲面重组(MPR/CPR)、表面最大密度投影(SurMIP)和容积重建(VR),评价不同后处理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 VR可以清晰评价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脊柱侧弯的分类.MPR/CPR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显示畸形椎体、椎管并进行椎体旋转角度测量.40例先天性脊柱侧弯中,脊柱侧弯越重则顶椎的旋转度数越大,各椎体椎弓根矢状径均大于横径且凹侧椎弓根横径均小于凸侧,相邻椎体有类似表现.SurMIP可以用来测量脊柱侧弯角度,类似于X线片.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对矫形手术方法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53个脊柱)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多平面重建横断、矢状、冠状切面的二维图像及三维的MIP成像,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 横断切面图像显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个(92.5%),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4个(64.2%);矢状切面图像显示脊柱后突畸形28例(62.2%);矢状切面图像及冠状切面图像显示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37个(69.8%),椎体上终板或(和)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19个(35.8%).共44处脊柱附件骨折,横断切面明确诊断39处,矢状切面显示35处,冠状切面显示33处.MIP成像直观显示所有骨折脊柱的空间结构及椎体间的旋转脱位6个(11.3%).结论 多层螺旋CT的MPR及MIP成像技术相互补充,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骨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9例骨科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IP、MPR、SSD图像重建。结果:39例中,36例明确诊断骨折。MIP、MPR、SSD重建对于骨折显示效果好。结论:MSCT重建技术为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平面重建在脊柱外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脊柱外伤病人,螺旋(可薄层扫描后将原始数据重叠重建,然后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结果与横断面比较。结果:23例爆裂骨折,4例压缩性骨折,横断面对于4例压缩性骨折及7倒爆裂程度较轻的椎体显示不如多平面重建,且对于碎骨块具体位置、与硬膜囊关系。椎体是否移位。椎管形态显示,冠状、矢状位重建后更加明确。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脊柱外伤性骨折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3D重建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经螺旋CT扫描及3D重建。螺旋CT扫描是以层厚3mm~5mm.进床速度3mm/s~5mm/s,电压120kV,电流200mA,薄层重建1mm~3mm进行的。3D重建在工作站上进行。选择重建时合适的阈值,脊柱200HU,分别进行脊柱及周围软组织重建,并用假彩色技术处理。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病变,测量有关数据。结果全部病例均被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移位及椎管狭窄状况。结论螺旋CT3D重建对脊柱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并能为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14例患者中13例行增强扫描,1例为逆行性尿路造影后CT平扫,14例均行MPR/CPR重建,4例同时行MIP重建及VE检查.结果:CT增强轴位扫描及MPR/CPR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IP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或截断改变;VE检查则能够从管腔内观察肿瘤的形态.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病变,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CT诊断价值(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螺旋CT对有脊柱结核的56例患者进行扫描。结果:56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肿胀、腰大肌脓肿,死骨形成,椎间盘破坏及椎管狭窄。结论:螺旋CT扫描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显示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揭示病变范围及其对椎管的累及程度,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并对不同重组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46例肘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行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分别行SSD、VR、MPR(包括曲面重组)三维重组.分析比较几种重组图像对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效果.结果:46例(66处)肘关节创伤包括除肱骨内髁骨折外的所有部位的骨折.其中9处X线平片阴性.SSD和VR重组图像立体、直观地显示肘关节损伤程度,VR在显示关节面的损伤形态和关节内游离体的位置上意义更大,而图像质量、图像的立体效果均优于SSD.MPR又进一步多角度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关节面受累程度.曲面重组技术则排除了肘被动屈曲的影响,直观显示肘关节的损伤情况.2 例裂纹骨折的诊断提示了超薄层CT横断图像的应用价值.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肘关节骨折、脱位诊断清楚,特别是复杂骨折的显示,为临床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而直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在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全部行16层螺旋CT螺旋容积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包括VR法和SSD法)及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分析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骨折显示情况。结果:30例复杂部位骨创伤患者,CT横断面重建图均获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行VR、SSD重建和MPR重组,均获明确诊断。16层螺旋CT横断面重建图可发现细小骨折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但缺乏立体感,3D重建立体感强,通过旋转可从各个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清楚直观,MPR法可从多方位显示骨折线走行和骨片移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各具特色,能提供准确的细小信息和直观的立体信息,结合使用可简化思维,提高诊断准确性,是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CT检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对脊柱病变的检查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6例脊柱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螺旋扫描。 14例用 0 .75mm层面准直 ,另 3 2例则用 1.5mm层面准直 ,并比较其图像质量及扫描时间。另外对其中 12例行常规非螺旋扫描 ,并与螺旋扫描后重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螺旋扫描后均行多种三维后处理 ,包括MPR、MIP、SSD、VRT及CPR ,并评价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用多层螺旋CT 1.5mm层面准直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 ,又能合理利用球管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全面直观地评价脊柱病变。结论 :多层螺旋CT螺旋扫描能为脊柱病变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是脊柱病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可取代非螺旋轴位扫描。  相似文献   

14.
多层面CT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多层面CT三维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多层面CT对 3 5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 (解剖性异常 5例 ,炎症性病变 18例及其它 12例 )扫描 ,并全部完成三维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和仿真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第一次读片时仅有横断面图像 ,第二次读片时增加重建图像。结果 :三维重建帮助 4例横断面漏误诊的解剖性异常获得确诊 ,16例炎症性病变进一步详细显示 ,2例气管支气管裂伤明确范围和程度 ;虚拟内窥镜帮助 5例横断面上不能确诊的痰液获得确诊。结论 :CT三维重建可用于解剖性异常和痰液的诊断 ,对其它良性疾病主要是对病变的另一种形式的进一步显示。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智勇  刘丹  温伟  尹逊国  王克礼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51-125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组技术在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充气和饮水两种方法的MSCT成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采用GELight-speedUltra16层CT进行全十二指肠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两种体位,在独立工作站上行十二指肠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遮盖表面显示(SSD)等重组技术。结果:19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CT成像均可提出有价值的倾向性意见。十二指肠CT检查以口服对比剂为主,尤其是对于十二指肠内的实质性占位,轴面像结合MPR像是其主要的成像方法;充气法成功率不高,但对于十二指肠憩室类疾病诊断意义重大,对于憩室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SSD像结合MPR像是其主要的成像方法。结论:MSCT十二指肠重组技术对于十二指肠疾病的术前准确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气道的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0例正常和36例上气道病变的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层厚3.0mm,正常组采用不同重建间隔、阈值作气道表面遮盖法(SSD)重建,病变组分别作气道SSD、Ray-Sum(表面透视法)重建和叠加成像。结果 采用1.0mm重建间隔、上层阈值为-500HU能获得最佳的气道SSD图像;SSD图像能清楚显示上气道的正常形态,多方位观察可全景地反映气道表面受压的情况,RaySum能更好地显示狭窄内缘的情况,9例(25%)病变组气道SSD显示正常;SSD图像上显示的肿瘤侵犯范围明显小于轴位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叠加成像能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尤其是血管、气道的关系。结论 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上气道病变,是轴位和MPR图像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上经DSA证实的12例(共15个病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三维CTA检查。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伪彩技术观察脑血管病变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采用仿真内镜技术和透明化技术相结合观察病变血管的内部情况;并应用电影功能快速回放以动态观察。结果:三维CTA对15个病灶中除1个动脉狭窄未能显示外,其余病变能清晰辨认,包括6个动脉瘤,6个动静脉畸形,1个动脉狭窄,1个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血管病变的诊断,并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