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虽然激光治疗黄斑裂孔有重大进展,但对黄斑裂孔合并玻璃体牵引、网膜脱离不能平复和周边网膜还有囊变或裂孔者,仍有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我科自72年以来,共行黄斑裂孔手术16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并分析有关因素。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只眼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轻度硬化2只眼,眼压升高1只眼,纤维素性渗出2只眼,双眼复视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前详细检查眼底、正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良好的手术技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25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治疗黄斑裂孔,观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患者,排除黄斑裂孔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分别用常规20G和TSV25G手术治疗,各15眼。患者术前检查项目相同。采用TSV25G系统组患者,无须行结膜切开,分别在鼻上、颞上、颞下位置距角巩缘3.5~4mm处用带有25G定位套管穿刺刀经结膜迷路刺穿巩膜,并将25G定位套管插入切口内,退出穿刺刀。颞下方套管直接灌注管连接。颞上、鼻上套管内插入导光及玻切头,以1500r/min速率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气液交换,并以16%C3F8气体填充。手术后直接拔出三个25G套管,并以棉签压迫穿刺口数秒,以防止漏气。穿刺口自然封闭无需缝合。采用20G玻切组患者,按常规在鼻上、颞上、颞下距离角巩缘3.5~4mm剪开球结膜,做巩膜切开。颞下方放置灌注头,缝线固定。颞上、鼻上做玻切头及导光手术切口,常规1500r/min速率切除玻璃体,剥膜,气液交换。术后分别缝线闭合三通道后经平坦部穿刺注入C3F8气体。两组对比观察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0只眼术中均顺利。结论TSV25G系统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时间短、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吉林医学》2018,(5)
目的: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探讨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接受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的22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裂孔形态以及各项参数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裂孔的高度(H)、底径(BASE)及最小径(MIN)、在水平方向处光感受器的内外节缺失区域的直径大小(DIOA)、光感受器和起点的脱离与裂孔两侧的外界膜断端间的实际距离(M、N),进而对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合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影响裂孔愈合的最显著因素为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MHCI)[愈合指数=(M+N)/BASE],影响视力恢复的最显著因素为裂孔牵拉指数(THI)(牵拉指数=H/MIN)。结论: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评定裂孔是否愈合,可以参考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如要判定视力恢复程度,可以参考裂孔牵拉指数。 相似文献
5.
对61例63眼全层黄斑裂孔进行临床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黄斑裂孔的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认为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应根据黄斑裂孔大小、有无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等因素决定。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和大部分外伤性黄斑裂孔,即使形成全层裂孔,通常病情稳定,很少发生视网膜脱离,不需要用光凝或其他手术来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65例(6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填充(C3F8或C2F6)。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3.2月),结果:初次手术56只眼视网膜复位(占86.2%),9只失败眼,3只眼经补气成功,4只眼再次玻璃体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成功,2只眼放弃治疗,除2例未复位者,余视力均提高,其中0.05及以上者占69.2%,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77)
目的了解观察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复位成功,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应用于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张晓鹏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3):29-32
目的: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精确地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的局部功能。方法对III期和IV期特发性黄斑裂孔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和0.05%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撕除加20%SF6气体填充治疗,在术前术后行mfERG。结果手术患者的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眼相比均明显降低。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眼的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逐渐增加;mfERG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术后逐渐恢复,但术后6个月仍然低于正常眼。结论mfERG能够精确地反映黄斑区的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评价OCT鉴别假性黄斑裂孔(MPH)和板层黄斑裂孔(LMH)的价值。观察性病例研究。机构:专业健康服务机构。病例:回顾70例连续性病例的71只患眼,均通过OCT诊断为假性黄斑裂孔或板层黄斑裂孔,而经生物显微镜检查怀疑为假性黄斑裂孔和板层黄斑裂孔的眼均再行OCT检查评测。主要观察指标:每只眼行以黄斑为中心6条半径为3mm的放射状OCT扫描、一层6mm垂直扫描及一层6mm水平扫描,视网膜厚度分别于黄斑中心和距中心750μm经垂直位和水平位两径线测量,黄斑直径分别在垂直位和水平位测量。OCT结果显示,40例黄斑形态呈假性黄斑裂孔,即边缘锐利的黄… 相似文献
11.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对视功能损害严重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封闭黄斑裂孔 ,达到有效的治愈目的 ,是眼科探讨的问题。自 1992年 8月~ 1999年 8月 ,笔者共收治 42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现对手术及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 3例 ,年龄5 2 .1± 7.8岁 (17~ 6 4岁 ) ;病程 3天~ 1年。屈光状态 :正视3例 ,中度近视 13例 ,高度近视 2 6例。无晶体 1例。 42例术前均行视觉电生理检查 ,9例视网膜电图记录不到 b波 ,33例 b波均显著下降。单纯黄斑裂孔 37例 ,合并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中心凹部视网膜出现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可对患者的眼部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指排除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相关原发眼部病变的年龄相关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就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方式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正>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黄斑裂孔较少见。1986~1990年我院收治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398例,合并有黄斑全层裂孔者21例(5.28%)。均施行黄斑裂孔及周边裂孔冷凝+硅胶条带环扎及球内注气三联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本组21例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为47岁。右眼13例,左眼8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6个月,平均为54.3天。 2.眼科情况:轻度近视2例,中度近视5例,高度近视12例,正视眼2例(有明显外伤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自然病程和视力预后。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外伤性全层黄斑裂孔30例(30眼),随访6个月~4年,包括视力、彩色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眼黄斑裂孔均由钝挫伤所致,其中28眼于外伤后即刻发生。随访过程中,3眼黄斑裂孔在外伤后3~12周自行闭合,视力提高;8眼黄斑裂孔扩大,2眼视网膜脱离,发生时间均在伤后3个月,此2眼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视力提高;2眼黄斑裂孔缩小;其余15眼黄斑裂孔大小无明显变化,视力稳定者,未做特殊处理,仍在继续观察中。结论外伤性黄斑裂孔有自行闭合可能,且发生多在伤后早期。因此对视力稳定、孔径无扩大者,可暂不手术而密切随访;外伤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很低,对孔径扩大、视力下降者,或者发生视网膜脱离时,手术治疗有利于黄斑裂孔的闭合和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黄斑裂孔(macular hole)是由于各种因素使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组织缺损。其发生原因较多,治疗方式不同。由于氩激光问世,并已成为封闭黄斑裂孔的重要手段之一,有资料报导其治愈率可达90%以上。我科应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Novus2000型氩激光治疗机治疗32例黄斑裂孔,取得较佳效果,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 32例(眼)经裂隙灯前置镜检查确认为黄斑全层裂孔。女20例,男12例。均为单眼发病,右眼18例,左眼14例。年龄13~71岁,平均41岁。病程8天至3年,平均186天。有外伤史者4例,高度近视者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 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 者分别于术后20 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行最小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3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手术后随诊9~12个月,以视网膜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多焦ERG、术后并发症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结果:黄斑裂孔闭合率96.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为93.8%;多焦ERG显示术后9个月中央峰较术前明显恢复。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并且不存在玻璃体及增殖膜牵引的黄斑裂孔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操作简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00年3月至2004年4月间20例(20只眼)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的视网膜脱离而住院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手术后患者保持低头位至少1周以上。结果:20只眼中,硅油充填5只眼,1次手术后1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0%(16/20),4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长效气体充填3只眼,硅油充填1只眼。均未再次手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5为15%(3只眼),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0.05为55%(11只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6)。术中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轻度出血3例(15%);继发性青光眼2例(10%);核性白内障4例(20%),其中3例为硅油充填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助于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