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持续性枕后位分娩7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718例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718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随机抽取同期分娩718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母儿结局。结果①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枕后位组产钳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静滴缩宫素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枕后位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异常,产程中及早发现,积极处理,部分枕后位可机转为枕前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将导致母儿并发症显著增加。导致难产。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枕后位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宓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9):46-47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POPP)的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6例POPP(枕后位组)和15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OPP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头位置异常,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而其发生的原因除骨产道异常外,多见胎头俯屈不良,使胎头通过产道的径线增长,影响胎头旋转而造成难产[1]。现回顾性分析240例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分娩方式、产程特点及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枕后位是一种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8月收集的180例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作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1年6月持续性枕后位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顺位排列为骨盆狭窄,脐绕颈,宫缩乏力,脐带过短,巨大胎儿,复合和先露和前置胎盘。剖宫产51例占68.9%,低位产钳16例占21.6%,顺娩7例占9.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4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以枕后位衔接者,多数能转成枕前位分娩,但如合并骨盆狭窄和脐绕颈,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 相似文献
6.
7.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率高,顺产极少,母儿并发症多。本文旨在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分娩分式和母儿预后,并对持续性枕后位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初产妇住院分娩共1928例。我们选择初产妇骨盆无明显异常、自然临产、单胎 相似文献
8.
凡正式临产后,经过充分试产,当分娩以任何方式结束时不论胎头在骨盆的哪个平面,只要枕部仍处于母体骨盆后方者为持续性枕后位。本文通过对522例持续性枕后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针对病因明确诊断适时处理,对降低母儿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POPP)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POPP产妇13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分娩的枕前位产妇1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造成形成POPP的原因中骨产道异常46例(33.82%),原发性产道异常14例(10.29%),继发性产力异常40例(29.41%),头盆不称36例(26.47%)。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及产后病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试产既要充分又要适度,临床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适时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的发生比例最高,正确处理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2例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资料,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特点,以及产程中如何积极地进行徒手旋转使其尽可能地经阴道分娩,变难产为顺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持续性枕后位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识别及处理持续性枕后位的能力,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分娩的产妇共3606例,其中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12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8例(6.67%),产钳助产16例(13.33%),剖宫产96例(80%),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8例(15%),无未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10例(8.33%)。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应早期识别,积极处理,避免过度试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头位置异常占头位难产的绝大多数.而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持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持后位)的发生率最高。本文通过178例临床分析,以探讨持横位、持后位的诊断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徒手纠正持续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孕周37周~42周、临产后内诊证实为枕后位的孕妇为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同时经孕妇腹部手推胎儿辅助其背部旋转至腹中线的位置,待胎头固定后方可松手的方法帮助分娩。将未行此方法的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有90例经阴道分娩,占87%,对照组仅20例经阴道分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程活跃期徒手实施经阴道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可以降低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产程中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胎方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对临床过程中发生持续枕后位的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以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降低围生儿并发症,显著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原因、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围生儿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围生儿预后。结果 50例孕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发生原因:骨盆异常19例(38%),胎头俯屈不良9例(18%),子宫收缩乏力10例(20%),头盆不称12例(24%);分娩方式:持续性枕横位自然分娩6例(21.4%),阴道助产6例(21.4%),剖宫产16例(57.1%);持续性枕后位自然分娩5例(22.7%),阴道助产5例(22.7%),剖宫产12例(54.5%);产程异常情况:持续性枕横位潜伏期延长6例,宫颈扩张延缓5例,停滞8例,先露下降延缓4例,停滞11例,滞产8例;持续性枕后位潜伏期延长5例,宫颈扩张延缓4例,停滞8例,先露下降延缓4例,停滞01例,滞产3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持续性枕横位分别为(10.28±0.5)h,(1.7±0.78)h,(13.2±3.3)h;持续性枕后位分别为(9.98±2.3)h,(1.8±0.4)h,(15.4±3.5)h;围生儿结局:持续性枕横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12例(42.9%),新生儿窒息3例(10.7%),新生儿产伤2例(7.1%);持续性枕后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7例(31.8%),新生儿窒息3例(13.6%),新生儿产伤2例(9.1%)。结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有多种分娩方式,通过适当干预,部分可自然分娩,有些亦应行人工助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妊娠期营养过剩,足月胎儿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足月胎儿体重的增加势必增加头盆不称的发生率,而头盆不称影响胎头内旋转或向前旋转,从而可能增加持续性枕横(后)位发生率,现将我院300例持续性枕横(后)位发生与胎儿体重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枕后位是头先露中常见的胎方位,如不能及时转为枕前位,则可成为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本文对85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产程、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而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最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占头位难产总数的6896。适时采用手法旋转,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使难产转为顺产,降低剖宫产率。现收集我院76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患者资料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产科临床上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头位难产。因胎头进人中骨盆后仍取枕横位或枕后位,影响胎头下降和宫口开大的速度,使产程延长甚至停滞,产妇体力过度消耗,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上往往需要采用剖宫产或阴道助产结束分娩。如果适时采用手法使胎头复位,可使产妇顺利从阴道分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母婴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