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血脂(TC、TG)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26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浆HbA1c、FPG、2hPG、TC及TG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同时具备:HbA1c<6.1%、FPG<6.1mmol/L和2hPG<7.8mmol/L)和异常组(HbA1c、FPG和2hPG任何一项大于或等于上述值),对两组HbA1c与FPG、2hPG、TC、TG检测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异常组HbA1c与FPG、2hPG正相关(分别r=0.720和r=0.755,P<0.01),与TC、T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分别r=0.210和r=0.355,P值均<0.05);而正常组HbA1c与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r=0.255,P<0.05),与FPG、TC、TG则无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HbA1c与FPG、2hPG、TC及TG呈正相关关系,多项指标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测定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0例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患者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0例病例以FPG结果判定血糖异常者150例,异常率为55%;以2 hPG判断糖耐量异常者196例,异常率为72.5%;以HbA1c判断有186例患者异常,异常率为68.9%.HbA1c与FPG、2h PG之间呈正相关,2h PG与HbA1c相关性较FPG高.结论 HbA1c比FPG提示血糖异常更敏感,联合检测患者HbA1c和FPG对糖尿病或者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其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单用组与联用组,各71例。单用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FPG(5.84±0.32)mmol/L、2 h PG(7.13±1.09)mmol/L、HbA1c(6.45±0.32)%均低于单用组的(6.68±0.46)mmol/L、(8.74±1.25)mmol/L、(7.5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HDL-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TC(4.17±0.62)mmol/L、LDL-C(2.25±0.44)mmol/L均低于单用组的(4.86±0.79)、(2.76±0.66)mmol/L, HDL-C(1.99±0.40)mmol/L高于单用组的(1.47±0.3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干预的疗效。方法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水平分别为(6.22±2.01)mmol/L、(8.63±2.94)mmol/L、(6.01±1.98)%,对照组分别为(8.27±2.05)mmol/L、(10.62±3.02)mmol/L、(8.10±2.10)%。两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给予其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糖水平,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指数较高,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艾塞那肽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7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塞那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5,P=0.0417<0.05)。治疗前,试验组FBG、2 h PG、HbA1c分别为(7.35±2.39)mmol/L、(15.28±2.91)mmol/L、(8.39±1.48)%,与对照组的(7.45±2.41)mmol/L、(15.33±2.92)mmol/L、(8.44±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BG、2 h PG、HbA1c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近年来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43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59例为对照组,进行HbA1c及空腹血糖(FPG)测定,对比分析HbA1c与FPG水平的关系.结果 FPG及HbA1c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糖尿病组中的男性,分别为12.3 mmol/L和9.8%;糖尿病组进行组内男性和女性比较发现,男性的FPG及HbA1c高于女性,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FPG及HbA1c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FPG与HbA1c分别为(6.54±2.42)mmol/L、(6.55±1.78)%,正常对照组的FPG与HbA 1c分别为(5.4 1±0.42)mmol/L、(4.50±0.6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HbA1c与FPG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0.759,P<0.01).结论 HbA1c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糖尿病人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HbA1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DM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68例。研究1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方式,研究2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及日均胰岛素用量、血糖指标达标时间。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FPG为(5.80±1.05)mmol/L、2 h PBG为(7.55±1.13)mmol/L、HbA1c为(6.52±0.84)%,研究2组FPG为(5.76±1.04)mmol/L、2 h PBG为(7.50±1.15)mmol/L、HbA1c为(6.49±0.83)%。两组FP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日均胰岛素用量(35.07±3.26)U少于研究1组的(43.85±3.82)U,血糖指标达标时间(5.56±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近年来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43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59例为对照组,进行HbA1c及空腹血糖(FPG)测定,对比分析HbA1c与FPG水平的关系.结果 FPG及HbA1c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糖尿病组中的男性,分别为12.3 mmol/L和9.8%;糖尿病组进行组内男性和女性比较发现,男性的FPG及HbA1c高于女性,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FPG及HbA1c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FPG与HbA1c分别为(6.54±2.42)mmol/L、(6.55±1.78)%,正常对照组的FPG与HbA 1c分别为(5.4 1±0.42)mmol/L、(4.50±0.6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HbA1c与FPG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0.759,P<0.01).结论 HbA1c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糖尿病人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HbA1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的效果,以及对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FPG、2 h PG、HbA1c水平、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6.14±0.86)mmol/L、HbA1c(6.08±1.13)%、2 h PG(7.34±0.86)mmol/L低于对照组的(9.35±1.03)mmol/L、(8.59±2.48)%、(13.25±1.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9,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70.53±9.45)kg、HOMA-IR(1.34±0.39)、BMI(21.28±3.45)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80.26±10.03)kg、(3.01±0.58)、(28.26±5.03)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8,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有效降低体重、BMI、HOMA-IR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及药理。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喹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 h PG为(7.23±2.36)mmol/L、FPG为(6.45±0.83)mmol/L、HbA1c为(5.95±0.92)%;对照组患者的2 h PG为(9.89±2.65)mmol/L、FPG为(8.65±0.98)mmol/L、HbA1c为(8.69±0.82)%;实验组患者的2 h PG、F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8例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患者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显著,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商品名:长秀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继续保持原有治疗手段,实验组则调整为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PG(6.76±1.52)mmol/L、2 h PG(10.82±3.26)mmol/L、HbA1c(7.54±1.03)%均低于治疗前的(10.91±2.53)mmol/L、(15.24±3.17)mmol/L、(9.30±1.11)%,对照组患者的FPG(6.91±1.73)mmol/L低于治疗前的(10.86±2.62)mmol/L,实验组患者的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15.24±3.17)mmol/L、(9.30±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BMI(23.34±2.62)kg/m2低于本组治疗前的(25.43±3.26)kg/m2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5.95±3.81)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的低血糖发生率,患者依从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养阴调肝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阴调肝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66%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及血压升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A1c、FPG、2 h PG、HOMA-I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FPG、2 h PG、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bA1c(5.2±0.4)%、FPG(4.8±0.6)mmol/L、2 h PG(5.9±1.4)mmol/L、HOMA-IR(1.3±0.5)均低于对照组的(6.6±0.7)%、(5.5±0.6)mmol/L、(6.6±1.8)mmol/L、(1.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养阴调肝汤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血糖并稳定血糖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分级诊疗对其血糖控制效果与并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分级诊疗模式。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与并发症预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6.2±0.5)mmol/L、(9.8±0.6)mmol/L、(6.1±0.4)%,均低于对照组的(6.8±0.8)mmol/L、(10.9±0.9)mmol/L、(6.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分级诊疗模式不仅能够积极保障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也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名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组(A组)30例及阿卡波糖组(B组)30例,A组那格列奈治疗,120mg/次,3次/d;B组阿卡波糖100mg/次,3次/d,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那格列奈组FPG平均下降2.2mmol/L,PG2h平均下降6.9mmol/L;阿卡波糖组FPG平均下降1.4mmol/L,PG2h平均下降8.1mmol/L,两组P值均〈0.01;两种药物对P2hBG均有明显地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两组间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那格列奈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依从性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6例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达标时间(7.11±1.97)d、2 h PG达标时间(6.38±1.45)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FPG(5.59±1.02)mmol/L、2 h PG(6.68±0.94)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5.97±1.2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缩短FPG、2 h PG达标时间,且对母婴结局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糖化血红蛋白在对糖耐量减退患者血糖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昊  王树 《淮海医药》2011,29(1):21-22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糖耐量减退(IGT)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比较评价它们对血糖的控制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IGT患者105例,随机记录某一日FPG及2hPG,并检测HbA1c.并以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之间的关系,及糖耐量试验(OGTT)的必要性。方法对佛山市1697名健康体检公务员进行糖耐量试验,分析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间血糖的关系。结果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呈显著的相关性,r=0.8561,P<0.01。诊断糖尿病时,FPG≥7.8mmol/L时,有100%的特异性;当FPG<7.8mmol/L时,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漏诊。结论 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健康筛查必须结合糖耐量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1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及HbA1c、FPG、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尿病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率。结果观察组HbA1c(8.45±1.39)%、FPG(6.21±1.59)mmol/L和2 h PBG(12.81±1.5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9±1.29)%、(4.34±1.75)mmol/L、(6.89±1.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FPG检测糖尿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均高于OGTT,HbA1c、OGTT检测糖尿病的灵敏度均高于FPG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在糖尿病监控并发症、辅助治疗及诊断病情进展情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度拉糖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均给予度拉糖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FPG、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和体重,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患者FPG水平(7.52±1.23)mmol/L、2 h PG水平(10.87±3.58)mmol/L均低于治疗前的(9.98±2.94)、(15.95±3.6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患者FPG水平(6.93±1.06) mmol/L、2 h PG水平(8.17±2.20)mmol/L、HbA1c水平(7.13±1.15)%、体重(65.72±9.84)kg均低于治疗前的(9.98±2.94)mmol/L、(15.95±3.63)mmol/L、(8.56±1.61)%、(72.37±10.13)kg,空腹C肽水平(3.96±1.94)ng/ml高于治疗前的(2.50±1.54)n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150例门诊就诊者FPG、HbA1c、2hPG,将HbA1c按不同切点分组计算各自对DM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150例就诊患者中确诊109例DM患者,其FPG、HbA1c、2hPG与非DM患者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DM组中,HbA1c与FPG、2hPG正相关;HbA1c对DM诊断的灵敏性较FPG好;HbA1c对DM诊断的最佳切点为6.5%。结论:FBG的波动性较大,2hPG检查繁琐,HbA1c测定对DM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