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证实视网膜下腔是免疫赦免部位,神经视网膜是免疫赦免组织,但视网膜下腔的免疫赦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如何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视网膜移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神经视网膜的免疫原性、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及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实视网膜下腔是免疫赦免部位,神经视网膜是免疫赦免组织,但视网膜下腔的免疫赦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如何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视网膜移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就神经视网膜的免疫原性、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及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视网膜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下腔存在有限度的免疫赦免,针对接种抗原可诱导抗原特异 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 m, RPE)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在未实施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大部分接受视网膜下腔RPE移 植治疗老年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患者发生了移 植排斥反应。这些移植细胞是否能改善渗出型AMD的视力预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其手术并发症有:囊样黄斑水肿、黄斑皱褶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此相反,在接受神经视网膜组织移植的晚期视网膜变性患者在术后长期观察期间未发现显著的排斥反应征象及其严重的并发 症。但是,移植的神经组织能否重建视网膜内神经网络及其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63-165)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是位于视网膜感光器细胞和和脉络膜之间的一层单层细胞。本文介绍了RPE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内、外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从术后活体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视网膜下腔是一免疫赦免区域。通过对首次异体移植培养的胎儿RPE细胞病例的临床随访显示,所移植的RPE细胞在黄斑区均能存活,并且具有注视功能。术后囊样黄斑水肿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结果。因此预防和处理移植物的免疫排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下腔是一个免疫赦免部位,它能使敏感的视网膜组织免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损害。因此,了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维持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中的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免疫赦免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是位于视网膜感光器细胞和脉络膜之间的一层单层细胞。本文介绍了RPE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内,外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从手术活体和组织学检查表明,视多膜下腔是一免疫赦免区域,通过对首次异体移植培养的胎儿RPE细胞病例的随访显示,所移植的RPE细胞在黄斑区均能存活,并且具有注视功能,术后囊样黄斑水肿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结果,因此预防和处理移植物的免疫排斥,是手术成功的关  相似文献   

7.
免疫问题是视网膜移植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后的免疫赦免,免疫排斥反应及其机制等移植免疫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军 《眼科》2003,12(2):121-122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收缩,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变。PVR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增生,RPE一旦开始增殖,就产生细胞生长因子,而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反过来又刺激细胞增殖。PVR的过程有多种细胞及因子的参与,参与PVR增生的细胞主要是RPE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涉及PVR的生长因子有:PDGF、EGF、VEGF、TGF、FGF、IGF、HGF等。  相似文献   

9.
高玲  姜德咏 《眼科研究》1999,17(1):41-43
探讨视网膜下间隙的免疫学特点,方法DBA/2鼠视网膜加或不加免疫佐剂、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C5YBL/6或BALB/C鼠的视多膜下间隙。2周后行眼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视网的植物存活,无炎性细胞浸润。人PBMC移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结论视网膜下间隙移植,发生一定限度的免疫赦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猫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形态学改变及行为变化。方法 28只猫利用微穿刺技术将0.25%Healon注入到视网膜下腔造成视网膜脱离。脱离0.5~90d的视网膜用3%戊二醛固定,加工成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RPE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视网膜脱离24h,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顶端突起被短而均匀的指样突起所取代,RPE细胞顶端表面开始出现耸起。随着脱离时间的延长,细胞表面的这种耸起变得更加明显。脱离14d,RPE细胞开始向视网膜下腔迁移,1~2个月后,在视网膜下腔可以观察到一些小的RPE细胞团簇。结论 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的形态发生迅速改变,并且依赖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呈进行性进展。视网膜脱离能诱导RPE细胞形状发生变化,这种形状改变可能与细胞的增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