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部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下行缩唇呼气训练及深呼吸训练6个月,并于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肺功能均较术前下降(P<0.05,P<0.01).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肺功能较术后2周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仅FEV1在术后3、6个月有所改善,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颈髓损伤康复中呼吸功能训练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5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然后对患者实施8周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前后患者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时间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前VC、MVV、FVC、FEV1均较正常值降低.经过8周的训练后,其肺功能指标均较训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在颈髓损伤后8周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者的肺功能提高程度明显好于8周后开展呼吸功能训练的患者(P〈0.05)。结论:颈髓损伤后患者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伤后开展呼吸功能训练的时间越早.其肺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干预,入院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一周对肺功能的测定。结果术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周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FEV1%、FEV1\FVC%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期望值明显提高。结论肺癌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拟行肺癌根治术的低肺功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脉冲强迫振荡技术(IOS)检测,评价术前肺功能参数预测低肺功能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按照常规肺功能评价标准和术前肺功能测定结果,选择52例拟行肺癌根治术、低肺功能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衰组和非呼衰组。术前检测常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肺活量(VC)及最大通气量(MVV);IOS检测参数:周边气道阻力(R5-R20)、弹性阻力(X5)、共振频律(Fres)。结果两组FEV1.0、R5-R50、X5、Fr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fic回归分析显示仅Fres为预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Fres有助于预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束腹胸式呼吸训练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术前用腹带束腹,模拟术后高腹压状态,并行1周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于束腹胸式呼吸训练前、训练第1天和训练第7天检测患者最大深吸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I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FEV1%)和1秒率(FEV1.0/FVC)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束腹胸式呼吸训练前比较,训练第1天上述3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训练第7天则明显回升,与训练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束腹胸式呼吸训练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模拟术后高腹压状态下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持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平稳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放忪训练、即采用深吸静息式全身肌肉放松的方法进行训练。两组均于入院后及手术前1d晚临睡前(术前晚)、入手术室后麻醉前(麻醉前)分别测量其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术前晚血压均有下降(均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观察组心率较对照组平稳(P〈0.05).两组心率麻醉前加快、对照组较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知识教育配合放松训练能使术前患者血压、心率平稳。  相似文献   

7.
莱菔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对胃肠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患者66例,分为腹腔感染、非感染两组,每组随机分为应用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的中药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d观测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胃动素(MOT)变化以及肠鸣恢复时间和排气排便时间,应用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仪测肺功能。结果:中药组肠鸣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P〈0.05)。术后中药组TNF、CRP、NO水平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T水平有的时点呈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肺损害。  相似文献   

8.
Hu B  Hou SC  Li H  Li T  Wang Y  Zhang ZK  Miao JB  Fu YL  You B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8):552-554
目的探讨单、双侧肺减容(LVRS)术后早期肺功能及肺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变化。方法8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COPD)行LVRS手术,单侧61例、双侧25例,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测量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RV)、肺总量(TLC)]、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并计算肺动脉压(PAP)],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患者痊愈出院,6例死亡;单侧LVRS术后3、6个月的FEV,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双侧LVRS术后各项指标改善较单侧更好(P=0.015),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PaO2比术前提高(P〈0.05),PaCO2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肺血流动力学(CO、CI、EF、P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单、双侧LVRS治疗重度COPD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早期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双侧手术效果优于单侧;单、双侧LVRS对肺血流动力学无明显负影响,术前术后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儿围术期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对术后肺动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a型重症肌无力手术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于围术期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后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监测两组肺功能指标,并观察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术后第4天用力肺活量、第1秒呼气量、最大深吸气量和PaO2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惠儿围术期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恢复肺功能,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善低体重指数(BMI)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98例低BMI型COP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社区护理3个月;观察组立冬时入驻冬令营,实施营养支持、呼吸操训练、空气监测、低流量吸氧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连续3个月,于立春日结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MI、6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冬令营式的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Lung transplantation. Lung preserv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ver the past decade, improvements in the technique of lung preservation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lung injury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The challenge remains to improve the number of donor lungs avail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Whil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on the waiting list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only 10% to 30% of donor lungs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for transplantation.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to assess, repai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ungs could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s performed. In addition,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lung preservation might help elucidate the potential link between acute lung injury and chronic graft dysfunction. In the future, genetic analysis using novel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array analysis will help researchers determine which genes control the injury seen in the transplantation process. Hopefully, this information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reveal potential new strategies and targets for therapies to improve lung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肺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但仍然有许多相关问题须待解决。除了供肺严重缺乏外,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移植肺功能异常是肺移植手术患者最常见的早期死亡原因之一。保存移植肺的最佳状态对减轻肺移植术后缺血器官功能障碍至关重要。因此,寻找一种高度可靠的肺保存液,对减轻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肺移植术后肺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供肺保存液的种类、灌注方式、灌注条件及其改良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