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功救治产科DIC 5例临床分析林虹,陈涤瑕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各种产科重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临床表现险恶,死亡率高。我院近2年收治的产科DIC5例,均抢救成功,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3年9月到...  相似文献   

2.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四例分析钟三秀(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341000)例125岁,孕1产0。因停经9+月阴道流液2h于1996年元月23日10时入院。血压18/12kPa,宫口2cm,已破水,下肢水肿小,给予双克、氯化钾、消心痛治疗,因宫缩乏力,...  相似文献   

3.
将现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救治的13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诱因、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4例,死亡2例;剖宫产13例,子宫切除6例;围生儿13例,死亡4例。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死胎、产后出血、重症肝炎是产科DIC的发病诱因。对产科DIC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去除病因,及时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7例报告海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杨和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的严重病理过程。产科DIC往往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合理使用肝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我院1990年1月...  相似文献   

6.
产科DIC的诊断与治疗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本院 1993年 1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播散性血管内凝 (DIC) 8例 ,切除子宫 6例 ,除 1例死亡外 ,其余均治愈。其多并发于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高征、过期流产、产后出血及感染。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等 ,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 ,可手术切除子宫。结果提示 ,如能早期诊断 ,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征及冶疗.方法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19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原因以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死胎居多;19例均有不同程度多器官出血,以阴道出血为主,且出血不凝;除抗休克治疗外,12例使用肝素治疗,3例行子宫切除术.结果治愈17例,死亡2例.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罗萍  徐杰 《河北医学》1999,5(7):34-3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由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产科并发症尤为多见,常发病急骤,病势凶险,严重危害母婴身体健康。本文就DIC14例病人回顾如下:1一般资料1.1枣庄市立医院1986年1月至1996年8月期间产...  相似文献   

9.
陈素柔 《广东医学》1994,15(2):102-10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于某些致病因素而导致的严重病理过程,也是围产期严重的并发症。产科DIC发病急骤,来势迅猛,母婴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自1985年1月~1992年11月收治6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资料与分析 一、一般概况与发生率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2年11月,产科共收治DIC患者6例,同期产科分娩数17818例,发生率为0.034%。其中初产5例,经产1例;年龄20~29岁5例,占83%;30~39岁1例,占17%;孕周32~33周3例,39~40周3例;DIC发生于产前者1例,发生在产后者5例。 二、发病因素 羊水栓塞2例(1例急产后,1例产前宫缩胎膜自破引起);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2例,妊高征合并双胎产后出血性休克2例。 三、临床表现 除原有病理产科所具有的症状外,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且血不凝,最多出血量达2500毫升,平均出血量1458毫升;并有多器  相似文献   

10.
吴冰宜 《广东医学》1994,15(1):36-37
本文对1987年7月~1993年8月6年间本科收治的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情况: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5岁。11例DIC均发生在产后,其中初产妇3例。足月产10例,奴佛雷尔引产1例。 二、诱发因素:羊水栓塞6例,妊高征并羊水栓塞1例,出血性休克3例,胎盘早剥死胎1例。 三、临床表现:11例均有产后阴道出血,且血液不凝,平均出血量2050ml,最高者达3500ml,1例合并针眼及切口出血。11例早期均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四肢湿冷,脉细弱,心率增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其中7例血压下降至0,休克程度与出血不成正比,当中1例早期未有明显出血即呈现休克。1例无尿。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并发DIC救治24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DIC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降低DIC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收治的24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病例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9例,3例患者由外院转入时已发展为DIC晚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数分钟死亡,1例合并重症肝炎并发肝昏迷死亡,1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死亡。结论:及时去除病因,尽早足量输血并补充凝血因子是预防DIC的关键。早期诊断DIC、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尽早选择性小剂量使用肝素适时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冷沉淀治疗产科DI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冷沉淀治疗产科DIC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例产科DIC孕产妇分成2组,两组均在去除病因治疗基础上,使用冷沉淀观察组和不使用冷沉淀对照组各14例,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35.71%。结论治疗产科DIC尽早使用冷沉淀,可制止DIC的发生防治并发症,使抢救成功。且本方法经济、简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科DIC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2—2008年我院收治的13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科DIC的发病原因依次为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穿孔)、宫内死胎等。治愈率69.23%,死亡率30.76%。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早发现是预防产科DIC发生的重要环节。补充大量的凝血因子、成分输血、及时果断地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患者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底期间诊治的9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C的发生率为同期分娩人数的0.17%,诱发因素依次为产后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子痫抽搐及妊娠急性脂肪肝。9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产科急性DIC绝大部分发生在胎儿娩出后,且多发生在有并发症的孕产妇。诊断根据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确定。  相似文献   

15.
<正>1 Identify underlying diseases (Table 1),active treatment and seeks to eradicate.Even if the cause of the same,each trying to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patients.Such as pneumococcal sepsis and DIC,the prognosi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elderly is different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immune deficiencies are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与DIC的新见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DIC 的新定义 Muller-Berghdus(1995)述及 DIC 的定义:“DIC 为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其特征为血管内凝血活化致使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此过程中可伴有继发性纤溶活化和纤溶受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1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重症DIC,用肝素和鲜血浆为主综合治疗后,8例救治成功(有效率达72.7%)。并对肺心病并发重症DIC的早期诊断,用药剂量的特殊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32例急性颌面部感染合并DIC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急性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DIC重症患者的抢救,阻断DIC的恶性循环,改善缺氧状况,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方法及时行切开引流术排除毒素,采取整体护理方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迅速补充足量凝血因子药物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结果32例DIC重症患者经精心治疗,整体护理,除2例因全身性脓毒血症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DIC重症患者在护理中我们体会到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及技术,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时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该院产科治疗的DIC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顺产或剖腹产产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血常规中的血小板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中的凝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掌握产科DIC患者凝血检验结果的变化规律有利于DIC的早期诊断及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20.
产科DIC28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994年5月~2003年1月9年间中南大学翻雅医院收治的28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急性DIC的主要诱因依次为:重度妊高征,羊水拴塞,胎盘早剥,稽留流产;89.28%的病例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进行性下降;本组中除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院外分娩孕产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27例均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6.43%);围产儿24例中,存活16例,占66.66%;死胎死产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3.33%。结论:对于存在诱发DIC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合理应用小剂量肝素是产科DIC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