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复合式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复合式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9例(35条肢体).其中27条肢体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成形术,8条肢体行Deep球囊扩张成形术.32条肢体加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其中3条肢体同期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3条肢体加行股-股动脉耻骨上转流术.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为0.63±0.17,与术前0.24±0.13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随访6~36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82.9%(29/35),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复合式手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方式灵活,可降低手术难度与复杂性,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减少,并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近期疗效,探讨其治疗经验.方法 4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其中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6例(髂动脉4例、股胭动脉3例、膝下动脉9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术26例(髂动脉17例、股胭动脉9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髂动脉21例介入治疗全部获得成功;股胭动脉9例介入治疗获得成功,另3例介入治疗失败行动脉旁路转流术;膝下动脉6例介入治疗获得成功,另3例介入治疗失败,其中1例患者行踝关节上截肢术,2例继续保守治疗.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1±2.1)个月,2例股浅动脉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患者6个月后再次出现狭窄,行内置支架术,症状消失.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近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消融联合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完全闭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确定动脉闭塞部位,5例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方法,7例采用显露切开方法.应用超声消融联合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12例患者闭塞血管均经一次治疗后管腔完全再通,治疗后所有患者短期肢体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皮温升高1~3℃,静息痛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3个月,11例血管保持通畅,1例复发,血管通畅率为91.67%(11/12).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4.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开通髂血管,择期再对股胭段病变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成功,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明显增大,静息痛好转,肢体溃疡愈合.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65±0.18,与术前(0.28±0.14)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支架植入后髂动脉均通畅;有2例行旁路转流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狭窄解除.1例患者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余患者旁路血管通畅,血运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降低手术难度与复杂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08例(148条肢体),主-股转流11例;腋-股转流4例;股-股转流45例;髂动脉扩张支架(腔内介入治疗)48例,其中髂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结合开放手术的杂交复合手术13例.结果 治疗均获成功,106条肢体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42条肢体部分好转.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7±0.17上升至术后的0.63±0.1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至10年,主-股转流及股-股转流术后5、10年的通畅率分别为90.0%(9/10)、70.0%(7/10)及61.4%(27/44)、52.3%(23/44);腋-股转流术后1、2年的通畅率分别为75.0%(3/4)、50.0%(2/4);腔内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通畅率分别为95.8%(46/48)、87.5%( 42/48)、79.2%( 38/48)、64.6%(31/48).结论 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是治疗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有效方法;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血管移植材料的改进,血管腔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主流,其与开放手术的结合成为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大爷63岁,八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糖尿病,服药控制后血糖一直在7.0左右。今年年初,李大爷觉得自己的右脚总是有点凉,而且有点轻微的麻木。随着春天的到来,李大爷发现走一段路后右小腿后侧隐隐作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一样;两个多月后,右脚麻木更厉害了,几乎没有感觉。虽然走动少了,但两只脚却越来越痛,最后不动脚也痛。到医院做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右下肢股浅动脉下段狭窄闭塞,胫前动脉多处狭窄闭塞,胫后动脉及腓动脉显影尚可。经充分术前准备,由血管外科医生用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在股浅动脉下段放置了一长10厘米的支架,同时用球囊充分扩张胫前动脉,术后当天,李大爷就觉得右腿温度明显提高,疼痛缓解,不久就下地行走,脚上的感觉也神奇恢复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7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在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后行就行围术期护理,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所入选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为4.6~8.8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控制在8.6~14.4mmol/L之间;未见感染、血肿、粥样斑块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对实施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10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1例,其中单侧肾动脉狭窄17例,肾动脉单侧完全闭塞1例,双侧肾动脉狭窄3例。均实施肾动脉血管造影术。对病变血管行肾动脉成形术(PTRA),单纯应用球囊扩张术6例,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11例,直接支架植入术3例。结果本组21例,1例肾动脉闭塞者手术失败,肾动脉成形术技术成功率95.2%。治愈2例(2/20)10%,好转15例(15/20)75%,无效3例(3/20)15%。本组病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刘伟超 《现代保健》2011,(32):31-32
目的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一胭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并接受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1例,单纯基底动脉闭塞4例,椎动脉颅内段延伸至基底动脉近段闭塞1例。分析血管再通效果,术后出血情况,评估院内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1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中10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8例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患者在取栓后责任血管存在明显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术,3例因取栓后仍存在管腔狭窄,将SolitaireAB支架在狭窄处释放后狭窄纠正,残余狭窄率〈40%,遂予电解离断。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5例功能转归良好,其中2例术后即时疗效明显,1周内症状完全缓解;1例术后3个月仍遗留肢体偏瘫;5例死亡,其中4例家属放弃后续治疗出院。结论Solitaire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显著改善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为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 对126例(141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分级不同分别采用单纯血管腔内微波治疗(A组,54条肢体)、血管腔内微波治疗联合交通支静脉结扎术(B组,72条肢体)和血管腔内微波治疗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C组,15条肢体),术后随访10个月.结果 (1)141条肢体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沿大隐静脉走行区有条索状硬结135条(95.7%),3个月内体征均消失.A、B、C组浅静脉血管迂曲扩张的症状消失分别为50、65、11条,下肢肿胀消失分别为51、61、13条,色素沉着变浅分别为46、53、8条.(2)并发症为术后局部复发2条肢体(1.4%),皮肤灼伤7条肢体(5.0%),术后小腿局部皮肤麻木感10条肢体(7.1%),皮下淤血、青紫18条肢体(12.8%).(3)141条肢体经B超检查均未出现主干闭塞后再通的发生.结论 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一种新型、安全、微创、疗效满意的新技术,其中期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41例,根据症状、体征选择行非手术治疗或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病变进行治疗,PTA失败时行血管支架植入术(PTS)。对诊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采取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行PTA治疗21例,PTS治疗10例,腔内治疗失败4例,腔内手术成功率8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率高,腔内治疗安全、有效,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加强随访维护通畅率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5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行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7年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56例,其中腹主动脉双侧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9例,有3例合并实施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腹主动脉(髂)-股动脉单侧转流术7例;股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1例;股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月国动脉-胫后动脉转流术4例;腋动脉-股动脉转流术3例;股深动脉成形并股深动脉-月国动脉转流术2例;股总动脉-月国动脉-胫后动脉顺序转流术7例。结果:本组56例中有3例分别在术后2天、6个月、18个月时出现肢体坏疽行截肢术,余53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以动脉硬化最常见;术前综合应用Duplex、CTA、MRA、DSA等多种检查手段,对患者全身动脉硬化情况以及下肢动脉多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全面评估,注重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将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旁路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 27例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患者中4例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5例行股动脉取栓术;6例行膝上腘动脉取栓术;2例行膝下腘动脉取栓术;4例行股、腘动脉联合取栓术;其中9例取栓术中联合腔内血管成形;5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2例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例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结果 随访3~6 个月,按Cooly标准:优秀5例,良好17例,失败2例,死亡3例.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应积极、尽早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程度、范围,制订相应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5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插管溶栓、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介入措施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后糖尿病足的改善情况。结果 2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5例(60%)患者为多部位血管狭窄,单部位血管狭窄中腘动脉最常见;2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23例接受介入手术,介入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0-140 min,平均(70.5±22.6)min。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足部皮肤血液供应得到改善,温度明显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患者均未出现血肿、内支架移位、血管壁破裂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另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反应,但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6个月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介入治疗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明显好转且管腔直径≥正常管腔50%,且未见血管再狭窄或闭塞等情况;另有5例原准备截肢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取消截肢手术。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前提下,及时适当地采用介入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的症状,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腔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共1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髂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显示左髂静脉狭窄15例,闭塞3例,右髂静脉狭窄1例.结果 全部病例行腔内介入治疗均成功,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9例下肢肿胀患者症状于术后14 d内完全缓解,4例患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或缩小.随访3~44个月,19例患者均行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均提示髂静脉通畅,支架无移位.结论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好,通畅率高,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抽吸及留置导管溶栓治疗,2例溶栓后吻合口行支架植入治疗,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2例复合旁路患者溶栓后再次行旁路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旁路血管均完全再通,远端缺血症状消失,生理功能恢复.本组溶栓治疗时间2~4 d,平均(3.2±0.1)d;尿激酶用量200万~320万U,平均(265±10)万U.术中和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28±3)个月,所有旁路血管均通畅,患者均完全消除缺血症状.结论 旁路血管内急性血栓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治疗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在预防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20例、腹主动脉瘤8例和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其中1例腹主动脉瘤和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主动脉下腔静脉瘘患者植入AUI支架后加行股股动脉转流及髂总动脉结扎术.[结果]本组病例腔内治疗均获得成功.8例腹主动脉瘤和2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20例主动脉夹层的假腔立刻消失.1例主动脉夹层真腔狭小者先于远端真腔内植入一金属裸支架后再植入支架人工血管治愈:1例主动脉夹层支架人工血管植入后破口成功封堵,但支架远端将真假腔间内膜撕裂,支架远端骑跨于真假腔,无支架移位.1例右位主动脉弓并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后破口及左锁骨下动脉均被封堵,无脑缺血及左上肢缺血症状.术中发生Ⅰ型内漏4例,2例腹主动脉瘤近端各加用1 Cuff、2例主动脉夹层以低压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5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1个月~36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除1例支架远端骑跨于真假腔者随访3个月时假腔内未见血栓形成,其他病例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瘤腔内血栓形成满意,无内漏发生.2例主动脉夹层伴假腔血栓形成者经随访3个月1例假腔完全消失,1例假腔重现而给予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而治愈.本组无截瘫及死亡病例.[结论]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能较好地预防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破裂,有着较好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2例,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的对照组和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各46例。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习惯、疾病知识水平以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提供术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运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个体化原则,采用单一的动脉旁路重建术、序列式动脉旁路重建术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动脉旁路重建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25例患者肢体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原溃疡面愈合.4例足趾干性坏疽,截趾后创面2~4个月愈合,2例移植物在术后6个月内闭塞,但肢体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本组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移植物通畅率92%(23/25),治愈率100%.结论 按照个体化原则,选择单一动脉旁路重建术、序列式动脉旁路重建术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动脉旁路重建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