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指胎儿缺氧及娩出过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及时、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1年 1~ 12月共分娩活产儿 32 74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 90例 ,发生率 2 .74 %。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 (指新生儿出生 1minApgar评分 4~7分 ) 4 4例 ,重度窒息 (指新生儿出生 1minApgar评分 0~ 3分 ) 4 6例。 90例新生儿窒息中 :胎龄 2 8~36 + 6 周 2 7例 ,37~ 4 1+ 6 周 6 1例 ,≥ 4 2周 2例。分娩方式为 :剖腹产 4 2例 ,…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和寻找预防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本文对我院近2年205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990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2365例,其中窒息儿205例,窒息率为8.6%。以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分类标准,0~2分为重度窒息;3~4分为中度窒息;5~7分为轻度窒息。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的处理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永勤 《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1):F003-F003
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和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新生儿窒息的分度新生儿娩出时的窒息程度可按出生后1分评Apgar评分来区分(附表),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基本正常。若出生时评分在正常范围,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附表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体征出生后1min内0分1分2分    心跳次数/min0  <100     >100    呼 吸无  呼吸浅表哭声弱呼吸佳哭声响 肌张力松弛 四肢屈曲   四肢…  相似文献   

4.
108例新生儿窒息围产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有香 《临床医学》2002,22(11):55-5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也是低智儿及病残儿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 10 8例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围产因素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与分析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于 1·5·10min各进行一次Apgar评分 ,以三次评分中最低一次为标准。评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 ,≥8分为正常。重点分析≤ 7分的新生儿窒息情况 ,以同期≥ 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1 2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170 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 10 8例 ,发生率 6 32 %。其…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期的产科质量及新生儿处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153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分娩总数688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53例,发生率为2.36%,低于国内外文献报导的7.16%[1,2]。新生儿窒息以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7分为诊断标准,其中4~7分轻度窒息105例,0~3分重度窒息48例,新生儿窒息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引起,本文以其中一项为代表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孕周的关系见表1。表1…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995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对282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新生儿429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82例,发生率为6.56%,其中轻度窒息178例,占4.14%,重度窒息104例,占2.4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242例,脐带因素68例,早产与过期妊娠58例,低体重儿与巨大儿44例,先兆子痫14例,前置胎盘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4例,羊水过少18例。1.2诊断标准新生儿常规于产后1min、5min、10min各进行1次Apgar评分,以3次评分中最低1次为标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8分为正常。重点分析≤7分的新生…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2 0 0 1 - 0 2~ 2 0 0 2 - 0 2住院分娩为 1 0 4 4例 ,新生儿窒息 64例 ,占 5.9%。以 Apgar评分法进行评分 ,新生儿出生 1 min、5min各进行评分 1次 ,2次中以最低 1次为标准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 ,≥ 8分为正常。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原因及分娩方式关系见表 1、表 2。表 1  6 4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原因的关系原因 第 2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 臀位 脐带因素过期妊娠宫内发育迟缓例  数 1816 10 882发生率 % 2 92 5.816 .112 .912 .93.2表 2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臀位牵引产产钳胎头吸…  相似文献   

8.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4月间我院对 5 0例窒息新生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均测定了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和尿红细胞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窒息新生儿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妊娠小于 37周 19例 ,大于 37周 31例。出生体重小于 2 5 0 0g17例 ,大于 2 5 0 0g 33例。轻度窒息 18例 (Apgar评分 4~ 7分 )占 36 0 % ,重度窒息 32例 (Apgar评分小于 3分 )占 6 4 0 %。对照组 40例正常新生儿中 ,男 2 3例 ,女 17例 ,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 2 实验室检查 两组均用尿袋收集新生儿尿液 ,测定…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1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  路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9):1414-141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是指新生儿娩出后发生缺氧、碳酸增多及酸中毒等现象 ,合并症、后遗症多 ,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现通过 15 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 ,来探讨预防及改善胎儿窘迫的发生。1 临床资料1998- 0 1~ 2 0 0 0 - 12我院产科分娩总数 32 5 0例 ,共发生窒息15 0例 ,占 4.6 2 %。其中重度窒息 32例 ,占窒息总数的 2 1.33% ,轻度窒息 118例 ,占 78.6 7% (诊断标准 :出生后 10 min进行 Apger评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 )。 15 0例窒息儿中死亡 15例 ,占 9.33%。2 讨论2 .1 造成窒息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及时复苏抢救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同期收治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为住院患儿),男60例,女40例。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窒息的程度以Apgar评分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1min、5min、10min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轻度窒息85例,重度窒息15例(死亡2例),无一例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纳络酮抢救新生儿窒息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3年1月~1998年7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126例,其中用纳络酮抢救6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根据呼吸、颜色、心率、肌张力、反射情况的Apgar评分判定窒息程度,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1.2一般资料新生儿窒息126例中,男67例,女5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男33,k28N,l分钟APsar评分<3分13例,4-7分48例,按常规抢救3治疗组65例,男34例,女31例,1分钟Al)gatf分<3分15例,4-7分50例,加用纳络国抢救。两组性别及APar评分无明显差别。1.3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25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分娩新生儿3 780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50例(6.6%).判断标准以出生后1~5 min Apagr评分<7分为窒息,4~6分为轻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渐被重视,本文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发生的新生儿窒息2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结果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本院分娩总数为3068例,其中双胎25侧,死胎死产21例,活产新生儿共3072例。新生儿常规于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进行一次Apgar 评分,≤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本文对 39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 994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6390例 ,其中窒息儿 396例 ,窒息率6 2 0 %。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 ,以生后 1分钟评分 <8分为窒息。本组 396例新生儿窒息中 ,出生前 33 42 %有胎儿窘迫。同期围生儿中 ,398例胎儿窘迫 ,发生新生儿窒息 1 32例 ,窒息率 33 1 7%。无胎儿窘迫的 5992例 ,发生窒息 2 64例 ,窒息率4 41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孕周 <37周 ,40 2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 53例 ,占 1 3…  相似文献   

15.
我院对再度窒息新生儿60例行气管插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重度率息新牛儿60例,即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1996-08/2007-05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426例,其中发生重度窒息60例,发生率2.46%,死亡3例,病死率为5%。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及时复苏抢救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同期收治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为住院患儿),男60例,女40例.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窒息的程度以Apgar评分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1min、5min、10min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轻度窒息85例,重度窒息15例(死亡2例),无一例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两者均为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者多为后者的先兆 ,后者又多为前者的继续。但在什么情况下或需要窘迫多久才能发展为窒息至今报告不多 ,本文重点对胎儿心率或羊水异常与 Apgar评分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提高人口素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自 1999- 0 1~ 2 0 0 0 - 12住院分娩产妇共 110 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378例 ,占 34.2 % ,年龄 2 1~ 38岁 ,平均2 9.4岁。孕周以 37~ 4 1周末最多 2 79/ 378占 73.8% ;37周以下者 34/ 378例 ,占 8.99% ;≥ 4 2周以上者 6…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 1995 - 0 1开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5 - 0 1~ 1999- 12我院住院及产科出生的窒息复苏儿 ,孕周 37~ 4 2周 ,母亲年龄 2 3~ 35岁 ,出生体重 2 6 0 0~4 5 0 0 g,阿氏评分 5 min≤ 6分 ,或 7d时新生儿 2 0项行为神经测定 (NBNA) <35分者 [1 ] ,HIE均符合诊断标准 [2 ] ,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 36例 ,常规治疗组 31例 ,同期正常新生儿 35例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育儿方式 )。1.2 方法 对家长讲明干预的目的和意义 ,并共同制定干预计划 ,同时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和预防--附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揪  帅茨霞 《新医学》1998,29(3):143-144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的156例活产窒息新生儿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共分娩2287名新生儿,其中产时窒息156例,占6.8%。1分钟Apgar评分轻度窒息112例,重度窒息44例。早产儿33例,足月儿115例,过期产儿8例。其中有103例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占66%。2.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 见表1。 表1  156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产 科 因 素新生儿窒息轻度重度合 …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心、脑、肾、胃、肠等系统器官损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1994年8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29例窒息儿中出现的50例有心肌损害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窒息儿符合条件之一:①出生时Apgar评分<7分或虽5min评分>7分,但10min评分<7分也归入窒息儿。②动脉血气分析pH值≤725或PaCO2≥51mmHg(1mmHg=0.133kPa)。50例窒息新生儿中男35例,女15例,均于出生24h内入院。重度窒息32例,轻度窒息18例。心率70~110次/min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