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心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和心理,二者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身心疾病,并且二者相互伴发,导致疾病的发展。双心医学强调关注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的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抑郁是危害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障碍,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二者相互影响。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与抑郁相互影响的机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治疗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患者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参与医疗活动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们需要了解治疗的有关信息,要求医护人员多解释沟通,他们在医疗活动中需要得到关心、尊重;同时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当患者对医疗服务结果不满意时,往往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导致医疗投诉或纠纷.  相似文献   

3.
刘园园  卢文秋 《天津医药》2014,42(6):575-577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HQ-2和PHQ-9患者健康问卷对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出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干预,3个月后再次测评,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PHQ-9总分有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BNP、CRP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LVEF、BNP、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化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缓解抑郁情绪,达到心血管和心理双重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双心诊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双心诊疗组在此基础上,由心理医生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12个月内累积心血管事件。结果:双心诊疗组LVEF以及再发心肌梗死、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心绞痛再次发作、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心诊疗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善A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黄利华  陆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60-3360,F0003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医疗的重点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观念已从最初的经验医学,历经循证医学,发展到价值医学,即所有的医疗实践都是以实现患者本身价值为基础的,医疗过程涉及疾病、患者及由患者引申的诸多社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本领及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双心医学是一门由心血管医学与精神心理医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双心医学改变了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是对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共同关注,中医药关于双心医学的记载历史悠久,治疗经验颇丰,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前景,就中医药对双心医学的诊治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当西方医学在明朝中下叶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很多思想家、哲学家便开始了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因而产生了"中西医会通"思想,也就是中西医结合思想的萌芽。中西医结合一路走来,跌跌绊绊,但前进的方向仍然未变。如今中西医结合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存在于其中的问题有哪些?引起这些问题的原  相似文献   

8.
郭赛珊  屈嶺 《华夏医药》2005,9(3):183-18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提是有治疗作用的抗糖尿病的方法与中药。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范畴,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对糖尿病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的方药数以千计,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等方面(包括中药、针灸、按摩、饮食、心理以及运动治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中医糖尿病学。半个世纪以来运用现代科学医学方法原理从整体、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以来,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在不断完善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同时,也为医学与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使许多容易误诊误治的神经症、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得到了比较准确地诊断和合理地治疗.然而目前,在综合性的医院、门诊部、社区医疗服务站等仍需要建立临床心理门诊,加大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力度,使各级医师能够自觉运用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0.
支慧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73-274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就医患者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手术量成倍增长,手术室对护士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手术室护理专科不断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如何能够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发展,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观念的确立.促使医学服务由单一的医学形象医疗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型转化,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健康教育作为临床与预防保健的结合点,在这一转变中起到重要作用。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04年系统的对口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同时也体会到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口腔疾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心医学理论下放松训练干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7~2020-09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8)和常规组(n=49).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常规护理操作,常规组行双心医学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双心医学理论下放松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正>有资料显示[1],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可能性更高,冠心病患者中合并不良情绪者可达1/3~1/2。由于负面情绪对疾病治疗产生障碍,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治疗积极性降低等问题,降低治疗效果,增加疾病致死率。双心医学模式近年来在临床中兴起,是心身医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之间的关联性,并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主要干预目标。本研究探究双心医学模式下放松运动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旨在为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提供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贺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627-362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医院作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理应是最有人情、最尊重人的地方.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更加密切,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研究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拓展医疗服务领域,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医疗服务人性化,是每位医务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医"这个字,有三种含义:医生、治病、医事——医疗事业也。世界医疗事业有两大分支: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东方医学的代表就是中医药学。西方医学内容和形式都是西洋的,又称现代医学。中国医学,或曰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思想,始于16世纪明末清初"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到张锡纯  相似文献   

16.
李扞东 《华夏医药》2004,8(6):68-70
“亚健康”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概念,至今不过是20年的历史。但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物,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心理、社会、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和治疗,要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影响。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7.
唐玉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679-2680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已从单纯生物、理化因素方面考虑,扩大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妇产科疾病有其专科的特殊性,多数与妊娠、分娩及女性生殖器官有关,患者有害羞心理;许多疾病还与整体影响有关或牵涉到隐私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事业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转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泛起和新时期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 ,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以及高新技术、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 ,社会观念也在不断更换。“2 0 0 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 ,要求发展全科医疗 ,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科医学是应用全科医疗的专门学科 ,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常见健康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门综合性新型医学学科 ,是和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相连的医学专科 ,是一种高素质的基层医疗保…  相似文献   

19.
王英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2455-2458
目的 探讨灵宝护心丹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灵宝护心丹,3~4丸/次,3~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心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均有小幅度降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心理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灵宝护心丹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心身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 中日友好医院经过数月紧张筹备,于日前正式成立全国首家集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临床与药物研发结合于一体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副主任分别由医院心脏内科专家柯元南教授、中西医结合心脏疾病专家史载祥教授、心脏外科专家王凤林教授担任。中心的医疗优势是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疑难危重心血管病有显著成效,如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顽固性高血压、心衰、难治性心律失常和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