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盏细辛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敬  陈晓明 《华西医学》2004,19(2):313-315
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部分青光眼病人的视神经萎缩继续发展,视野进行性缺失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一大难题。如何保护防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已成为青光眼治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具有改善视神经血供、恢复视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轴浆流的作用。本文就该药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与眼前段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晶状体的改变易导致前房变浅、眼压升高,晶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小梁切除和(或)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切除了部分巩膜和虹膜,组织损伤大,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则切口小、损伤少、愈合快且并发症少,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解除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降低眼压,较其他手术方式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缩瞳剂可以控制眼压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治疗作用。方法:对15只眼(14例)原发性闭用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使用缩瞳剂可以控制眼压,在了解房角、眼压等情况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5只用缩瞳剂可以控制眼压的青光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部病人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5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眼科收治的38例(43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10~36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3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5眼视力无提高患者系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1者5眼,0.1~0.3者13眼,0.3~0.5者17眼,0.5以上8眼;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提高视力,对眼压无显著影响,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行晶状体乳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0月诊治闭角型青光眼26例(31眼),其中25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1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2.20±3.40)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19.50±4.2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37±0.62)mm增加到术后(2.55±0.5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纯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表麻透明角膜隧道切开,对34例(37只眼)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房角开放等情况。结论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9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97眼)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8眼(8.2%),0.1~0.3者9眼(9.3%),0.3~0.5者30眼(30.9%),0.5以上者50眼(51.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最后一次随访97眼的眼压均在12~18 mm Hg。术后前房深度在3.03~4.12(3.99±0.5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97只眼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缓解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PE)合并小瞳下房角分离术(GSL)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ACG)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92例白内障合并ACG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PE合并小梁切除术(TE)治疗,观察组接受PE+GS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眼压:两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术后1 d、1个月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 d、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BCVA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前房深度均增加(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度: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前房角度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大(P<0.05)。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04%)较对照组(36.96%)低(P<0.05)。结论 PE+GSL治疗白内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GS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0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ACG患者行Phaco-GSL,术后随访6-24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8.36±18.25) mmHg,术后7天降至(13.65±7.22)mmHg(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66±0.41) mm增加到术后(3.12±0.18) mm(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急性ACG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Phaco-GSL可安全、有效地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3±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升高,眼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等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纤维素样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有效开放房角,提高患者前房深度,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  相似文献   

16.
雷继承 《临床医学》2013,33(1):92-94
目的 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1者40眼(95.24%),≥0.5者37眼(88.10%),≥1.0者12眼(28.57%).术后1个月时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后6个月时39眼(92.86%)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3眼(7.14%)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结膜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患者34例,42眼。术前眼压均≥21mmhg,前房角镜检查(Scheie分类法)房角窄Ⅱ~窄Ⅳ,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2例2眼。手术前药物控制眼压≤21mmhg。手术方法:Phaco+IOL术:无青光眼发作病史,房角开放)180°,共28例38眼。Phaco+IOL术+小梁切除术:有青光眼发作病史或房角开放(180°,共4例4眼。结果:术后视力:34例42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6~1.0者16眼,0.3~0.5者18眼,0.1~0.2者6眼,)0.1者2眼。术后1周眼压波动在9~14mmhg,术后6月平均眼压(16士3.25mmhg14~17mmhg。术后42眼同边前房深度均≥ICT,虹膜平坦,同边部虹膜膨隆明显减轻,42眼术后早期房角较术前明显增宽,存留的房角关闭及同边虹膜前粘连范围明显缩小。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患者应早期发现,如房角开放)180°。应尽早行Pha-co+IOL手术。摘除膨胀晶状体,使晶状体一虹膜隔后退,解除瞳孔阻滞,开放房角,降低眼压,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11-3213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长度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2例(13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haco+IOL手术治疗,对照组透明膜切口为2.2mm,观察组透明膜切口为2.8mm,术后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超声乳化和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情况和手术源性散光情况。记录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Ⅳ级核超声乳化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余级核超声乳化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源性散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2.2mm和2.8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视力,均能够恢复较好的临床效果,2.8mm切口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而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2.8mm角膜切口优于2.2mm切口。  相似文献   

20.
我院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1例患者35眼实施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A组16眼(84%),完全开放3眼房角粘连度小于90°(16%),B组13眼(81%)完全开放,3眼房角粘连度小于90°(占19%)。A组手术后眼压(14.24±3.23mmHg);B组手术后眼压(14.31±3.18mmHg)。A组14眼手术后视力大于0.4(74%);4眼视力小于0.4(26%);B组12眼手术后视力大于0.4(75%);5眼视力小于0.4(2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落、脉络膜出血以及后囊破裂等并发症。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比较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