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囊虫病的诊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比较免疫学、脑CT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将512例患者分为3个组,对每组实施不同的治疗,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512例患者据免疫学确诊391例(76.4%),据CT特征确诊495例(96.7%),三个治疗组中以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最高(91.6%)。病灶好转或消失或钙化所用天数最少(142d)。结论:诊断脑囊虫病应首选脑 CT扫描,若CT不能确诊,可应用免疫学或MRI以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三种治疗方法以联合治疗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吡喹酮 (PQT)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 应用大剂量PQT〔5 0mg/(kg·d)〕12d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治疗。结果  93例疑似脑囊虫病人有 3 8例确诊患脑囊虫病 ,42例基本确诊患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例仍诊断不明。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有 2 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 ,其中疗后有 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 ,有 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 ,且呈囊性影像表现。另 11例确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 ,根据疗后复查CT或MRI,病灶较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再经过 1~ 2个疗程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其中有 3 1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者 2 6例 ,病灶出现钙化者 5例。结论 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囊虫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是我国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囊虫病与绦虫病互为因果 ,人畜间相互传播。在全国 30个省市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 ,尤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一些省份的农村发病率较高 ,全国约有囊虫病患者 70 0万余人。得了此病后 ,轻者毫无症状 ,重者可引起严重的临床表现 ,病人痛苦万状 ,甚至造成死亡 ,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在囊虫病中又可分为皮肌型囊虫病、脑囊虫病 (脑实质囊虫病、脑室囊虫病 )、心肌囊虫病、口腔囊虫病、眼囊虫病、椎管囊虫病等。1 皮肌型囊虫病囊虫寄生于皮下或肌肉组织中较多见 ,约 2 / 3的囊虫病患者出现囊虫…  相似文献   

4.
检测了151 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囊虫病循环抗原( CA) 和抗体( Ab) ,总阳性数为86 例,分布于苏南和苏北的18 个县、市。其中男性64 例,女性22 例;儿童28 例,成人58 例;城镇59 例,农村27 例。这一结果表明,脑囊虫病,特别是儿童脑囊虫病在江苏地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应引起重视。对10 例治愈患者治疗前后CA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发现CA检测不仅可作为囊虫病的诊断,还可作为囊虫病疗效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保护中小学生的大脑功能,促进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方法:对资料中222例中小学生脑囊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确诊均经过免疫学检测器虫抗原(抗体)及CT扫描、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小学生发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其中以6~8岁患病率最高(占86%),农村学生(占70.8%)大于城镇学生。患者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也有以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症状出现。结论:对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癫痫发作的青少年,在疑有囊虫病时,建议应作免疫学检测或CT检查,并及时进行治疗(口服阿苯哒唑或吡喹酮),其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脑囊虫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目前全世界约有3000万~5000万脑囊虫病患者,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此病 [1-3],我国约有300万患者 [4].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患者特异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许多疾病 ,临床上有时可通过检测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诊断疾病。有关脑囊虫病特异CIC的临床意义报道甚少 ,本文应用DOT -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 (CSF)中特异CIC ,结合临床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待检CSF 待检CSF选自在无菌操作下 ,抽取的通过临床、CT(或MRI)、血清学等检查确诊的脑囊虫病患者的CSF、- 2 0C存放备用。阴性对照为非寄生虫病引起的脑部疾病患者的CSF。1.2 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 河南省卫生防疫站蠕虫病科研制 ,IgG1型 ,…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病(囊虫病)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目前在该病的免疫诊断中,大多仍限于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测定循环抗原的报道较少。我们用抗囊虫单克隆抗体间接血凝试验对经临床确诊的囊尾蚴病人进行了血清循环抗原(C_(Ag))的检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样品来源 150例经临床确诊为囊虫病,全部病例符  相似文献   

9.
医用磁粉球纯化囊虫抗原、抗体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囊虫病免疫诊断中,曾有学者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纯化囊虫抗原(或抗体),以提高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均为实验室研究.本文应用自行研制的生物蛋白纯化载体--医用磁粉球[1](简称磁粉球)纯化囊虫抗原、抗体,检测囊虫病人的血清循环抗体(CAb)和循环抗原(CAg),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兰杰  曹绪政 《工企医刊》1996,9(3):24-25
囊虫病(NCC)是一种有多种临床表现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正在被认识到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在东北囊虫病高发地区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科近3年收治囊虫病引起的脑梗塞患者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通过对43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免疫水平,影像学及脑电图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脑囊虫病致癫痫男性患者(72.09%),女性患者占(27.91%),发作频率平均每年2~4次,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囊虫免疫反应血ELISA为(67.44%),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结论脑囊虫病致癫痫男性多于女性,发作频率不高,发作类型多样,免疫力低下,各种类型的囊虫均可导致癫痫。  相似文献   

12.
1994~1998年到本站寄生虫病专科门诊确诊为囊虫病45例 ,应用吡喹酮(CQT)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5例囊虫病患者中 ,男性34例 ,女性11例 ,男女之比为3.1:1 ,年龄7~65岁 ,平均37.3岁 ,18岁以下3例 ,18~55岁38例 ,55岁以上4例 ,农民36例 ,城镇居民9例 ;有吃“米猪肉”史21例 ,有绦虫史5例 ;3例曾在基层或县级医院治疗 ,42例为初诊。病程1个月至2年。45例患者均作皮肌结节病理检查或脑CT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符合马云祥的诊断标准 [1]。1…  相似文献   

13.
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许多疾病,临床上有时可通过检测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诊断疾病。有关脑囊虫病特异CIC的临床意义报道甚少,本文应用DOT—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特异CIC,结合临床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11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颅压型脑囊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116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74例实质型囊虫病内科治疗3~5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CT检查病灶消失或仅有少量钙化点.28例行脑囊虫摘除术,20例恢复良好,有8例脑室形态未完全恢复,14例行脑脊液分流术者,8例症状消失,2例引流管堵塞,4例复发。结论 囊尾蚴引起高颅压的原因是:(1)虫体分泌毒素使脑脊液生成增加。(2)虫体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脑实质内高颅压型脑囊虫病内科治疗效果好,脑室及脑膜型囊虫手术摘除效果好,脑脊液分流术后须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安健  谷俊朝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547-2549
囊虫病是目前我国重点防治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免疫学研究得以逐步扩展和完善,对囊虫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就囊虫病的抗原特点、免疫逃避机制、免疫学诊断技术及免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热点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囊虫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疑似脑囊虫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MRI和DW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结果提示66例均确诊为脑囊虫病。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MRI和DW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囊虫病患者MRI T1WI、T2WI处于活动期时多数均是小圆形的囊腔,边界较为清晰,活动期时DWI提示囊腔较为清晰,囊液属于高信号,未提示存在头节;蜕变死亡期时,MRI T1WI提示病灶周边存在水肿,且头节并不清晰,T2WI提示囊腔中的囊液与水肿均属于高信号,而囊壁、头节为低信号;蜕变死亡期时动态增强MRI提示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并且增强环的厚度显著增加,DWI检查提示囊腔、头节均较为清晰。结论在脑囊虫病诊断中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较单一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在CT影像上的诊断要点、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搜集的86例患者进行薄层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脑囊虫结合囊尾蚴在脑实质内的寄生状态。结果脑实质内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囊性影或钙化灶,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CT对脑囊虫病的检出率较高,根据囊虫在脑实质内不同生存状态的CT表现及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1062例脑囊虫病的防治过程中,仅有71.4%的病人囊虫抗体阳性或弱阳性。474例曾做CT检查的患者,有98%是以CT检查首先发现本病而做进一步检查的,提示囊虫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脑囊虫病的可能,而CT在该病的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本文统计仅有12.99%的2曾有排绦虫史,进而提出脑囊虫主要来源于异体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源性脑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脑寄生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中,脑囊虫病4例、脑裂头蚴病2例、脑肺吸虫病2例;患者中3例为本地人,5例为外地流动人员,均有生食史.出现头痛5例、癫痫发作4例、发热4例、乏力4例;8例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检测均阳性.用吡喹酮进行抗寄生虫治疗;治后随访,5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结论 影像学特征、饮食史是食源性脑寄生虫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对脑寄生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对脑囊虫病、肺吸虫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脑囊虫病临床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由于感染期不同,可表现不同的影像[1].刘军波认为,根据CT影像特征分型、分期,能充分估计感染期与指导治疗.我们对CT影像提示"脑囊虫病炎症型"的260例病例作了2年疗效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