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文题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溶剂的性质、体相高分子浓度,吸附能参数和高分子链长,对高分子在界面的吸附量具有重要影响;吸附高分子层厚度主要由伸展于溶剂中的tail形式链段所决定,tail形式高分子的构象对高分子吸附后体系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N乙烯基咪唑(NVI)为主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制备了吸附材料PNVISt交联微球。重点考察了分散剂用量、搅拌速率、油水两相体积比、交联剂用量、NaCl用量对交联微球的成球性能及粒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该微球对二氯苯酚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分散剂用量、搅拌速率与油水两相体积比是影响交联微球制备的主要因素,在水相中加入电解质NaCl有助于成球过程,控制悬浮聚合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在100~200 μm可调控的交联微球PNVISt。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凭借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微球表面的咪唑基团对二氯苯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SC-CO2中不同聚合物对樟脑的吸附,发现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非晶型和高分子的吸附效果优于聚乙烯等结晶型高分子。继而以聚氨酯为对象,分别讨论了实验温度、压力、吸附时间和不同共溶剂分子对其吸附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越高,吸附时间越长,则聚氨酯对樟脑的吸附量越大。当吸附时间相同,吸附量随压力增先增后减,在临界压附近会出现一级大值,在共溶剂的使用中,醇类分子比酮类和胺类分子能更大地提高聚氨酯的对樟脑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步一锅法,在聚砜(PSF)主链上键联了末端基为磺酸根基团的侧链,获得了疏水主链与磺酸根基团“微相分离”结构的磺化改性PSF。以氯乙基异氰酸酯(CEIC)为亲电试剂,使PSF主链上的苯环发生付-克烷基化反应,制得侧链含有活性基团—NCO的中间产物聚合物PSF-eic;通过活性基团—NCO与对羟基苯磺酸钠(HBSAS)生成氨基甲酸酯的较快速的反应,获得了侧链末端为磺酸根基团的磺化改性聚砜PSF-sas。 采用FT-IR、1H-NMR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目标产物聚合物PSF-sa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SF-sas为膜材,采用流延法制备了PSF阳离子交换膜,测定了交换膜的基本性能,包括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及质子传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作用下,CEIC与PSF主链上苯环之间的付-克烷基化反应可顺利进行,生成中间聚合物产物PSF-eic;以强极性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反应24 h,PSF-eic分子链中乙基异氰酸酯(eic)的键合量可达2.43 mmol/g。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步反应,可得到磺酸根基团含量为2.23 mmol/g的目标产物PSF-sas,所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具有高的离子交换容量,适当的吸水率与高的质子传导率。  相似文献   

5.
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MPC/MMA共聚物,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得了共聚物膜。通过测定牛血清蛋白(BSA)吸附和血小板黏附考察了聚合物膜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并且BSA的吸附量和血小板的黏附量随着MPC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根据DSC测定的聚合物中水的降温曲线证实了结合在MPC/MMA共聚物中的水为自由水,并且高自由水含量是MPC/MMA共聚物具有较好血液相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芳醚酮系列在1,2-二氯乙烷中的吸附,及溶剂与温度诱导结晶行为。得到60℃时的最大吸附量C∞及假扩散系数D为:PEEK,C∞=46%,D=3.10×10^-12m^2·s^-1;PEEKK,C∞=50%,D=6.57×10^-12m^2·s^-1;PEKK,C∞=55%,D=9.41×10^-12m^2·s^-1。实验表明,吸附及脱附行为均与分子链刚性或羰基含量有关,膜的分子链受溶剂作用而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梳型聚合物SMA-g-PSHD,用于在有机介质中分散超细碳酸钙。该梳型聚合物分别以羧基为锚固基团,低极性聚酯PSHD为溶剂化链。通过FT-IR、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梳型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且系统地研究了SMA-g-PSHD对CaCO3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悬浮液流变行为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型聚合物明显改善了CaCO3的分散性,使其在有机介质中几乎呈单颗粒分布;悬浮液黏度显著降低,并且呈近牛顿流体特征;SMA-g-PSHD改性后的悬浮液具有极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条件下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介孔分子筛Fe—MCM-41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后,以Fe—MCM-41分子筛为载体负载TiO2纳米溶胶。实验发现在硅烷化处理时,选择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利用XRD,固体漫反射UV—Vis吸收光谱,FT—IR,低温N2吸附-脱附等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溶剂中,Fe—MCM-41分子筛在KH-550化学修饰时硅烷化程度不同。与无水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所制的样品相比,正己烷为溶剂的TiO2—Fe—MCM-41正己烷样品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对TiO2纳米粒子具有更好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流动度,粘度,触变环面积为定量指标,研究了超分散剂对炭黑的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分散剂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体系的分散性能,在选取的最佳分散剂含量下,体系具有高流动度,低粘度,小触变性等性质,并且触变环面积出现一平台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以端基为异氰酸酯基团的聚氨酯预聚物为基体与端基为氨基的2-脲-4[H]-嘧啶酮(UPy)反应合成了线性超分子聚氨酯(HP1400-UPy),同时将端氨基聚醚T5000与端基为异氰酸酯基团的UPy反应获得T5000 UPy,然后将HP1400 UPy和T5000 UPy以不同配比共混制得一系列超分子网状结构聚氨酯。利用FT-IR、1H-NMR、TGA、DM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5000-UPy的加入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却能使其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有较大的提高,且T5000-UPy量少时提高更为显著。随着T5000-UPy的加入量增加,生成的超分子网状结构聚氨酯交联密度增大,链段运动难度增加,内耗减少,储能模量增大,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温度、悬浮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乙烯醇 ( PVA)在 α- Al2 O3颗粒上吸附的影响 ,实验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0 0 0和 56 0 0的 PVA在 2 88.1 5K、2 98.1 5K和 30 8.1 5K、α- Al2 O3悬浮液质量浓度为 0 .0 5、0 .1 0和 0 .1 5时的吸附等温线 ,用 Langmuir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 ,吸附量随悬浮液浓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 PVA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其吸附等温线受温度、悬浮液浓度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温度、悬浮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乙烯醇(PVA)在α-AL2O3颗粒上吸附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各4450的PVA在288.15K和308.15K,α-AL2O3悬浮液质量浓度为0.05、0.10和0.15时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表明,吸队量随浮液浓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VA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A相对分子质量越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联苯胺黄酸衍生物--FA系列增效超分散剂对黄墨中黄颜料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增效超分散剂与超分散剂配合使用,能明显改善体系的流动度,粘度和剪切稀化性等应用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纯化香加皮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香加皮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杠柳毒苷为指标,进行树脂型号的选择、上样量的确定、洗脱溶剂的选择,考察了上样液浓度、柱径高比对吸附的影响等。【结果】选择AB-8大孔树脂,上样生药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1:2,洗脱溶剂4倍量为70%乙醇,在一定范围内上样液质量浓度、柱径高比对吸附无显著影响。【结论】可以应用AB-8大孔树脂纯化香加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用以分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酸和固定化乳糖酶。方法采用悬浮聚合法分别进行含纳米氧化铁粒子的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苯乙烯的共聚,得到表面羧基化和表面环氧基化磁性微球;采用种子微乳液法制备氯甲基化磁性微球。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研究磁性微球与b-γIgG的交联熏并对羧基化磁性微球进行VEGF核酸的磁性分离与乳糖酶的固定化实验。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谱(EDS)和红外(IR)的结果显示制得的高分子磁性微球呈单分散状态,磁性纳米粒子在微球中分布均匀,表面含有特征性功能基团。放射免疫测定显示不同基团的磁性微球均能与b-γIgG交联,其中羧基化磁性微球达到75μg/mg的吸附量。羧基化磁性微球偶联相应的引物链可用于分离VEGF核酸探针。此外,固定化乳糖酶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酶的量与磁性微球的量成正比。结论表面功能化高分子磁性微球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苯乙烯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组成、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吸附和扩散特性是进行色谱过程的基础,本文测定了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三尖杉磷碱在多孔的吸附及扩散特性,结果表明:紫杉醇和三尖杉磷酸在硅胶上的吸附不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但在低浓度下可用溶剂调整型Langmuir模型描述。扩散研究表明,用醇和三尖彬磷碱在硅胶上吸附罗弱,表面扩散可以忽略,相同条件下,紫杉醇的吸附量受强溶剂影响罗大,强溶剂组成的增加会造成紫杉醇吸附量很快下降,这和在正相色谱  相似文献   

18.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P(St-co-MAA)]作为分散剂和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在120℃下混合,制备了环氧树脂水分散液。测定了环氧树脂与P(St-co-MAA)混合前后的环氧值,证明共聚物中的部分羧基和环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了接枝共聚物,P(St-co-MAA)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良好,从而制得稳定性良好而且粒径较小的水分散液。同时考察了共聚物组成和环氧树脂分子量时水分散液以及成膜后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步自由基聚合法,采用新壬酸乙烯酯(VNA)疏水改性壳聚糖(Cts),制得改性产物VNA-Cts。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作为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普施安红(MX-5B)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VNA基团被成功地接枝到Cts主链上,VNA-Cts的最大吸附能力与Cts含量呈线性相关性,接枝率为27.2%的VNA-Cts(CtsD27.2)具有良好的耐酸性、热稳定性和吸附染料的高效性,并且其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 180 mg/g;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Pseudo-secongd-order动力学模型;将吸满染料的CtsD27.2置于pH为8的NaOH溶液中,大约80%的染料会解吸附重新回到水溶液中。  相似文献   

20.
优选山楂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几种提取方法对山楂果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山楂浸膏,经大孔吸附树脂提纯有效成分。结果: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山楂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的精制工艺,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以60%乙醇为溶剂提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取精制工艺。提取效率较高。且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