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湖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疫情总体均呈平稳流行态势,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9.02/10万;病毒性肝炎病例男性多于女性,街道高于乡镇,主要为工人、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20~49岁年龄组占70.77%;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率最低,年均发病率为1.75/10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19.40/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85/10万;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发病总体呈上升态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3.95/10万上升到2011年的10.49/10万。 结论 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成效明显,但应调整和优化甲、乙肝免疫策略,加大戊肝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登科  黄会  吴戈  黄生权  陈敏 《疾病监测》2010,25(4):261-262,266
目的分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76/10万~76.9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3.06/10万,流行高峰年是1990、1998、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76.99/10万、25.01/10万、25.66/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构成比从1991年的55.56%下降到2008年的11.01%。1990-2008年,甲肝先后在吉首、永顺、龙山、凤凰等地局部流行,4县市人口数所占全州总人口数分别为8.93%、18.63%、20.11%、14.01%,甲肝流行年报告病例数分别占同期全州病例总数的33.49%、34.01%、47.90%、46.07%。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31.52%。年龄分布:0~4岁儿童发病率逐年下降,5~14岁儿童和学生是该病高发人群。结论 湘西州甲肝发病呈周期性波动,间隙8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今后工作重点要把学生作为甲肝疫苗的首选接种对象。发生甲肝流行时,学龄前儿童必须接种甲肝疫苗。落实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6-2005年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5年天津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市甲肝发病率从1996年的10.94/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83/10万,静海县年均发病率最高(9.8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和工人;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9/10万,女性为2.84/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近10年1~14岁组发病率下降9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5岁.结论 天津市近10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做好其他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石有昌  门兆捷  刘敏  李丹 《疾病监测》2005,20(7):364-366
目的分析甲肝流行特征,预测甲肝疫情,提出针对性防制措施,以降低甲肝发病率。方法利用全省疫情资料及人口资料,采用总体统计和各年代统计分析方法。结果1994年以来辽宁省甲肝流行规律发生明显变化,7~8年一个流行高峰规律及秋冬季高峰现象明显消失,现流行高峰以春季为主,沿海地区和城市发病高于内地和农村,发病人群年龄组后移,15~30岁年龄组甲肝发病人数占70%。甲肝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明显下降。预测辽宁省仍然存在甲型肝炎暴发及流行可能。结论历史流行规律明显消失,发病率下降,暴发疫情明显减少。应积极开展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97~2002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9.8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地区分布以信阳市为最高(20.01/10万);甲肝发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38.04%),职业以农民为主,甲肝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6:1;15岁以下发病较多。结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在适龄儿童和高危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6.
蒙艳琼 《疾病监测》2010,25(12):984-985,993
目的了解1996-2008年云南省西畴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6-2008年西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08年西畴县共报告甲肝779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为101.03/10万,2006年发病率最低,为4.39/10万,年均发病率为31.42/10万。1996年、1999年西畴县甲肝发病出现以县城为中心的点状暴发,从2000年起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13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西洒镇,发病率达485.98/10万,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幼托及散居儿童,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25岁,占总病例数的60.00%。男女甲肝发病比为1.42∶1。结论自2000年以后,西畴县加大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力度,县城进行饮用水改造及消毒,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00年的31.9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6.41/10万。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蓝岳云  姜宪尘 《疾病监测》2015,30(9):749-75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2001-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与接种甲肝疫苗的关系,为全市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主要收集衢州市近24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接种率及血清学监测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无周期性流行。2001-2014年甲肝年发病率在0.52/10万~6.99/10万之间,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81/10万和1.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免疫规划前,季节分布明显,发病高峰在3-5月和8月,纳入免疫规划后,季节分布不明显;以龙游县和江山市甲肝发病率较高,衢江区最低。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8.94%;发病年龄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43.24%;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49:1。结论 衢州市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周期性消失,加强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章洁  沈莉 《疾病监测》2005,20(2):73-76
目的 探讨长宁区病毒性肝炎近年来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 ,为更好地制定有针对性地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办公软件Excel2 0 0 0对长宁区 1996~ 2 0 0 3年肝炎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肝炎病原学分型检测均采用ELISA法 ,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1996~2 0 0 3年长宁区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 70 4 8/ 10万 ,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 ,男女性别比为 1 .75∶1,以青壮年为主 ,职业发病以工人、干部职员、离退人员为主。分型监测显示甲型肝炎所占比重下降 ,乙型肝炎所占比重上升 ,戊肝比重超过甲肝。结论 近年来 ,长宁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稳中有降趋势 ,乙肝所占比重上升。肝炎防制工作在继续巩固甲肝低发病率的同时 ,重点应加强乙肝防制工作。此外应加强对未定型肝炎的分型诊断 ,提高分型报告率。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1990~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甲型肝炎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法对1990~2003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查2000年及2002年本市健康居民1370名,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结果1990~2003年间,我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44/10万~124.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57.58/10万,于1991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基本呈散发状态;全年均有发病,春季为高峰;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年龄以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小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我市存在甲肝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应加强小年龄组甲肝防治措施,尤其应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海淀区1999~200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概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3年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577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11.89/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3.07/10万),年均发病率7.05/10万。海淀区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5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聂各庄乡,发病率达92.56/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干部职员、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57.02%。男女甲肝发病比为2.07:1,差异有极显著性(X2=61.11P<0.01)。结论随着甲肝疫苗的应用,1999-2003年海淀区甲肝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孙黛 《疾病监测》2011,26(6):467-470
目的 对湖州市1950 - 2009年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州市1950 - 2009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进行分析。 结果 1950 - 2009年60年间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是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霍乱和脊髓灰质炎,年发病率分别为15.20/10万~1856.19/10万、4.10/10万~563.73/10万、1.04/10万~67.96/10万、0~1.44/10万、0~6.29/10万。20世纪50年代肠道传染病的死亡率为1.1/10万,21世纪降到0.01/10万。 结论 60年来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痢疾是影响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是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宁波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1999-2008年甲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8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20.53/10万~4.1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9.90/10万,1999年最高,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宁波市所辖11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个别县(区)发病率较高,县(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肝发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8.87%;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构成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0.58%。结论近年来宁波市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维持在较低水平,甲肝防控工作效果明显,但仍需加强控制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青壮年和农民,并需加强食品和水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1-2006年15岁以下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规律.方法 对1991-2006年合肥市儿童乙肝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儿童乙肝监测系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利用Epi Info 2002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6年间,全市共报告儿童乙肝发病3189例,年均发病率为19.31/10万.1994年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数579例,发病率为56.21/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报告病例数32例,发病率为3.31/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39/10万.儿童乙肝占乙肝总发病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18.23%到2006年的1.84%.结论 儿童乙肝发病率从1991-2006年有明显下降趋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乙肝最有效措施之一.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做好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尤其是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新凤  沈建勇 《疾病监测》2010,25(8):627-628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2004-2008年湖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湖州市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23.79/10万上升至2008年的88.95/10万,年均增幅为39.06%,5个县(区)中,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安吉县(66.75/10万),发病数年均增幅最高的为安吉县(70.59%);报告病例以Ⅰ期、Ⅱ期和隐性梅毒为主,占96.72%;5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90∶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占54.27%;重点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5.37%。结论湖州市梅毒疫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需加大梅毒防制力度,积极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1995-2007年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5-2007年菌痢发病人群进行分析;并利用圆形分布,得出发病高峰日期;参照指数曲线法,建立菌痢预测模型方程公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预测拟合。结果湖州市1995-2007年菌痢平均发病率为58.80/10万;以湖州市区(原湖州市郊区和城区)发病率最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农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高峰日为8月25日;获得指数曲线预测模型方程=Ie/Isup242.5304-0.1192Ix/I/sup,可用于预测菌痢发病趋势。结论1995年以来,湖州市菌痢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应针对儿童发病多、夏秋季发病多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把菌痢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陕西省蒲城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预测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5年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8年蒲城县法定传染病共报告21种,10 3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2.21/10万。2004-2008年发病率依次为350.59/10万、279.37/10万、258.19/10万、220.78/10万和254.31/10万。结论 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位于首位的病种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嵊泗列岛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04-2007年网络直报的梅毒疫情资料用Excel 2003软件的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梅毒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3.39/10万,2004-2007年梅毒发病率依次为49.15/10万、67.76/10万、67.20/10万和109.97/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I/Isup2/sup=20.16,IP/I<0.001);县城城区梅毒4年总体发病率是小岛乡镇的1.62倍,明显高于小岛乡镇(I/Isup2/sup=13.94,IP/I<0.001);女性梅毒发病率为84.31/10万,男性为62.17/10万,女性高于男性(I/Isup2/sup=5.39,IP/I<0.05)。梅毒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梅毒总病例数的81.43%。渔(船)民梅毒发病数占男性梅毒总病例数的37.37%(37/99);女性家务及待业人员梅毒发病数占女性梅毒病例总数的76.81%(106/138)。结论4年来,嵊泗县梅毒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渔(船)民和家务待业人群分别是男女性梅毒防治的重点人群。因此,梅毒防治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