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主藏血:肝血不足,常可见到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血崩等病变。主疏泄:肝气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气机不调,  相似文献   

2.
杨璞 《家庭保健》2014,(7):37-37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具有调畅情志、疏泄气机的重要作用。我国历代名医大家也都很注重养肝,当代国医大师们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具有调畅情志、疏泄气机的重要作用。时下开始入秋,气候干燥,所以也更易使人肝火亢盛而心烦气躁,因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就大动肝火者更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4.
肝主疏泄亦主藏血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 一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中医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的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气机就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水液运行通畅,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潘会  高昌  刘斌 《职业与健康》2005,21(6):883-883
主疏泄,是肝的生理功能之一.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肝主疏泄除司气机、资运化、调冲任、协情志等作用外,尚有协理水湿、清内御邪、督血循脉之功能,兹就此补议如下.  相似文献   

6.
“福寿仙”天然口服液可以增强免疫、兹补肝肾、养肝护肝、养血生精,是其主要功能之一。那么,肝在人体生理中有什么作用呢? 中医认为: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全身之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肝的藏血功能,是指肝有储藏血液和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麦粒肿的中医治法。方法麦粒肿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正气不足,标实乃脾胃蕴热;就主证而言:眼睑红肿热痛为标,肝脾蕴热为本。肝脾蕴热,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运化而统血,肝有热则伤肝,肝伤则气机郁滞而血失调畅,脾伤则升降紊乱而血失统摄,故气滞、血瘀应责之肝脾;又因脾属土而能制水,为津液化生转输之枢,脾虚则不能散精,脾主肌肉,"肉轮"属脾,精不能营养"肉轮"。肝调畅气机失常,不能维持脾胃升降运化,而使气血凝滞,上壅于眼睑而发病。结果谢氏经验方治疗麦粒肿仅治其标,未治其本,疗效易反复。本文从标本同治着手,认为麦粒肿发病的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并按成脓与否将其分为三期:初期(风热外感),中期(热毒上攻),后期(热毒炽盛而正气未衰型、脾胃伏热型、正虚毒恋型)。结论不同时期不同证型需要加用内服不同的汤液,从而达到标本同治,最终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舒上化 《现代保健》2008,(34):34-34
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故也。内经指出:“肝藏血,主情志,性喜疏泄条达,与气血休戚相关”;而“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景岳全书》),可见肝与妇科病的关系至为密切。若情志舒畅,气顺血和则月经胎产皆顺,如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旋则血瘀,于是诸证遂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饮酒、熬夜、不规律饮食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肝气郁结的表现。"肝气郁结"多因肝脏的疏泄功能发生异常所致。肝气郁结有哪些表现中医学认为肝脏具有疏泄的功能,能够条畅人体的气机,调畅人的情志,使人体保持身心健康。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如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条畅,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器官,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其主要功能有物质代谢,解毒作用,生成胆汁。中医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疏泄功能,主要是指肝脏具有疏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胆汁分泌与疏泄、协助脾胃消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是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一个方剂,治伤寒少阴证。“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方属于和解剂范畴,临床运用很广,如随证加减,能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效果颇佳。组成:甘草(炙)6g、枳实(破、水渍、炙干)6g、柴胡6g、芍药9g,功用:疏盯和胃,透达郁阳。主治:肝胃气滞,阳郁致厥.由传经热邪,热郁于内,阳气不能外达而致手足厥逆。肝主疏泄,直接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肝失疏泄,木横侮土,故腹痛泄利后重:肝郁气逆,胸阳失于宣通,或咳或悸:气郁而水道失于通调,故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2.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有的像蝉鸣,有的像潮水,有时双耳有响声,有时一侧耳朵有响声,耳内响声间断出现或持续不缓解,而外界并没有相应响声的病证。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人体肝肾不足相关,这是为什么呢?耳为肾之窍,肾气亏虚则耳窍失去滋养,表现为听力减退。肝与肾密切相连,且肝具有统血和疏泄的作用,能够调理全身气机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耳部滋养不足,故出现耳鸣,严重者会出现耳聋。因此,通过滋肾养肝可以起到治疗耳鸣的作用,也可以饮用“杞菊黄精茶”来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3.
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性刚主春生之气,疏泄而运脾土,行肾气。肝又主血藏血,目受血而能视,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足受血而能步。女以血为本,更以肝为先天。肝胆之功,岂不盛哉!肝病最杂,善治肝者乃治百病。——中医杂记  相似文献   

14.
冯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于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治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在中医药治疗焦虑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提倡以中医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论"、"五脏情志论"为出发点,从五脏气机失调角度治疗焦虑症,以调气为要,并认为该病初起病变多为实证,因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不畅,病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由气及血,心、脾、肾俱虚。临床治疗大多从肝入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临证治疗还须根据病情变化,抓住根本病机遣方用药,恢复阴阳气血之平衡,并自拟虑烦汤加减,以达疏肝解郁、滋阴潜阳、交通心肾之效,附医案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李满容 《现代保健》2008,(35):115-116
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主要功能之一为“主疏泄”。《素问·藏气法时论》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喻其为“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均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和调节。在生理上,肝气条达有利于脏腑的生理活动,对于运行气血、调节情志、协助运化、通利水道、排泄胆汁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肝脏失于疏泄,则会出现多变、复杂之病理,不但本经有病,且旁涉诸多脏腑,致气机紊乱。  相似文献   

16.
王训乐 《中国校医》2008,22(1):104-105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痞”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如《内经》中有“肝之积,曰肥气”,“肝壅,两胁痛”;《金匮》中有“心下坚,大如旋……”;《古今医鉴》中“胁痛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留为病”等,所述的证侯皆类似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当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水湿羁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交结、内郁肝胆而成本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清代王旭高治肝八法中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平肝法四法治疗脂肪肝。古今在临床治疗中,确实有很多案例,但以疏肝法较为常用,其次是柔肝法和平肝法,镇肝法则较为少用。这与中医肝的生理功能有关:1肝主疏泄,能助脾胃消食运化,其气升发,能舒畅气机。2它的主要功能表现于调节全身气血流通,情绪变化。3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则气郁易怒,急躁善暴,不思饮食,肝气久郁,气火由此而生。总之,以疏畅条达之法以复肝的正常生理之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气血。今其条达,而致和平”。所以在治疗脂肪肝时多用疏肝法为主。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因此,自我调养十分重要。 1.精神调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说明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情志变化,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气的疏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才能气血平和,心情疏畅。如果肝气失于疏  相似文献   

19.
陈继英 《健康博览》2011,(11):55-55
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脑力劳动且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为多见。其病因与精神因素、饮食失调等有关,包括过度思虑或长期紧张,消耗心血,导致心血不足;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而发火,以致肝阴不足,肝火有余;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妇女产后失血过多,导致气血两虚等。其主要症状为神经过敏、烦躁、失眠、精神  相似文献   

20.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职司疏泄,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这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特点。而肝脏一个重要的病理特点恰恰是肝气易郁。既喜调达又易郁结,这一矛盾决定了肝经气郁是肝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举凡外来情志刺激、内生郁闷烦恼或诸种毒邪内侵等,皆可导致肝气郁结。同时,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湿热、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亦可阻滞肝经气机,使肝气郁滞而不行。而肝气一郁,既犯他脏,或横逆,或上逆,或流窜三焦,扰乱气血,又可郁久化火,气滞而血瘀,引发种种病变。因此,疏肝解郁、行气导滞为肝病最为常用之法,即所谓“木郁达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