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红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3):29-30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生长因子、凝血因子、风险因子研究的逐渐加深,超声、介入等其他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均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胭窝部的静脉血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发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其他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升高。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第6外显子C469T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100例正常分娩者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ICAM-1基因C469T多态性。结果复发性流产组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2.22%、64.44%,与对照组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70.00%、2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46,P=0.000);复发性流产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80.56%,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62.00%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5,P=0.000);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其自然流产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539倍(OR=2.539,95%CI:1.592~4.049)。结论ICAM-1基因C469T多态性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自然流产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QO1基因C609T变异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268对大肠癌患者和对照者NQO1基因cDNA609位点多态性进行测定。结果病例组中基因型为C/C、C/T、T/T的分别有68,149,69例,分别占23.77%,52.10%和24.13%;对照组分别有116,126,44人,占40 56%,44.06%和15.38%;3种基因型频率在2组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C基因型作为参照基因型,C/T和T/T2种基因型的调整OR分别为2.06(95%CI=1.37~3.10)和2.64(95%CI=1.57~4.44);NQO1C609T变异基因型与吸烟、饮用水及食物类型存在交互作用而增加个体患大肠癌的危险。结论携带NQO1C609T,变异基因型个体患大肠癌的风险增加,且该变异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primary knee osteoarthritis,PKOA)的相关性,为PKOA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方法 采用关联分析,随机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PKOA患者88例,正常对照组89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所选对象TGF-β1-509位点基因和基因型进行检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以O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相对风险度。 结果 PKOA组和健康对照组TGF-β1-509C/T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选人群具有代表性。PKOA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OA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4.3% vs.13.5%,χ2=20.51,P=0.0000);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9% vs. 41.6%,χ2=21.08,P=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OA组轻型和重型CC基因型的频率比较(39.5% vs. 48.9%,χ2=0.792,P=0.37)、C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62.8% vs. 68.9%,χ2=0.728, P=0.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PKOA相关,该位点等位基因C携带者可能是PKOA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湖北省武穴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基因(IL-1β)第5号外显子(+3953C/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方法,检测了3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40例健康对照者IL-1β(+3953C/T)位点基因多态性,计算并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IL-1β(+3953C/T)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以CC型最为多见,CT型次之,没有发现TT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偏高,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偏低;在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湖北省武穴地区,IL-1β(+3953C/T)位点碱基突变率极低,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分布不存在性别之间的区别,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C/T、T869C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GFβ1-509C/T、T869C基因片段,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并经测序证实。结果:观察组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18、43.94、37.88;对照组分别为14.71、45.59、39.70。观察组TGFβ1、T869C基因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15、46.16、32.69;对照组分别为22.06、47.06、30.88。TGFβ1-509C/T、T869C各种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509C/T、T869C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5l1位点C/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关系。方法 CHF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80例,抽取静脉血5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IL-1β-511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等位基因T在CHF组检出率为56.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检出率的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511 C/T多态性与CHF发病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T可能是部分CHF患者易感性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泵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泵运动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泵护理可改善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并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台州地区人群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MCP-1-2518A/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为A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3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狭窄程度分为不同病变组及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其基因2518A/G位点的多态性,所有生化指标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n=260)吸烟史、高血压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n=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MCP-1水平[(242.47±45.97)pg/ml]高于对照组[(221.12±57.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5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116)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CP-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40,P〈0.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在台州地区人群中,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血清MCP-1水平与AS严重程度有关,并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初步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和判断AS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行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6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指标以及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评分指标对比,护理后两组均高于干预前(P<0.05),而组间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组间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行分级监控管理+精细化护理干预,术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得以提高,明显降低了DVT的形成率,保障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介素-1A(inter/eukin-1A,1L-1A)和IL-1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按照WHO的CHD诊断标准,选取CHD病例1003人,年龄和性别频率匹配的对照1003人。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ABI7900HT的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IL-1A基因外显子上的多态性位点rs17561(ala114ser)与CHD有关。与GG相比,携带刀基因型者患CHD的危险性为GG的3倍。未发现IL-1B基因上的4个多态性位点(SNPs)与CHD有关。进一步的单倍型研究显示单倍型在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IL-1A上的多态性位点rs17561与CHD有关,IL-1B上的4个SNPs与CHD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族矽肺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启动子C-509T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随机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煤矿矿区壮族矽肺患者51例(壮族矽肺组)、汉族矽肺患者30例(汉族矽肺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TGF-β1启动子C-509T野生纯合型(CC)、突变杂合型(TC)和突变纯合型(ITI)3个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2组人群中不同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壮族矽肺组CC、TC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与汉族矽肺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发病年龄、发病工龄、是否合并肺结核等混杂因素后,壮族矽肺组携带IT基因型的频率高于汉族矽肺组(P<0.05).结论 壮族和汉族矽肺患者TGF-β1启动子C-509T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阿尔茨海默病及143例正常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18%、43.94%、37.88%,对照组分别为对15.38%、44.07%、40.55%,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社区人群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SREBP-1a基因-36del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厂桥社区人群筛检出的、未经药物治疗的322例高脂血症患者、51例临界高脂血症患者及164名血脂正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SREBP-1a基因-36delG位点多态性.结果SREBP-1a基因-36delG等位基因频率在血脂正常组、临界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中分别为9.5%、11.8%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正常组和临界高脂血症患者中血清TC、LDL-C、HDL-C、TG、ApoA I和Apo B水平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36delG携带者血清TC水平低于G /G 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血脂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EBP-1a的G /G 基因型可能与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GPIbα)基因Kozak-5T/C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型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LP)检测196例浙江地区汉族人(冠心病组105例,对照组91例)Kozak-5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GPIbα基因Kozak-5T/C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GPIbα基因Kozak-5T/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术后有无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20例和非DVT组80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和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和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 DVT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TT基因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DVT组[65.00%(13/20)比25.00%(20/80)和80.00%(32/40)比38.75%(62/160)], CC基因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DVT组[5.00%(1/20)比47.50%(38/80)和20.00%(8/40)比61.25%(98/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CT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酶免法测定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及1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GFβ1-509C/T基因片段,Eco81 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并经测序证实。结果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及110例正常对照TGFβ1-509C/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应性鼻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变应性鼻炎病程中有重要作用,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脓毒症患者(1,3)-β-D-葡聚糖(BG)的血浆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11例)、二重感染组(G-菌合并真菌感染,36例)和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10男10女)为对照组。67例脓毒症患者24小时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浆BG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脓毒症各组患者的血浆B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真菌感染组及二重感染组的血浆BG水平均显著高于G-感染组,而真菌感染组与二重感染两组之间的血浆BG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二重感染组)患者血浆BG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O.325,P=0.043)。结论真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浆BG水平显著升高,BG可能是影响真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卫生研究》2015,(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受体CCR2基因190A/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吸烟的交互作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600例NAFLD患者及60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了MCP-1受体CCR2基因190A/G和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结果 190A/G(GG)基因型和C242T(TT)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分别为50.17%、50.00%,在对照组分别为23.83%、24.17%,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462,P=0.0031;χ2=85.8100,P=0.0039)。190A/G(GG)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3.2171,95%CI 1.9351~5.2184)。C242T(TT)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3.1379,95%CI 1.7973~5.2362)。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190A/G(GG)/C242T(TT)基因型者在NAFLD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67%和13.00%,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021,P=0.0017)。190A/G(GG)/C242T(TT)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5.0211,95%CI 3.1853~7.7926)。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2234,P=0.0025),吸烟者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3.3032,95%CI 1.9147~5.7413),吸烟与190A/G(GG)/C242T(TT)基因型均有交互作用(r=3.9983;r=3.8553)。结论 190A/G(GG)、C242T(TT)基因型和吸烟是NAFLD的易患因素,基因多态性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增加了NAFL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