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6~36个月(平均19个月),按Dienst标准评定:优4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为95%。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住满意,疗效可靠。同时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病情及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经手法复位胫前石膏托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41例跟骨骨折,男36例,女5例;年龄17~85岁,平均42.5岁.皆为高处坠落伤.左侧14例,右侧17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胫前石膏托夹板外固定,将踝关节固定于跖屈中立位,固定时间4~6周.结果 随访6~24个月,疗效评定显示:优3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7.6%.1例手法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良好的手法复位胫前石膏托夹板外固定,可使大多数跟骨骨折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裴儒 《中国校医》2014,(12):931-93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5.0%,而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治疗组优良率为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n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 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n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 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郭小明 《现代保健》2010,(35):66-6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2007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按AO/ASIF分型:C2型14型,C3型6例。结果本组2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0°~18°(平均13.5°),尺偏角为18°~30°(平均26。)桡骨茎突高于尺骨茎突10~14mm(平均12.5mm),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可1例,无针道感染。疗效按Dienst标准,优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8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改善远期关节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6例,给予其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期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6例,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时间(10±2)个月。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级患者的治疗效果:优41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95%。2例患者出现皮肤切口感染,未有少年曾感染、骨髄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螺钉松脱等情况出现。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01/2006-12收治的58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的手术时机、延期切开复位、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预防性植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16.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4~7)月个。按Mazur评分标准:优22例,良27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84.4%,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器,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预防性植骨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Ⅱ、Ⅲ型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利用石膏、绷带、跟骨牵引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7~25 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对照组开放性骨折在受伤后8 h内急症行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型骨折于伤后2~7 d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年。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9~23周,平均16.2周;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5.7周,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6,P=0.5809)。对照组优5例(23.8%),良9例(43.3%),可4例(19%),差3例(14.3%),总体优良率67.1%,术后并发症6例;治疗组优6例(28.6%),良11例(52.4%),可2例(9.5%),差2例(9.5%),总体优良率81.0%,术后并发症3例,两组总体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5,P=0.2924)。而治疗组Ⅲ型骨折优良率为71.4%,对照组Ⅲ型骨折优良率仅为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亦相对增加。结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Ⅲ型胫骨Pilon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应对措施。方法对48例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不包括单阶段骨折)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或单边外固定支架加螺丝钉、克氏针、钢丝的补充内固定,2~3周后开始膝踝关节功能锻炼(不稳定者适当延长时间)。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本组优38例,良6例,优良率为91.7%。2例向后成角约10°、外旋15°,2例远端外旋约20°,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无压疮、感染、关节粘连及僵直等晚期并发症。结论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目前仍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十多段粉碎性骨折采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术前及术后X线片检套、术后伤口愈合及膝踝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7个月)。14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断裂,再次手术植骨内固定,于术后18个月愈合;15例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6~15个月。无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对照测试膝踝关节功能,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0例、良4例、中2例、差0例,本组优良率为87.5%。结论AO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十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病人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结果评定:优24例,良8例,中2例,无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达94%;所有患者外固定时间为6~8周,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 外固定支架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操作方便,且力学性能稳定,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朱玲玲  尹逸林 《现代医院》2012,12(12):42-44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期间,对36例/39足的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平均39.0岁。结果所有36例患者(39足)术后复位良好,全部随访,平均17个月(12~26个月),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脱落现象发生。疗效评定:优30例32足,良5例6足,可1例1足;优良率97.4%。结论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在临床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应用Orthofix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18例2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2例14处,指骨骨折6例6处.开放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15例,病理性骨折2例.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10周,平均(8.0±1.2)周.无骨髓炎、骨不连及螺纹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手指功能按TAM法评价:优10例,良6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微型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获得6个月至2年(平均10.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远期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有利于提高关节内骨折复位满意率,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手段,避免过度牵引,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欧斌 《现代保健》2011,(33):116-1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疗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评定为: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微创经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3例胫骨远端骨折及pilon骨折.年龄18~59岁,平均35.3岁.根据AO分型:A型10例,B型9例,C型4例.开放性骨折3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待肿胀缓解,创口平稳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8~ 23个月,平均11.2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8~24周,平均11.7周.根据Mazur 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6%.结论 微创经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8~12个月,80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疗效按Ovalia标准:优46例,良2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72/80).疗效按Mazur标准:优55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77/80).结论 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塑形良好的解剖钢板治疗,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内固定钢板符合胫骨的解剖学特点,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符合现代微创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ustilo-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63例Ⅲb型开放性胫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2例,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31例。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6.6个月),两组深部感染率和骨不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畸形愈合率高,髓内钉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最终结果评定髓内钉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P〈0.05)。结论:在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中,使用髓内钉固定是可行的,比外固定支架有优势,只要骨折的形态适于髓内钉固定,就应该首选髓内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