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在控制感染当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4月-2011年6月到我院救治的300例尿路感染患者,经过段尿培养一共分离出300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株.当中实验组的菌株采用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没有使用任何处理方法.并且总结微生物检验是怎样科学合理的使用在临床抗生素当中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分析研究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当中的使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检验能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病原菌进行监测以及预防传播的途径,还有微生物检验能够对容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当中是一项关键环节,微生物检验不但能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几率,并且还能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40例尿路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中段尿路培养共分离出115株细菌其中有44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总结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感染率为43.4%,对照组中重度感染率为52.5%,观察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检测病原菌和其传播途径,以及进行感染控制,还可以同时对易感人群进行实时检测、预防.结论 微生物检测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上推广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指导相关治疗,降低患者内源感染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200例医院收治的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未进行微生物检验而根据经验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从而降低感染严重程度、控制感染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未应用微生物检验,观察组应用微生物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并对感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受感染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医师进行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进而减轻患者感染程度,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感染病患者80例,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感染控制,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和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的人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传染病的恶化,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菲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89-190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20例作为该研究的主要对象,当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之后,得到分离的220珠大肠埃希氏菌。将得到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各组110株菌株。观察组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检查,对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一段时间之后,分析比较两组珠菌的感染控制效果,并且分析总结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为7.27%,对照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为16.3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度感染率为24.54%,对照组患者的中度感染率为49.0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进行病原菌的监测以及病原菌的预测传播途径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选择30例(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另30例(对照组)根据医生经验用药,对比两组疗效,总结微生物检验法应用于基层医院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培养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郝新宁 《智慧健康》2023,(11):47-50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不实施微生物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数量及感染控制率。结果 经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的轻度感染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感染控制患者管理而言,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满足患者的管理需求,同时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控制水平,微生物检验与感染控制结合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我院6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依照控制感染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感染后治疗)和观察组(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感染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感染控制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53%(25/3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明显降低了感染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明显控制感染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相关价值。方法收集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以及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进一步分析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的价值。结果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于医院控制感染有很大的价值,这主要应用在:预测感染传播途径、监测病原菌与监测易感人群等各个方面。结论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于控制医院的感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微生物的推广与应用,有效地控制医院的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宝兰 《现代保健》2014,(12):89-91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复发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复发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而且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医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建立监测系统,进行MDRO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临床科室送检标本1200人次,1906例次,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报告阳性菌株173例,多重耐药菌63株,63株耐药菌标本源自10个科室29例患者。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测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理性海水应用于鼻腔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本院进行鼻腔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鼻腔冲洗器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组采用美林康博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愈率分别为66.7%、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9.0%。结论:与传统的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相比,生理性海水冲洗提高了治愈率,见效快,效果好,方便适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茹文渊 《现代保健》2014,(22):149-150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31例新生儿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31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CRP(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研究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CRP阳性率为80.6%,对照组CRP阳性率为32.3%,观察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血培养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77.4%,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呈现为阳性,阳性率为25.8%,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升高者21例,比例为67.7%,对照组血常规升高者4例,比例为12.9%,观察组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将其视为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并观察病原菌及药敏率.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406例,依患者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203例,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共203例,应用普通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药敏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患者共26例出现医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和溶血葡萄球菌(8株)为主.结论 特定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对感染的患者,治疗前及时进行药敏试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生儿病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降低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3-2010年新生儿病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前4年设为对照组,后4年设为试验组,对两组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下降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好转率试验组为99.04%,对照组为97.19%,较前提高;平均住院日试验组平均8.58 d,对照组平均9.23d,较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病房内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未使医院感染率、平均住院日增加,治愈好转率也未降低.  相似文献   

17.
彭治龙 《现代保健》2012,(17):22-23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率为18.37%,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俨〈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确切,退热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在临床工作中值得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ICU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与病情判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60例ICU非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6.7%,CRP检测阳性率为100%,PCT、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特异性较CRP高,故联合监测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A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消化道多见,B组以呼吸道多见;住院时间及治愈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30例,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A组真菌8株,肠杆菌科细菌3株、非发酵菌3株、革兰阳性球菌2株;B组真菌1株、肠杆菌科细菌7株、非发酵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6株;A组真菌占50.0%,B组真菌占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中无积极意义,相反可增加真菌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