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老年科陪护人员对疾病知识及日常生活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探索病区陪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方案.方法 对老年科陪护人员进行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及生活护理技能考核,并进行病人和家属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调查,然后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疾病知识及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培训,于病人出院前2d采取相同内容及方法对陪护人员进行考核,并进行患者和家属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培训后陪护人员对疾病认识水平及生活护理能力有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对病区陪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能提高陪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护理能力,达到患者、医院、社会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陪护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医院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方法陪护人员的准入,集中培训;科室的专门化和正规化管理.结果陪护人员的工作能得到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认可.结论实行陪护统一、正规化的管理是医院解决陪护管理工作最实用、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实际工作中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方案.方法 2007年11月1日-2008年6月1日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有陪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通过对陪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指导及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未行相关教育指导,采用院内设计的调查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陪护人员满意度得分(95.50±5.81)分,对照组陪护人员满意度得分(80.40±4.12)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外科陪护人员施以系统培训,规范管理,使陪护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病房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艳  李莎  朱德发 《安徽医学》2009,30(6):683-684
目的研究不同陪护人员对干部病房患有内科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患者136例,依据患者陪护人员不同分为家属(配偶或子女)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汉密顿评分差异。结果家属陪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入院时Zung氏抑郁评分高于50%者,出院时汉密顿评分均明显低于护工陪护组(P〈0.05)。结论家属陪护有助于内科老年病人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的实施和成效.方法 运用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收集实施前后1年陪护率,患者对陪护满意度及实施前后私陪人员数量、私陪人员转型公陪人员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陪护率下降,患者对陪护满意度提高,私陪人员数量显著下降,私陪转型公陪人数增加.结论 运用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实行全院陪护人员统一管理,能消除病房公陪、私陪共争患者的现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同时提高陪护质量,解决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陪护而家属又无人留陪的困难,解决后顾之忧,有效控制和降低陪护率,做到“安全服务、有效管理、良好结果”,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冠心病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5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采用自制冠心病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较好,对出院指导的认知最差;陪护人员性别影响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女性家属优于男性家属;陪护人员文化程度和照顾次数与认知呈正相关。结论:应重视对男性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认知教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医院实施陪护管理后,探讨各利益相关群体对陪护工的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及陪护工自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医院实施陪护管理前,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对临时陪护工的满意度较低,陪护工对自身状况的满意度也较低,医院实施陪护管理后,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对陪护工的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陪...  相似文献   

8.
金满花  朱萍 《吉林医学》2012,33(4):848-849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区患者家属对限制陪护制度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92例封闭病区住院精神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50%的住院精神患者家属不认同限制陪护制度;初诊患者家属比复诊患者家属对限制陪护制度的认同更为不足,P<0.001;患者家属要求陪护的原因主要来自对医护质量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担忧,另有64.58%的家属担心患者心理上受到伤害而要求陪护。家属同意限制陪护的原因,主要是从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病区管理的角度出发,仅有35.42%的患者家属能够放心无陪护。结论:精神科封闭病区患者家属对限制陪护制度的意义认识不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住院精神患者家属的宣教与沟通,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的相关信息,认真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使家属理解、支持限制陪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感染科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认知状况,以减少感染及交叉感染。方法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陪护各10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60.5%住院患者及61.2%的陪护不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感染风险及相关知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患者及陪护对传染疾病的感染风险及相关知识知晓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树立患者及家属的无陪护的理念,减少陪护是降低感染科患者及陪护人员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普通病区应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规范工作制度流程、专项质量控制考核、门诊病区双筛查、各类人员管理及培训、环境物品消毒措施的落实,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果 选取全院普通病区累计入院患者4249例,陪护家属3443例,工作人员3056例,共筛查出发热患者193例,发热陪护家属73例,发热员...  相似文献   

11.
对血液科关于病房家属陪护的原因和利弊进行分析,指出减少病房陪护率的管理措施:严格制订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家属陪护的管理,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建立专职陪护培训和统一管理系统;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措施,维护病人及家属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精神科封闭病房住院患者是否留置陪护的影响因素,以期适当地设置陪护。方法:对189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陪护104名,不陪护85名)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家属的年龄较低、家属为女性、家属与患者的亲缘关系为夫妻或亲子关系、情感关系较好、患者总病期较短、首次住院、患者无攻击风险、患者能自理、患者要求陪护、家属有时间、医生认为要陪护等,则倾向于陪护。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属时间、患者意见及医生意见进入回归方程,可预测98.4%的结果。结论:家属时间因素、患者需求及医生意见制约家属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89例作为研究组,以1 338例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用自编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性别、患者入院次数与陪护家属心理状况呈显著相关;陪护家属的SCL-90总分、阳性因子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社会应重点关注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殷郁 《吉林医学》2010,(33):6172-6173
目的:对专科医院陪护人员实施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方法:通过对医院陪护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制订和完善陪护工职责、管理制度,加强陪护人员岗前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对陪护工进行生活护理常识与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对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结果:陪护工经过规范化管理后整体素质与生活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意外事件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专科医院进行陪护工规范化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精神病患者的陪护人员多种多样,有亲属、保姆或自愿者,其中,以家属为最多。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士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很大一部分精神病患者的陪护照料工作由家里的老年人担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医院专职陪护的陪护质量,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需要。方法:对我院请有专职陪护的137名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专职陪护的要求,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及其家属对专职陪护的要求普遍较高。结论:要达到住院病人及其家属对专职陪护的要求,医院应提高专职陪护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力度,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家属陪护不利影响因素原因分析。方法:对368名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对病房安全管理、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主要与影响病房安全管理、影响病房规范化管理、影响工作秩序、防碍正常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正确管理,实施有效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护理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陪护状况及需求.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病房的陪护管理问题,有效落实病区管理制度和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满足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随机对住院患者的实际陪护情况进行调查,采取与患者及家属直接交谈的方法了解其陪护原因与需求,进行资料收集.同时对于在上午治疗时间内取消陪护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结果:357例住院患者陪护率65.3%,其中家人陪护占94.4%.患者及家属认为需要陪护的原因:①需要生活照顾176例占75.5%;②情感原因如需要亲情照顾、陪伴等148例占63.5%;③心理需要方面127例54.5%;④安全需要如担心摔倒、坠床等73例占31.3%;⑤其他51例21.9%.对在上午治疗时间内取消陪护征求168例患者及家属意见,完全或基本同意51例占30.4%,不同意117例占69.6%,对不同意取消陪护的原因与357例需要陪护的原因相比较,在需要生活照顾和安全需要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和需要承担照顾及其他方面有差异.结论:加强陪护管理,切实发挥责任护士岗位职责,提高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生活、安全及心理方面的关注与护理意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患者满意的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科首次住院的181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和家属精神疾病态度等资料,分析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留守儿童住院时间短于非留守儿童[28(9,56) d比55(32,65) d](P <0. 05),有家属陪护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无家属陪护患者[18(8,32) d比60(42,73) d](P <0. 05),家属精神疾病态度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 661,P <0.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留守、陪护、精神疾病态度是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留守儿童、家属陪护及对精神疾病不包容的态度影响患者住院时间,不利于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0.
医院陪护的现状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决医院陪护人员素质、质量、能力及队伍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招聘专职陪护人员,集中培训,专门管理,确保基本收入,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结果:专职陪护能得到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认可。结论:专职陪护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