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微神经外科强调有序地解剖蛛网膜 ,开放脑池 ,利用颅内自然存在的解剖间隙形成无创伤的手术操作通道。因此 ,神经外科医生必须熟悉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解剖特点。1 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认识过程Vinas将人们对蛛网膜和脑池的认识过程分为 3个阶段 :解剖学阶段、神经放射学阶段和显微神经外科学阶段。1.1 解剖学阶段 (2 0世纪之前 )1664年 ,Blasius发现了位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一层膜 ,将其命名为“蛛网膜”。 1692年 ,Ruysch指出“蛛网膜覆盖整个脑组织”并首次展示了该膜的蛛网状结构。 180 2年 ,Bichat发现蛛网膜不仅覆盖脑表面 ,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方法,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对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显微手术治疗,48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为41例,轻度残疾例数为4例,重度残疾例数2例,死亡例数1例.术后经过6~12个月的随访,40例随访者中,恢复良好37例,重度残疾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划分、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划分、分布和一般特点。方法:对颅内蛛网膜和脑池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1)颅内蛛网膜分为凸面蛛网膜、颅底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小梁蛛网膜是脑池之间的真正间隔;(2)脑池分为上方脑池和颅底脑池,以Liliequist膜间脑叶为界可将颅底脑池分为Lilieq—uist膜前、后两组;(3)几乎所有的颅神经均有各自的蛛网膜鞘,动眼神经是颅内蛛网膜最集中的结构;(4)颈内动脉池与后交通动脉池或相互独立,或融为一体。结论:了解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蛛网膜和脑池所提供的解剖标志和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4.
展神经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展神经为眼运动神经之一,全程走行复杂,经过并毗邻许多重要结构,如Dorello管、海绵窦、眶上裂等,与颈内动脉、交感神经、Gruber韧带等结构联系密切.颅内炎症、肿瘤、外伤、颅内高压时常受到损伤,与其解剖学的特殊性有关.完善展神经的显微解剖学资料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五官科和眼科医生的手术,减少术中展神经的损伤.本文就展神经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鞍区垂体瘤和颅咽管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17例垂体瘤、4例颅咽管瘤,分析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垂体瘤全切12例,次全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1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熟悉鞍区显微解剖结构,合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提高鞍区肿瘤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在显微技术操作下使用血管造影剂判断瘤颈周围血供并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颈夹闭。夹闭后可将动脉瘤排除于血液循环之外,起到防止发生破裂出血的作用,使用血管造影剂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载瘤动脉通畅程度,确保灌注区供血。使用简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中十分常见的继发病变之一。在临床上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等多种类型,尤其是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在临床发病率最高[1]。  相似文献   

8.
正颅内静脉窦是静脉汇集的部位,是静脉血回流经过的重要部位,对保障颅内血液流通、血供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对颅内动脉疾病研究甚多,而对颅内静脉窦疾病研究相对较少。了解颅内静脉窦内部解剖结构的正常变化有助于在这一区域制定手术方案,避免手术过程中对静脉和窦的损伤,也有助于预测和避免手术中与这些结构相关的问题,还可能对所采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每个患者都应认真研究静脉窦的血管造影和外科解剖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评估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并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手术过程应用动态超声检查实时评估病灶位置及大小,辅助判断病变性质,探查病灶切缘及残留状态等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超声检查能准确定位颅内占位性病变,动态评估手术过程中病灶边缘的变化过程,能动态探查病变的残留状态,减少手术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且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动态超声评估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手术相关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经蝶骨嵴锁孔入路显露鞍周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该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方法:14例(28侧)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颅标本模拟蝶骨嵴锁孔入路,借助手术显微镜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鞍区重要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分支、基底动脉顶部、垂体柄等鞍周重要结构进行良好的显露和观测,并获得重要参数.结论:蝶骨嵴锁孔入路适用于显露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及前颅底后方、鞍旁、蝶骨嵴、颞极、中颅窝底前部病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26例颅内病变患者的BEAM、EEG与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脑炎、癫痫及头痛等以脑机能改变为主的疾病中,BEAM的阳性率高于EEG与CT,但在以脑结构改变为主的疾病中(如脑肿瘤),CT的阳性率高于EEG,而与BEAM相近。说明BEAM不仅能显示大脑功能性病变,也能形象地诊断颅内器质性病变,并能对病变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  崔群建 《医学信息》2009,22(2):261-261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既往多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随着科技进步和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窥镜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nterprise支架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20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置入治疗的后循环ICAS患者57例(58处狭窄病变),其中男37例(64.91%)、女20例(35.09%)...  相似文献   

14.
显微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使开颅手术神经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对于颅前部病变的常规手术入路仅能在脑组织剧烈收缩下获得,且常发生并发症。我们采用额下经睫入路(Transciliary subfrontal craniotomy)治疗颅基底部病变(包括肿瘤、血管疾病、肉芽肿、异物)260例获得了成功,并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显微外科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我院自2004年以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0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病人中,1例胼周动脉瘤采用前纵裂入路,1例后交通合并胼周动脉瘤采用翼点和前纵裂的联合入路,其余部位的动脉瘤均采用改盘翼点入路。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脑池,锐性分离瘤颈并夹闭之。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栽瘤动脉临时阻断和动脉瘤体翻转等技术以防止破裂出血和误夹正常血管。结果 104例手术病人中,102例成功夹闭瘤颈,2例采用了动脉瘤包裹术。术后病人恢复盘好78例,轻残17倒,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颈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根本方法;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和动脉瘤体翻转等技术以防止破裂出血和误夹正常血管。可以提高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远外侧入路相关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部位较深、暴露困难、解剖结构复杂等原因,下斜坡肿瘤、颅颈交界区病变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点。远外侧人路可从极侧方显露延髓和颅颈交界区腹侧面,增加了岩斜区显露且牵拉脑干轻微,被认为是较合适的人路之一。本文对远外侧人路相关显微解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颅内病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计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对颅内病灶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放射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产生局生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学科,采用非连续弧形和圆筒形准直器来控制照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直线加速器,其可调节治疗参数为:等中心位、台架弧形旋转间隔、床角度、准直域和剂量。在治疗计划实施阶段取于这些参数使靶得到充分照射和在剂量控制结构作用下使病灶周围健康及临界组织受到最小剂量照射;附属结构立体定向仪是利用精确靶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微导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栓塞材料的改进,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颅颈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可脱球囊、弹簧圈、液体栓塞剂、覆膜支架。与其他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相比,覆膜支架有2个突出优点: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和较低的再通率。 目的:介绍国内主要应用的几种覆膜支架,以及覆膜支架治疗颅颈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覆膜支架,生物相容性,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覆膜支架治疗颅颈血管病变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现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覆膜支架,主要采用的是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Jostent覆膜支架和上海微创公司生产的Willis覆膜支架。Jostent覆膜支架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和扩展性较好,其多微孔结构可减少细胞扩散,阻止血小板聚集、炎性细胞移动,从而降低了继发性血栓及血管狭窄的概率;其缺点是在颅内动脉中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动脉不能过于迂曲,弯曲角度不能过于锐利,病变附近不能有不可闭塞的穿支或分支。专为颅内血管设计的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传统理念,整个支架系统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有助于其通过颅内弯曲的血管系统,尤其是颈内动脉虹吸段,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为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中的显微手术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中良好97例,轻残12例,重残7例,死亡4例.结论 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熟练地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20.
神经外科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传统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及微创神经外科三个阶段。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诊治范围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的诊治、颅脑富血运肿瘤的术前介入栓塞及颅脑恶性肿瘤超选择灌注化疗等。我院每年都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进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专项进修。现将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带教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