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谢家树编制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SCL-90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新乡医学院2007级1524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学生检出率为32.3%,进一步的咨询分析发现一类学生中7.62%的学生存在心理困惑,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结论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引起了高校、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众多的学生,我们有时无从下手,尤其是在现今的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继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教育部2001年3月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人们日益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上日程。为了解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笔者对重庆市10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7,自引:5,他引:8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I-90)”,对1006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自我要领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r=0.601),其中自总分与忧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强迫因子有较高负相关。这一结果与自我要领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并证明了加强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误解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目的 全面准确了确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考试焦虑量表(TAS)和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并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少年大学生属于资赋优异,学业成绩优秀,直接由中学免试保送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近年来我校对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现途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加强对少年大学生的超常教育,为21世纪培养优秀人才。本文是对以上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总结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永会 《校园心理》2011,9(2):116-118
<正>新时期,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如何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每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课题。自浙江大学首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以来,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在高校中普遍开展,为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课程目标定位单一、教学内容知识化倾向、教学方式被动且陈旧等[1]。因此,定位多元化教学目标、选择实用性的教学内容、采用积极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者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思帆  李媛  刘惠  张琼  雷霖 《校园心理》2012,10(3):191-192
<正>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已被教育部建议纳入高校必修课范畴。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是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认可的3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1]。尽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意见比较一致,但如何在不同的高校中(如综合性院校与理工科院校,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某大学新生2182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4个因素的T分均值低于常模;活跃、坚韧、随和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新生的一些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系。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通过采用卡特尔 1 6PF、SCL— 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 ,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学生组成的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 发现《人格心理学》课程教育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非常明显 ,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格心理学教育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栗文敏 《校园心理》2016,(4):223-225
本文旨在验证体验式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效果。选取167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试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并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效果检验。结果发现:试验组在试验前后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仅在抑郁、强迫、社交退缩这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控制组后测除性心理和精神病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与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生命教育知识传授相比,体验式生命教育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 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其中,以月生活赞不足200元作为贫困生的标准,检出贫困生304人,占总人数的3.9%。22.0%的贫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贫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这8个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矛盾的冲突性;人际交往消极退缩;情绪孤独、抑郁等。教育对策:就社会系统而言,需要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和质量;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要转变教育模式;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也应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责;同时,大学生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275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总体自我和谐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且不同自我和谐水平的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而贫困大学生受影响的程度大于普通大学生。结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对于贫困大学生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不仅需要重要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还需要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各高校也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00名机构孤残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所有因子得分均低;②与在校大学生比,社交退缩因子差异极显著(P<0.001),强迫和冲动因子差异显著(P<0.05;P<0.05;P<0.01);③严重心理问题检出情况:躯体化检出率为6.6%,社交退缩为5.5%,精神病倾向为4.4%,焦虑、抑郁、性心理障碍、依赖均为3.3%,自卑、社交攻击、强迫均为2.2%,偏执为1.1%;④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性别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与全国常模比,孤残大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在校大学生比,存在着社交退缩、强迫、冲动等问题;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掌握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为武警指挥院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运用应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所武警指挥院校的1115名在校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评估.结果 ①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与国内军校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心理状况较好;战士入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地方生入校学员.②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以主动解决问题为主;学员采取的应对方式特点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武警指挥院校应重点加强地方生入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20.
1031名师院大学生GHQ—20测评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别、城乡、是否师范专业、专业情感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以1031名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并存的师范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实施测评。结果 ①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尤其是生源城镇的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生源城镇的男生;②非师范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师范类学生;③学生专业情感越深,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自我肯定程度也越强。结论 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几类学生的关注,他们是女生,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女生,非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以及对所学专业缺乏情感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